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37688664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体积和体积单位 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积和体积单位体积和体积单位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实验和具体事物,经历建立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过程。2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感受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实际意义。3在实验、观察、交流等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按实验(1)要求做好准备。一个土豆、一块小石头(比土豆小)、一只火柴盒、一个文具盒、一只鞋盒、3 根 1 米长的木条。学生每人准备 12 个棱长 1 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一、一、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教师出示土豆和石块,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二、二、小实验小实验

2、1.让学生猜测把土豆和石块分别放入两个杯子后,水面会发生什么变化。比较土豆和方块的大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已有认知,为下面的活动作准备。给学生提供动脑思考的空间,培养他们的猜测意识和空间理念。教师出示土豆和石块。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生:土豆和石块。师:比较一下,哪个大?哪个小?生 1:土豆大,石块小。生 2:土豆比石块大,石块比土豆小。师: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土豆和石块分别有多大吗?学生互相用手比,指名全班演示。出示装有同样多水的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师: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两个杯子比一下,让学生真切看到水平面一样高。师:如果,我把土豆和石块教学

3、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2.教师操作,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交流杯子中水面发生的变化。3、提出:放土豆的杯子水面升得高,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讨论,然后,师结语:土豆占的地方大,就是土豆占的空间大,并引导学生说出:石块占的空间小。三、三、认识体积认识体积1.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所占空间的大小。在观察交流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境体验,初步感受物体大,占的地方大,物体小,占的地方也小。结合具体实验,把学生对物体大小的经验和占空间的大小联系在一起。分别放入这两个杯中,请大家猜一猜,水面会发生什么变化?生 1:两个杯中的水面都会上升。生 2:放土豆的杯子水面上升的高,放石块

4、的杯子水面上升的低。如果第二个学生的意见说不出,教师提问:两个杯子水平上升的同样高吗?师:同学们猜想的对不对呢?我们来试一试。教师把土豆和石块分别放入两个杯中,让学生观察。师:观察实验结果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生 1:一样师:说一说两个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生 1:两个杯子的水面都升高了。生 2:放土豆的杯子水面升得高,放石块的杯子水面升得低。师:谁能说一说放土豆的杯子水面上升得比放石块的高,说明了什么?生 3:说明土豆占的地方大。师:对,放土豆的杯子水面比放石块的水面升得高,说明土豆占的地方大。板书:土豆占的空间大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2.教师介绍体积的概念,

5、让学生用体积描述实物,并举出生活中的其它物品进行描述。3.看图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在对应实物占空间大小的比较和描述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占空间的实际意义。在学生已有“占空间”认识的基础上引出体积概念。学生经历体积概念建立的过程。在比较判断的活动中,了解师:那石块和土豆比,应该说石块占的空间怎么样呢?生:石块占的空间小。师:生活中的物体都占有空间,大家仔细观察物体,谁能说一说,哪个占的空间大?哪个占的空间小?教师出示火柴盒、文具盒、鞋盒让学生观察。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如:火柴盒与文具盒相比,文具盒占的空间大,火柴盒占的空间小。文具盒与鞋盒比,鞋盒占的空间大,文

6、具盒占的空间小。火柴盒、文具盒、鞋盒相比,鞋盒占的空间最大,火柴盒占的空间最小。师:物体的大小不同,它所占的空间也不同,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师:那么,火柴盒、文具盒、鞋盒这三种物品相比较,谁的体积最大?谁的体积最小?生:这三种物体相比,鞋盒的体积最大,火柴盒的体积最小。师:你能找出生活中的两件物品,并说一说谁的体积大,谁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四、认识体积单四、认识体积单位位1.教师做启发性谈话,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比较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的方法,为认识体积单位作铺垫。通过谈话介绍,让学生知道认识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7、和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的体积小吗?指名举例。师:同学们已理解了体积的概念。现在请打开书 81 页。我们的学习伙伴红红和亮亮分别搭了一个长方体,他们都说自己搭的长方体的体积大,请同学们看一看,谁说的有道理。学生观察并思考。师:说一说谁搭的长方体的体积大?为什么?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说法:(1)我认为红红搭的长方体的体积大,因为红红搭的长方体高。(2)我认为亮亮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因为亮亮搭的长方体宽。(3)我认为亮亮搭的长方体体积大,因为它是由 12 块小正方体拼成的。而红红搭的长方体只用了 9 块小正方体。如果三种意见都出现,组织学生讨论。师:讨论一下,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生:我认为第三种说法正确

8、。因为比较这两个长方体的大小,不能只看长、宽或高,应该看哪个长方体用的小正方体个数多。如果只出现第(3)种意见,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2.认识并体验 1立方厘米。(1)教师说明 1 立方厘米的概念。介绍1 立方厘米的字母表示。(2)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3.认识并体验 1立方分米。(1)教师说明 1立方分米的概念。介绍 1 立方分米的字母表示。(2)先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1 立方些。利用模型和教师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感知 1立方厘米的大小。结合熟悉的实物进一步体会1 立方厘米的大小,建立 1 立方厘米的空间观念。利用模型和教师的说明,

9、使学生初步感知 1立方分米的大小。教师可提问:红红搭的长方体高,为什么体积比亮亮的小呢?师:对,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不能只看形状,而要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我们以前学过,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那么测量物体的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教师出示 1 立方厘米的体积模型。师:这是棱长 1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厘米。1 立方厘米可以用字母表示,记作:1cm3边说边板书:1 立方厘米 记作:1cm3师:同学们找一找或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立方厘米?生 1:骰子的体积大约是 1立方厘

10、米。生 2:我的 1 节食指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生 3:魔方 1 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学生找的物体,只要符合要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分米有多大的空间。再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4.认识并体验 1立方米。(1)引导学生概括出 1 立方米的概念,并介绍 1 立方米的字母表示。(2)师生合作,搭建 1 立方米的空间,让学生看 1 立方米有多大,并请几名同学站到里面试一试。五、简单应用五、简单应用1.教师实际用 4通过用手比,和生活中熟悉的实物体会 1 立方分米的大小,建立 1 立方分米的空间观念。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进

11、行知识创新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搭 1 立方米,实际站人的活动中建立 1 立方米的空间概念。求均可。教师出示 1 立方分米的体积模型。师:这是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 1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记作:1dm3边说边板书:1 立方分米 记作:1dm3师:你能用手比一比 1 立方分米有多大吗?学生动手比一比。师:同学们找一找,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 1立方分米?生 1: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 立方分米。生 2:魔方的体积接近 1 立方分米。生 3:有的一块豆腐的体积也接近 1 立方分米。师:根据 1 立方厘米,1 立

12、方分米的概念,你能猜一猜什么样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吗?生: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师:真棒!你们都是数学家了。那能说出 1 立方米怎样用字母表示吗?生:1m3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个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搭建 1 个立体,让学生说出它的体积。2.学生随意搭长方体,并指出体积是多少。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做法的机会。六、课堂练习六、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 1 题,让学生读题后自己填空,再交流。把体积单位和物体体积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体积的方法。通过搭建活动,巩固学生对体积的认识。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数出立体图形的体

13、积。教师肯定,并板书:1 立方米 记作:1m3教师拿出 3 根 1 米长的木条。师:现在,我们用这 3 根 1米长的木条,在墙角搭建一个 1立方米的空间。看一看,1 立方米有多大?师生一起搭建。师:看,搭出的空间就是 1立方米。想知道这里面能站几名同学吗?谁想来试一试?指几名同学实际钻一钻。师:同学们已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师仿照教材 82 页图,用4 个 1 立方分米模型搭建一个立体。师:这个长方体是用四个 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谁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生:是 4 立方分米。师:同学们用你准备的小正方体,随意搭建一个长方体,

14、并说一说它的体积是多少?教师巡视检查后再指名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我用 6 个小正方体搭建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 6 立方厘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2.练一练第 2 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填写体积单位。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3.练一练第 3 题,用 12 个棱长 1cm 的小正方体摆不同的立体,并交流。七、七、问题讨论问题讨论学生认读题后,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重点使学生了解它们的联系和不同。考查学生能否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选择出合适的体积单位。通过摆一摆活动,帮助学生体会物体体积的大小与其形状无关,深化对体积及体积单位的认识。米。

15、我用 8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搭建了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 8 立方厘米。师:刚才我们用小正方体搭建立体,大家都很认真,现在请打开教科书 83 页,看练一练第 1题。学生读题后,自己数并填空。师:谁来说一说,它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生 1:(1)的体积是 13 立方厘米。生 2:(2)的体积是 10 立方厘米。师:第二个立体你是怎么数的?生:我是分层数的,上层有5 立方厘米,下层也有 5 立方厘米,合起来是 10 立方厘米。学生只要表达明白自己数的方法即可。师:同学们请看练一练第 2题,这三件物品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题中给出了每件物品体积的数,却没有给出单位,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出来。学生

16、做完后全班交流。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铝合金的体积是 540 立方厘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教学预设教学预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cm、1cm2、1cm3分别是长度、面积、体积三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以及三种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米。因为 540 数太大,肯定是最小的体积单位。铅笔盒的体积单位一定是立方厘米。因为 3 立方分米就有好几个铅笔盒那么大。师: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摆后交流。可以摆出不同的立体。师:同学们认真读一读 83页问题讨论的内容,小组讨论一下,它们分别是什么单位?它们有什么联系和不同?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1cm 是长度单位,1cm2是面积单位,1cm3是体积单位。不同:1cm 是计量线段或物体长短的计量单位;1cm2是计量平面大小的计量单位;1cm3是计量物体体积大小的计量单位。联系: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棱长是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