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7220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乘方个案果里中学李蓓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乘方(有理数乘方(1 1)教学案例设计)教学案例设计工作单位:果里中学工作单位:果里中学姓名:李蓓蓓姓名:李蓓蓓电话号码:电话号码:1356160249313561602493有理数乘方(有理数乘方(1)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设计设计果里中学 李蓓蓓 【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 1本节课“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第 5 节第 1 小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基础上,在初中阶段,又学习了另一种运算乘 方。它是相同因数的有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乘法法则的延续与补充;也是为后 面即将学习的有理数混合运算打基础的。 2本节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首先给出有理数乘

2、方的意义,接着通过例 题和练习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然后安排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也是对前面有 理数的运算作一小结。 3、教科书在给出乘方定义的同时,还明确了幂、底数、指数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在 教学中结合简单的示意图,讲清这几个概念的意义。并进行大量的联系,巩固这几 个概念。应当注意的是,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一个数可以看做 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4、本节所讲的乘方是利用乘法来定义的,所以可以用乘法运算的方法进行乘方运 算。【 【教学目教学目标标】 】1、知识目标:在乘法运算的基础上理解乘方的定义,并理解它们的联系。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进行负数的乘方

3、运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培养学生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认真的学习态度。3、情感目标:感悟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运用乘方的意义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特别是负数乘方的运算。【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1、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理解并能分清的区别与nnaa【 【教具准教具准备备】 】多媒体【 【教法分析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以“探究

4、式”体验教学法为主进行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的合作帮助下,通过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正整数的平方、立方运算,有一定的认知基础。(2)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积极性高, 已初步具有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教学过过程程设计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 图【 【问题问题 1】 】、出示多媒体, 1、边长为 3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2、3x3 可以记作 ,读作 3 的 平方 3、棱长为 3 的立方体的体积是 3x3

5、x3 可以记作 ,读作 3 的 立方 【 【问题问题 2】 】 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式子: 22. 2222. 222222. 2222 2222 它们有什么相同点? 一般的,任意多个相同的有理数 相乘,我们如何去简化表示呢?【问题 3】 用简便记法表示下列各算式: (1) 222=_. (2) 3333=_. (3) 66666=_. (4) aaaa=_.(5)aa a a=n个a【问题 4】 观察总结什么样的运算叫乘方? 什么叫做乘方的幂、指数、底数?1、提问学生回答。 2、口答通过观察得出规律,并且让学生感受乘方出现的必然性,也亲身感受乘方的定义,体会乘方带来的方便。问题 3 练习乘方的写

6、法,有学生口答。问题 4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探究乘方的1、这一阶段内容简单,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这些内容要有利 于学生主动地进行 观察、实验、猜测、 验证、推理与交流等 数学活动,在活动中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和初步的演绎推理 能力。3、在一开始就为本节课奠定学习乘方的基础。通过引例让自己探索乘方的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问题 3让学生练习乘方的写法,体会乘方写法带来的简便。通过练习逐步渗透 乘方的含义,体会乘 方的定义。22 2210个2定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得出乘方的定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成果。并加以评价。问题 4 通过学生自 主学习,合作交流, 获得真知。培养学生

7、的合作意识,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二二)交流体交流体验验,概括概括归纳归纳。 。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 图【 【议议一一议议】 】自学课本,乘方简易 示意图 【 【概括概括归纳归纳】 】1、通过学生自学,巩固乘方简易示意图。由学生口答。1、有字母乘方的示 意图,帮助学生认识 乘方的定义,和幂、 指数、底数的定义。 2、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三)巩固知(三)巩固知识识,加深印象。,加深印象。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 图一、电脑展示:1.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并说出它的意义。(-3)(-3)(-3)(-3)-22

8、222222.你自己能找到同样的例子吗?【 【抢答】 】 1、在49中,底数是_,指数是_,它读作_或读作_,幂为 2、在4( 2)中,底数是_,指数是 _,读作_或读作_,幂为 3、 在42中,底数是_,指数是_,读作_或读作_,幂为 4、 a,底数是_,指数是_ 【 【计算 1】 】 ()3( 2); ()62二、计算:1(1)2, (2), (3), (4)1、学生思考后抢答。2、通过练习理解两个式子的意义。一个是-3 的 4 次方,一个 是 7 个 2 相乘的相 反数。3、学生根据乘方的意义仔细辨析,深入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小组评价,小结解法。1、有两个式子找到 其区别,并理解其含 义。

9、注:()、 ()小题的 区别是4( 2)表示底数是,指数是 的幂;而42表示底数是,指数是的 幂的相反数。通过第 ()小题指出一个数 可以看作这个数本 身的一次方,如 a 就 是 a,指数通常省 略不写。an幂底数指数2、(1),(2)2,3 (1)0, (2), (3), (4)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比较这三组题中,每组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联系?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边巡 视边做适当提示然后让学生 讨论,老师加入某一小组。4、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并纠错。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出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5、逆用有理数的乘 方填空,并注意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10、分利用小组合作交 流的平台,让学生亲 身体会获得知识的 乐趣,培养其合作意 识,教学中应鼓励学 生发展自己的解题 策略,促进同伴间的 合作与交流。(四)、分(四)、分层层作作业业 , , 发发展深化展深化教师活动方式、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方式课标理念与设计意图必做题:教材 P42 练习选做题:1 米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 2 次截去剩下的一半, 如此下去,第 5 次后剩下的小棒有多长?学生板书计算,查找学生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性差 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设计分层作业,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有所收获。(五)板(五)板书设计书设计,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有理数的乘方

11、 1、乘方的意义指数底数 an幂 2、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学生练习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从思考问题到问题解决,学生 自主学习贯穿始终,中间围绕“自学-交流、更正-点拨、归纳”三个环节组织教学,注重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的能力。 (二)注意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互助交流的方式学习。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获得真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兴趣。 (三)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当学生回答之后,适当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得到 老师的认可,体会学习得成就感。(四)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提问语言,精讲精练。 不足之处:在练习的讲评上,应给学生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相互启发, 相互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