(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91100 上传时间:2018-04-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身边的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课 题题4 4、身边的变化、身边的变化课课 型型课课 时时1备课时间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多角度地了解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状况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状况。2、通过自己对长辈的采访,调查生活小故事,收集有关购物票证,学会思考和分析。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爸爸的回忆1、投影出示:一张肉票,你们见过吗,它有什么作用?2、引出“爸爸的回忆”买肉的故事(1)谈话:现在有没有同学跟爸妈去过超市买过肉啊,能介绍介绍吗?(2)老师讲买肉的故事(3)为什么买肉要票呢,有票买到肉了吗?(4)爸爸每次买肉的经历为什么会让他记住一辈子啊,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3、班

2、级小调查:(1)每天家里要吃几个鸡蛋,父母多长时间买次肉?什么样的肉?家里有多少块肥皂?你有几件过冬的棉衣?家里有白糖吗?有盐吗?填写调查表:(2)你最爱吃什么?吃得最过瘾的一次,吃了多少?4、试想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感受?(二)琳琅满目的票证投影:各种票证。同座位讨论:这些票证的用途。再观察:票证上的几行小字:“凭票购买,遗失不补”或“节日专供,过期无效”等字样。如果不细心保管好,不小心弄丢了或过期了,该买的东西买不到,日子也就不好过了。四人小组讨论:离不开票证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景。全班交流。(三)讨论会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每个年代人们购买日常用品要用票证?教师启发:在社会主义初期,我国经济

3、还不发达,政府为了保证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采取了计划供应的政策,按户或按人发放各种购物票证,于是凭票证排队购物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一种象征。(四)课后延伸1、自己当一回小记者,就 30 多年前人们日常物品供应的情况,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并记录采访内容,注意采访时的语言。2、收集各种票证,并仔细观察,进一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课课 题题4 4、身边的变化、身边的变化课课 型型课课 时时2备课时间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如何产生并推广的。针对农村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了解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2、通过调查农民

4、承包责任田的情况,进一步训练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图片导入,引领访谈1、图片:一片农作物生长茂盛的农田,一眼望去没有边际,你的眼前是什么?是怎样的农田?想象一下,农田的主人此刻的心情怎样?2、再现:同样的是这一片农田,曾经有过这样的状况,出现庄稼瘦小的情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3、听听李老爹的故事吧。(二)讨论交流你们知道什么叫“工分”吗,工分是生产队对不同劳力平日出勤干活的记载,一般在年终时进行累计决算,算出一个劳力全年干活得到的工分总数,然后按工分值的多少,凭工分算钱分粮分柴草等,所以说工分是农民的命根子。教师简要介绍。(三)历史一幕1、这样

5、下去农民干活会有积极性吗?吃饭问题成为头等大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了。2、于是,小岗村的举动引发了全国农村的改革,读小岗村的故事。3、讨论研究:这一张契约与之前的工分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这小小的契约,会有惊天动地的意义呢?小岗村的农民们用契约的形式,表明他们破釜沉舟为生存而奋斗的决心,从此以后,农村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使我国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我们的责任田1、你们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什么吗?教师简要介绍。2、你知道责任田和以前的田地有什么不同吗?看图听听“我们家的责任田”。针对农村的学生设计小调查:请每组同学依照自己的兴趣确定一个考察地点,

6、根据资料及已有知识对目的进行考察,并以各种形式来展示你们在考察中的收获。针对城市的学生设计:读一读小调查,分析农民承包责任田的情况,感受农民们喜悦的心情,想象此刻在田间的农民心情怎样?会怎么想呢?(五)家庭的变化农村实行改革政策,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你家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可以写也可以画出来,(城市的孩子说说自己的见闻)读小资料。教师小结农村巨大变化。课课 题题4 4、身边的变化、身边的变化课课 型型课课 时时3备课时间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城市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能力:学生收集有关家乡社区变化的素材,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

7、教 学学 过过 程程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照片导入1、投影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一张“全家福”照片,2、从照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3、大家想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吗?(二)城市新貌1、小渔村的变迁深圳原是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城市。出示中国地图:谁能准确地说出深圳的地理位置?深圳迅速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位置靠近香港、政策优势、吸引资金、技术、人才)2、地图显示:深圳迅速崛起,深圳附近的珠海、中山、东莞等城市也迅速发展形成一个城市带,这个以深圳、珠海、广州为核心的三角形经济地带,我们通常称它为什么?(珠海三角洲,随之,东南沿海也崛起了)

8、3、小结:改革开放给城市带来了繁荣。4、你还了解哪个城市的变化发展,四人小组讨论。(三)自己身边的变化1、出示歌词春天的故事,你会唱吗?唱出来给大家听听。2、班级小调查:全班同学家庭电话普及率、家庭手机合用率,拥有两台电视机、拥有私家车的有多少个家庭,教师及时调查结果记录在黑板上,注意格式,为学生课后展开调查做好铺垫。4、读一读:人们生活今非昔比,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话题。5、进一步思考: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填写教师小结:家庭的变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窗口,同样,历史的发展与变迁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家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一个家庭的变化可以见证一段历史。(四)家庭叙事1、听朗读奶奶的影集2、总结:我们今天讲述了一个春天的故事,我们要格外珍惜今天、努力学习,让我们明天共同谱写一曲新的“春天的故事”。在优美的“春天的故事”旋律中结束本课学习。(五)课后延伸社会小调查:社区人们生活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