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8292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生物期末试题(2016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生物 第 1 页 共 4 页八年级生物考试题八年级生物考试题 2015.6(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 100 分)统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如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组织培养,可以培育植物新品种 B是嫁接,属于人工营养繁殖C是压条,能保留母体的优良性状D都是无性生殖 2.嫁接是植物人工营养繁殖的常用方法之一,若将柿的芽接到黑枣的植株上,将来接穗上结出的果实是( ) A.柿 B.黑枣 C.黑枣和柿

2、D.一半黑枣一半柿 3.夏秋季节,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蝗虫的发育过程与家蚕相同 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熟的蝗虫有明显的差别 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4.下列能正确表示蛙的发育过程的是( )A.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B.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C.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D.卵细胞蝌蚪幼蛙成蛙5.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C.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D.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6.在已受精的鸟卵中,可以

3、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 八年级生物 第 2 页 共 4 页A.系带 B.胚盘 C.卵黄 D.卵白 7.有关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D.人的体细胞内每一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都相同8.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某女子的基因型为 Aa,她可能不含该治病基 因的细胞是( )A.肌细胞 B.神经细胞 C.卵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9.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长毛和短毛 B.兔的黑毛和长毛C.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 D.兔的白耳和白尾10.黄宏、宋丹丹表演

4、的经典小品超生游击队有一句台词:“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是由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B.从所含性染色体来说,卵细胞只有一种而精子则有两种C.含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 Y 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男孩D.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女孩 1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其遗传学依据是( )A防止遗传病的传播 B防止遗传病的发生C缩小遗传病的发生范围 D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几率 12.下列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玉米中出现白化苗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

5、儿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13.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及一种野生稻,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 方法是( )A.人工选择培育 B.诱导基因突变 C.杂交育种 D.转基因育种 14.2001 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 4 倍,且寿命更长,原因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15.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A.向日葵 B.肾蕨 C.葫芦藓 D.海带、紫菜16.对长颈鹿的长颈形成原因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观点的是( )A.由于环境的变化,鹿

6、定向产生了有利于生存的长颈变异 B.鹿经常伸长脖子去吃高处的树叶造成的C.生活在食物充足环境中的长颈鹿的颈长得长。 D.颈长的长颈鹿个体生存机会多,并一代一代积累形成的。17.H7N9型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现传染病患者后,医八年级生物 第 3 页 共 4 页院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 18.2013 年初,杭州等地发现了 H7N9禽流感传染病例,该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禽流感 病毒,它能从禽类传染给人。下

7、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7N9禽流感病原体的细胞结构很简单,没有细胞核 B.侵入人体的 H7N9禽流感病原体属于抗原 C.H7N9禽流感传染病是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造成的疾病 D.与 H7N9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均属于传染源,必须进行隔离观察19.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接种的卡介苗以及接种卡介苗的目的分别是(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抗原;控制传染源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20.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依靠免疫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B.免疫能监视、识别和消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免疫对人体有保护功能,无不利影响 D.人体免疫分

8、先天性免疫和后天性免疫 21.特异性免疫可以通过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清除抗原,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 )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22.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 8 月 1 日8 月 7 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旨在提高 6 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婴儿健康发育,提倡母乳喂养的一个原因是( )A.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母乳内有多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C.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母乳内有多种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23.据报道,美国人威恩斯在一次事故中整张脸被损,医生用了近 15 个小时给他换上

9、了 一张新脸,现其新脸已成活.从免 疫角度分析,医生给他换上的新脸和换脸后的反应分别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抗体,特异性免疫 D.抗体,非特异性免疫24.人体内如果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容易发生( ) A.艾滋病 B.高血压 C.癌症 D.过敏反应 25.有计划的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下列不属于计划免疫目的的是( )A.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B.控制相应的传染病 八年级生物 第 4 页 共 4 页C.消灭相应的传染病 D.治疗相应的传染病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遗传是指_间的_性。变异是指_

10、间及_间的差异。2.性状的遗传是指是亲代通过_过程把_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3.种子中的胚是由_发育而来的,像这种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_。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_的遗传特性。4.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_上和_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 是指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5.像家蚕这样,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 6.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感染,导致并发症死亡,是因为病人的_ 免疫被破坏。接种甲流感疫苗后能够产生对甲流感病毒的免疫力,是因为人体内产生了甲流感

11、病毒的_。 三、分析、探究题。(每空三、分析、探究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的变异:小刚同学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 品尝。他们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疑问:“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奶奶的假设是花生果实的大小是因为品种不同。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奶奶的假设是 否正确,实验的变量应该是_。 (2)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取样方法应该是( ) A随机的 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 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3)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所收获的种子一定是大的吗? _,原因

12、是_ 2.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植株高茎和矮茎的杂实验中发现把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进行杂交, 得到的后代(子一代)全部为高茎植株。如果将子一代的高茎植株自花传粉,得到的后 代(叫子二代)中除高茎植株外,又出现了矮茎植株。请分析回答:(1)在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2)若以 “D、d”字母来表示这对基因,则子一代的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_。(3)在子二代中,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 3.小峰同学做了“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不同酒精体积分数,其它条件 相同,数据列表如下:八年级生物 第 5 页 共 4 页(1)小峰同学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_?(2)上述列表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_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 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实验组别ABCDE酒精体积分数清水5%10%15%20%心跳次数平均值33242117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