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869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我们生活在一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生活在一起 3-1-13-1-1 邻里之间邻里之间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选择自己要参与讨论的题目,并准备好有关材料。(二)教师准备1.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参与本课题的教学,并事先了解家长内心的真实想法。2.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的状况,了解参加辩论的人数,确定好双方的主辩人。3.布置好辩论会现场。 本课题教学目标本课题教学目标1.感受并认识邻里之间的交流、交往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懂得邻里之间需要和睦相处,它不仅使大家都感到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2.了解一些邻里之间友好相处的基本要求,并乐于采取相应的实际行动。3.初步尝试并掌握辩论的学习方式

2、。 教学结构教学结构 (一)课时安排 1 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主持人宣布辩论题目,并提出辩论要求。2.辩论会开始(采取一对一的形式)。3.双方的主辩人做陈述。4.家长自由发言。5.教师总结。 实施过程实施过程根据课前了解到的学生对于俗话“远亲不如近邻”的认识存在着分歧,我组织了一个辩论会。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远亲不如近邻”,反方的观点是“远亲胜于近邻”。讲明了辩论的规则,让学生加入自己赞同的一方参加辩论,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同时我把这节课设计为开放课,邀请了五位家长参与本节课的教学。在课堂辩论中,学生有教师指导的辩论方法,又有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鲜活、具体的事例,还有家长的参与

3、,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持“远亲不如近邻”观点的学生说:“只要爸爸、妈妈下班晚,我就到邻居奶奶家写作业,有时我还在他们家吃晚饭。”有的学生说:“一天我夜里发高烧,爸爸又不在家,是邻居家的叔叔帮助妈妈将我送到医院的,使我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还有的学生说:“一次我家楼上跑水,水哗哗地往下流,邻居见我家没人,就在门外用土和砖堵住,没有让水流到我家屋里,爸爸、妈妈非常感激。”持“远亲胜于近邻”观点的学生说:“我的表哥考上了大学,家里的亲戚这个送 500 元,那个给 1000 元,请问邻居能做到吗?”有的学生说:“爸爸、妈妈下班比较晚,每天都是我的小姨到学校接我回家。我曾听大人们说过,偶尔一次邻居可以帮忙,

4、可时间长了就不合适了。”还有的学生列举了媒体曾报道的事例:一个人丢了驾驶执照,登了布告后很快有人告知捡到,两人见面互相问候时才知道原来是同一楼里住了十几年的邻居,却彼此不相识,真是“老死不相往来”。辩论双方据理力争,发言一个接一个,学生在发言的结尾还会补充上:“请问对方辩友,你不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吗?”“对方辩友还不赞同我方的观点吗?”学生运用着这些刚刚学会的术语,觉得自己很像电视上参加“大学生辩论赛”的大哥哥、大姐姐,脸上都洋溢着得意的神色。最后,正方的主辩人讲道:“遇到紧急情况,邻居要比远方的亲戚来得及时。有时候,宝贵的时间能够挽回损失,挽回生命。”反方的主辩人也讲道:“在大事面前,人们

5、首选的还是亲戚,血缘关系使得亲终究是亲,邻终究是邻,到头来还是亲胜于邻。”这些通过学生之口说出的话,既反映了学生本人的观点,但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家长的观点。辩论结束后,家长对学生的发言给予了肯定,接着又对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刚才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有许多感人的事例,它说明了什么?”“在远亲与近邻中同样都存在着许多不愉快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听到这些问题,学生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讨论中。通过讨论,对立双方的观点逐渐趋向一致,并总结出,邻里之间应该注意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以诚相待。在最后总结时说:“远亲与近邻都是亲,但这个亲不是亲戚的意思,而是人与人之间亲密无间

6、的真诚关系。” 3-1-23-1-2 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居环境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家居环境状况。2.搜集破坏家居环境的表现。(二)教师准备1.选用社区金鱼池小区建设介绍的录像,帮助学生体会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居住水平在不断提高。2.利用录音机录制了学生在楼道追跑打闹的声音,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帮助学生体验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3.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录像出示了一张贴在电梯里的布告,其内容是“请住在 5 号楼 3 单元 2 门的居民注意装修的方式和时间,不要影响其他

7、居民的正常生活”,通过这个事例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进行讨论。 本课题教学目标本课题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庭周围的环境,知道哪些是个人财产,哪些是公共设施,进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家居环境的含义。2.体会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益处,进而产生主动爱护家庭周围环境的情感。3.能对保护家庭周围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结构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 1 课时。(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课前由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居住地区的家居环境状况,搜集破坏家居环境的行为表现。2.课堂教学。(1)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了解自己的家庭居住环境。(2)帮助学生认识好的家居环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3)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体验活动和对“布

8、告”的讨论,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破坏家居环境的行为带来的危害。(4)通过设计爱护家居环境公约,帮助学生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并通过对于爱护家居环境的阶段性自评,拓展课堂教学,使教学具有实效性。(5)介绍社区金鱼池小区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爱护家居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实施过程实施过程一、以自己的家居环境为范例,帮助学生理解“公共设施”和“家居环境”两个概念,并渗透“公共设施”在家居环境中的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家居环境”。二、引导学生介绍各自的家庭居住环境,并在随后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们心中渴望有一个安

9、静、舒适、清洁、漂亮的家居环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引导学生理解家居环境与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关系,概括出好的家居环境能够使人们休息好,有利于身体健康;有了好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健康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引用“安居才能乐业”这句话,点出本节课的主题。三、引导学生认识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给别人生活带来的危害。1.体验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并认识破坏学习环境给同学心理以及学习带来的影响。具体的活动过程是:请一位学生到前面读一段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这段文章由教师提供)。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学生在楼道里大声喧哗的录音,

10、然后问学生:你听清文章的内容了吗?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在帮助学生剖析之后,教师指出,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些同学只顾自己一时的痛快,却忘记了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们的行为破坏了学习环境,影响了他人学习。以“在我们日常的家居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2.播放一段录像,并向学生介绍说:“有一天我下班回家,乘坐电梯时看到了这样一则布告:请住在 5 号楼 3 单元 2 门的居民注意装修的方式和时间,不要影响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当画面定格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电梯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则布告?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日

11、常生活中是常见的,有些人只顾把自己家装修得非常漂亮,装修时不注意时间,制造的噪音影响了邻居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对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装修的噪音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3.引导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看到和经历过的类似不良行为,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住在 20 世纪 60 年代建成的小区,社区条件和设施很差,没有存车处,因此有些人回家以后,把自行车用铁链子锁在楼梯扶手上,造成了居民上下楼梯极不方便;*父母平时教育他:走路时千万不要顺着楼溜边走,谨防被高空坠物伤害;有的学生说,之所以有高空坠物,是由于有的居住在高层的人不讲道德,为了自己方便,高空抛物造成的;*有的学生说,无论在公共楼道还是

12、居住区里,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大人乱扔烟头,有的人随地吐痰,实在是脏极了,而且会造成疾病传播;*有的学生说,他的一位邻居是养鸽爱好者,在自己家阳台外探出一块踏板作为飞鸽起飞和降落用,可是楼下却倒了霉,经常遭受鸽粪的袭击;*还有的学生说,有些居民楼一层的住户为了自家方便,把楼前的绿地圈起来占为己有,盖成平房在热烈的讨论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最后帮助学生明确,家居环境的好坏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四、学会生活1.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份爱护家居环境公约,组织学生讨论并制定有关措施。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这个过程使学生通过活动进行情感体验,而情感体验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2.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请每位学生将自己小组制定的爱护家居环境公约贴在家里,期末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与此同时,请父母根据学生制定的公约及日常表现,对子女的行为做出评价。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