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8684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2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与用几何画板制作微型物理课件相关信息 1 教材封面教材封面 2 教材出版信息页教材出版信息页 3 目录目录 第1章 物理课件的微型化 第1章 物理课件的微型化 1.1 微型化有利于教学信息化 1.2 微型化课件有利于体现个性化和倡导创新精神 1.3 微型化魅力的展现平台加“积件”构成“堂件” 1.4 适于微型物理课件开发的工具几何画板 1.5 几何画板的基本特性 1.6 用拖动、移动和动画辅助物理教学 1.7 用仿真方式演示物理过程 1.8 虚拟仪器和虚拟实验 第2章 几何画板基本知识 第2章 几何画板基本知识 2.1 本书约定 2.2 操作初步 2.3 几

2、何画板工具的使用 2.4 几何画板菜单功能简介 2.5 删除、撤消与隐藏操作的对比 2.6 标注字型的选择 2.7 构造对象与对象的变换 2.8 计算器的使用 2.9 用户参数设置 第 3 章 几何画板基本功能 第 3 章 几何画板基本功能 3.1 物理量的单位 3.2 快捷键与快捷菜单 3.3 拖动功能的应用 3.4 移动功能的应用 3.5 简单动画的实现 3.6 重设对象标签格式 3.7 从绘图文件了解制作过程 3.8 轨迹 3.9 在系列按钮中使用延时功能 3.10 折线轨道 3.11 课件中的“页” 3.12 用步进方式制作动画 3.13 对象间的关系 3.14 缩放变换 第 4 章

3、课件制作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第 4 章 课件制作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4.1 六种主从型运动控制方法 4.2 圆周动画的速度问题 4.3 通过作图或计算来控制其他对象的性质 4.4 相反方向的平移动画 4.5 运动方向测定及匀速圆周运动控制匀速直线运动 4.6 相交与不相交控制对象的显示与否 4.7 用函数方式控制对象的运动 4.8 与转动有关的问题 4.9 链接与嵌入对象 4.10 用额外主从控制降低动画播放速度 第5章 记录及循环记录 第5章 记录及循环记录 5.1 用记录循环画同心圆 5.2 平面镜、地板和悬挂面 5.3 米尺刻度 5.4 游标卡尺刻度 5.5 螺旋测径器(千分尺)刻度 5.6

4、 石墨与金刚石 5.7 谢尔宾斯基镂垫 5.8 垂直于纸面并射入纸面的磁感线 5.9 圆电流磁场的磁感线 5.10 自耦变压器 第6章 多点动画 第6章 多点动画 6.1 了解多点动画 6.2 行人 6.3 跑而不动 6.4 翻斤斗 6.5 原子(分子)模型 6.6 磁现象的电本质 6.7 天然放射线现象 第 7 章 力学课件制作 第 7 章 力学课件制作 7.1 用速度图像求位移 7.2 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 7.3“用多次曝光的照相方法显示自由落体运动” 7.4 上抛运动的机械能守恒 7.5 平动与转动 7.6 皮带传动 7.7 力的合成与分解 7.8 弹簧振子 7.9 单摆 7.10 沙摆

5、 7.11 复合摆 7.12 浪桥 7.13 速度按指数衰减的运动物体 7.14 振荡衰减的运动物体 7.15 弹簧秤 7.16 牛顿第三定律 第8章 波动课件制作 第8章 波动课件制作 8.1 波的叠加 8.2 从叠加到干涉 8.3 李萨茹图形 8.4 横波 8.5 纵波 8.6 波的干涉 8.7 波的衍射 第 9 章 热学(分子运动学)课件制作 第 9 章 热学(分子运动学)课件制作 9.1 干湿泡温度计 9.2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9.3 水银柱封闭在玻璃试管中的气体压强 9.4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 9.5 旋转水晶 9.6 毛细现象 第 10 章 电学课件制作 第 10 章 电学课件制作

6、 10.1 电路基本元件的绘制及其使用 10.2 开关 10.3 滑动电阻器及阻值的显示 10.4 指示灯泡 10.5 电压表和电流表 10.6 模拟“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演示实验” 10.7 电压表内阻高低对测量的影响 10.8 气体导电 10.9 导体静电平衡问题 10.10 电解质的导电过程 第 11 章 电磁学课件制作 第 11 章 电磁学课件制作 11.1 根据通电后小磁针转动方向判定电源极性 11.2 磁场对直流电流的作用 11.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11.4 感应电动势 11.5 自感现象 11.6 楞次定律 11.7 研究电感的频率特性 第 12 章 光学课件制作 第 12

7、章 光学课件制作 12.1 平面镜成像 12.2 棱镜使白光发生色散 12.3 大眼睛 12.4 近视眼与远视眼 12.5 为什么插进水中的筷子会上翘起? 12.6 测玻璃砖的折射率 12.7 全反射 12.8 用天文观测的方法测光速 12.9 凸透镜成像 12.10 开普勒望远镜 12.11 氢原子光谱 第 13 章 综合性微型课件制作及其使用 第 13 章 综合性微型课件制作及其使用 13.1 用空气柱共鸣测量声波波长 13.2 圆刻度旋钮 13.3 虚拟双踪示波器 13.4 用电表研究电感对交流电相位的影响 13.5 用示波器研究电感对交流电相位的影响 13.6 在课堂上制作课件的尝试

8、第第 14 章章 几何画板与网上教学几何画板与网上教学 14.1 几何画板课件转换成 GIF 动画 14.2 在网页上使用几何画板文件 第第 15 章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堂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堂教学 15.1 机械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15.2 重力对物体做功 15.3 弹簧振子的机械能 15.4 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平抛问题 15.5 麦克斯韦滚摆 15.6 用能量守恒定律求摆线拉力 附录 A 光盘内容介绍 A1.书中涉及的主要课件 A2.本书彩色插图 附录 B 几何画板 3.0 版与 4.0 试用版菜单命令对照表 4 精选内容精选内容 8.2 从叠加到干涉从叠加到干涉 两个波的叠加不一

9、定产生干涉,产生干涉必需满足干涉条件。上一节介绍关于波的叠加 问题,其实并不一定满足干涉条件。本节介绍在波的叠加基础上如何制作波的干涉课件,所 使用的制作方法还是上节介绍的所谓“跟踪点”和“改变相位”两种。在本节后面,还要介 绍有关干涉课件制作的第三种方法。 1波的干涉条件波的干涉条件 波的干涉虽然不难实现,但并非任意两列波相遇都能够产生干涉现象。从两个完全独立 的波源发出的波动过程即使相遇, 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产生相干现象, 只有相干波才能产生干 涉现象。 光是一种波动过程,对于实际的光来说,只有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产生光的干涉。其相干 条件为: (1)频率相同的两光波在相遇点有相同的振动方向和固

10、定的相位差。 (2)两列波在相遇点所产生的振动的振幅相差不悬殊。 (3)两光波在相遇点的光程差不能太大。 2用跟踪点显示波的干涉用跟踪点显示波的干涉 该方法制作过程与 8.1 节介绍的“用跟踪点的方法”制作过程完全相同,只是在演示前, 拖动点 G,使 FG/1cm=1,也就是使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满足相干条件,可以固定波形观察 波的干涉现象。至于要制作观察前进波形的干涉现象的课件,请继续阅读下一节内容。 3用改变相位显示波的干涉用改变相位显示波的干涉 使用改变相位方法来绘制波动过程,与跟踪点方法不同的是,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幅相同,而相位可调。调节相位的方法是分别画两个控制圆,设置点在圆轨道上的

11、单向动画, 由于圆的半径可调,对应的圆周长也可调,而点在圆周的线速度一定,从而调节两列波的相 位差。当两个圆的半径相等时,对应两列波有固定的相位差,也就满足波的干涉条件。通过 调节圆周半径,可观察到波的叠加和波的干涉不同。本课件制作过程如下。 (1)如图 8-4 所示,打开一个新绘图,图表建立坐标系,在 x 轴上画点C 和 D;图表隐藏坐标轴; 选择点 C 和点 D,作图线段,得线段 CD;在线段 CD 上画点E。 (2)显示参数选择,将 角度单位改为 “弧度” ; 选择 点 E, 度量坐标,出现点 E 的坐标; 用“选择”工具双击该坐标,在计 算器中分离出点 E 的 x 轴坐标 xE 。 (

12、3) 画点F 和 G; 选择 点 F 和点 G,作图以圆心和圆 周上的点画圆,得第一个圆; 画 点 H 和 I, 选择 点 H 和点 I, 作 图以圆心和圆周上的点画圆, 得第二个圆;在第一个圆周上画 点J; 选择点 J、点 F 和点 G, 度量角度,出现角度度量值JFG;在第二个圆周上画点K; 选择点 K、点 H 和点 I,度量角度,出现角度度量值KHI; 选择点 F 和点 G,度量距离, 得距离的度量值 FG; 选择点 H 和点 I,度量距离,得距离的度量值 HI。 (4)用“选择”工具双击度量值JFG,在计算器中分别计算 sin(xE+JFG)、sin(xE +KHI)和 sin(xE

13、+JFG)+sin(xE +KHI) ;按下 Shift 键不放, 选择坐标分量xE和计 算值 sin(xE +JFG),图表绘出(x,y),得点 L; 选择点 L 和点 E,显示轨 道,选用一种颜色显示该波形;按下 Shift 键不放, 选择坐标分量 xE 和计算值 sin(xE + KHI),图表绘出(x,y),得点 M; 选择点 M 和点 E,显示轨道,选用另 一种颜色显示该波形;按下 Shift 键不放, 选择坐标分量 xE和计算值 sin(xE +JFG)+sin (xE +KHI) ,图表绘出(x,y),得点 N; 选择点 N 和点 E,显示轨道, 用第三种颜色以及粗线条显示叠加后

14、的波形。 (5) 选择点 J 和所在圆周、点 K 和所在圆周,编辑操作类按钮动画, 在“匹配路径”对话框中设定 “单向”动画,确定后,得一个“动画”按钮;双击该按钮, 可看到三个波形向前传播。 (6)拖动点 G 或点 I,改变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使两列波的相位差明显不同,观察波 的叠加结果;拖动点 G,使两个圆的半径相等时,也就是两列波的相位差相等时,观察波的 相干结果;使两列波的相位差相等或 3.14 弧度的整数倍,也就是在反相情况下,观察波的 相干结果;使两列波的相位差相等或 6.28 弧度的整数倍,也就是在同相情况下,观察波的 相干结果。 (7)隐藏不必要的对象,以“波动 3.gsp”为文

15、件名存盘。 4空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 实际光源发出的光波不是一个无限长的正弦波,而是由一系列有限长的波列组成。当两 光波在相遇点的光程差很小时, 则两光波中有固定相位差的波列能产生清晰的干涉现象。 光 程差很大时,一光波的波列已经通过,而另一光波相应的波列尚未到达,两相应波列间无重 叠,不出现干涉现象。下面是该课件的制作步骤。 (1)如图 8-5 所示,打开一个新绘图,图表建立坐标轴;在 x 轴上画点C 和 D;图表隐藏坐标系; 选择点 C 和点 D,作图线段,得线段 CD;在线段 CD 上画点; 选择点,度量坐标,得点的坐标;用“选择”工具双击该 坐标,在计算器中分离出点的 x 轴坐标 x; 选择点 C 和点 D,度量距离,得距 离的度量值 CD;拖动点 D,使度量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