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876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培智语文教学反思.doc2015--20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智生活语文学期教学反思培智生活语文学期教学反思眉山市东坡区特殊教育学校 刘利群本学期我担任了培智二年级的生活语文、生活适应课程,很快的,一个学期已接近了尾声,回首过去的日子,反思这一段的教学经历,也有一些收获和问题。在反复研读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论运用到课堂实践上,有很大的收获。 1、在语文课堂上,由于智障学生自身的缺陷,把肢体运作学习活动和语文联系起来,让学生动一动、演一演、说一说,将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也是容易的事。在语文教学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讲解,化难为易。另一方面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形象而又夸张的进行表演,从而让学生既觉得活泼,又变得生动。学生不仅兴致盎

2、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爱因斯坦认为 “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经常意味着一个新领域的开辟 ”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不仅可以提些问题,如: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懂得了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身回答问题,提高内省智能,同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内省智能、交际智能得到了培养。 3、把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起来。如把生活技能和语文融合起来,在生活中学会语文知识。知识源于生活嘛! 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的品质,张扬他

3、们的个性,和他们一起茁壮成长。 孔融让梨孔融让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根据“在生活中学习”的培智教育理念和我校“快乐学习”教育主张。我这节课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让孩子在玩中学知识,为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导入。谈话,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多大了,再比较四岁的孩子多大,能做些什么。让学生了解自己比四岁的孩子大多了,四岁的孩子现在才上幼儿园中班。然后让他们观看孔融让梨的动画,让他们说说故事的大概内容,体会四岁的孔融就知道让梨很了不起。二、游戏。这篇课文共五句话,我把每句话中的主要词语制成了词卡,以朋友的形式发给每个学生。 (为了调动学生兴趣,我给这些词卡做了简单的修饰,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这些学过的词语更加喜

4、欢。 )然后我一句一句的读句子,请手里拿我读到词语的同学到讲台来把这些词语组成一句话。这样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游戏中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认识句号和问号,知道一句完整地话说完了末尾要用句号,问句有用问号。三、演一演。为了强化不同层次的孩子对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不成程度的理解,我把孩子按好、中、差分成三组,并且给每个孩子都做了头饰,让他们演一演课中的三个孔融、三个哥哥谈谈感受(这里我的对每个层次的爸爸、孔融、哥哥的问题难度是不同的。 )最后是总结课文,让学生明白孔融让梨是“让”是让大梨,拿小梨,并请学系实际说一说平时生活中尼有没有谦让过别人,是怎么谦让的,学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今在校园里、班级里同学之

5、间应该怎样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培智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培智语文生活化教学反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为了让智障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展示生活、扮演生活角色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智障儿童除了认知上的缺陷,部分的智障儿童小肌肉群的发展较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碰到一些需要精细动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就显得相对困难了。而课本洗脚里有搓脚背、搓脚底、拧

6、毛巾等这样的动作,不但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效应。智障儿童由于缺陷程度的不同,在接受事物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且存在较大差异。在教学时,我们把班里的孩子按智残程度的不同,分为 A、B、C 三类,像刷牙、洗脸这样简单的生活习惯大部分智障孩子通过训练完全可以做到的。但像修指甲这样的精细任务却不是每个智障孩子都可以做到的,为此,根据每个学生的程度,设计他们通过一定的努力便可以达到的目标,不但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信,也能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障,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

7、弊端你,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静夜思静夜思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老师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表现自我、表现音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突破静夜思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我做到了:一、朗诵作铺垫。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孩子们回忆并且有表情的朗诵学过的诗歌;为了进一步理解静夜思的情境,还让二年级的孩子解释“静”和“思”的含义;接下来,老师通 过自己朗诵,学生个别朗诵,集体朗诵等形式,在朗诵时,抓住自己和孩

8、子们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情境;最后还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情绪来表达静夜思思 想感情的。这些都为后面有表情的演唱作好了铺垫。二、演唱来表达我通过有表情的朗诵静夜思 ,让孩子们进入了其中的情 境。演唱歌曲,就是对情境进行实施的时候了。为了更好的表达情境,先放录音两遍,让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接着自己有感情的范 唱,带唱,师生接唱歌词。小组接龙唱,全班完整的演唱。在各种演唱的同时,我随时注意自己和孩子们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在孩子们对歌曲比较熟悉了以后,就对 孩子们进行情感导入,通过想象身边的和远方的亲人来找思念的感觉。最后,在演唱时就要把思念之情寄托在歌声之中。经过我的循循善

9、诱,孩子们的歌声充满了浓 浓的思乡之情。三、绘画作补充。读和唱已经让孩子们进入了静夜思的情境,可我觉得还不够突出难点。教学刚开始,孩子们 朗诵完静夜思后,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几幅意境图,让孩子们找找与静夜思相符合的画面。在教学快结束时,老师还让孩子们在另外版本静夜思的旋律中 根据音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对诗歌情境的理解来给音乐配画。智障语文识字教学反思智障语文识字教学反思特殊教育学校的培智班级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学生往往是中重度智障学生或者是多重残疾学生,他们不仅存在着智力障碍、沟通障碍、行为障碍,而且由于损伤程度不同,他们行为表现,言语能力和学习效果、心智活动等也表现为千差万别。同

10、时在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对这类学生的教学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分析现状,作出自己的探索以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培智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培智语文教学主要困境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教材的,二是来自学生的,三是来自资源的。第一重困境:培智学校语文教学教材,亟待建设。通行的培智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编写的教材,当时的阅读和使用对象是确定为轻度智障学生。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新世纪对智障儿童的定义发生变化,这套教材明显不能适应中重度智障学生的使用。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编排形式以及图文上都不能适合时代的特点。例如培智语文第四册,有一课看图识字,认识农村的劳动情形,里面的拖拉

11、机以及抽水机等,现代农村早就看不到这些落后的生产工具,用以教育学生是很不合时宜的。第二重困境,智障语文学生教育对策,亟待研究在语文学习哦过程中,智障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有:(一) 、语言能力薄弱(二) 、感知觉迟钝、缓慢(三)、.注意力不集中(四)、情绪无法控制(五)、意志力弱、控制力差(六) 、抽象思维能力极差(七) 、有一定的好奇心(八) 、喜欢音乐、舞蹈、儿歌等气氛热烈的学习内容。(九) 、对事物的认知固执己见,刻板的行为和语言。第三重困境:智障语文教育资源匮乏,亟待充实。因为教材没有通行本,同时也由于培智教育的研究起步较迟,培智教育的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可以借鉴学习的资源很少,相对于普通教育的教学资源而言,几乎是空白。在这样的培智语文教育的背景下,培智教育到底该有怎样的对策,是所有培智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做出了如下探索:即注重三个结合,探索中重度智障学生语文教育的途径。第一、培智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第二、实现培智语文教学与言语刺激相结合。第三、实现培智语文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