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魏环河北理工学院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677800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魏环河北理工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魏环河北理工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魏环河北理工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魏环河北理工学院(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简论热力学熵、信息熵及熵的泛化热力学熵熵是克劳修斯1865年定义并命名的一个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函数,它严格应用于系统的热运动,故又称“热力学熵”。熵的英文为“entropy”,是克劳修斯用两个希腊字拼合而成,“en”是能量的词冠,“tropy”意为转移和变化,因此,熵是一个与热力学过程中的能量变 化有关的量。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有dA-(dU-TdS) (1)式中U、S、T分别为系统的内能、熵和温度,dA为系统对外做的功。式(1)表明:在热力学过程中,系统被消耗的内能分为两部分,能用来 对外做功的能量为(dU-TdS),而另一部分能量TdS则不可利用,它失去了做功的潜力,是退化了的能量

2、。并且,这部分不可利用能在量值上与该过程中系统的熵增成正比。因此,是熵将能量再分为两类;熵从反面量度系统的运动转化潜力,熵是系统能量品位的量度。系统的熵越高,其能量的品位越低、对外做功的潜力越小、可用性越小。在自然界中,一切真实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过程,也是熵增加的过程,因此,一切真实过程的进行都会导致能量的退化、贬值。熵的这种性质,也使其为一切热力学过程 发生的条件、进行的方向及进行的限度提供了普遍的判据。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熵是系统内分子运动紊乱程度的测度,即S=klnW(2)式中W为系统的微观态数,又称为热力学概率。式(2)表明:分子运动越是无序,系统的熵就越髙。玻尔兹曼对熵做出的这一统计

3、解释,为熵的泛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熵从通讯的角度看,由于随机性的干扰(即噪音)是无法避免的,因此,通讯系统具有统计的特征,信号源可视为一组隨机事件的集合。该集合所具有的随机性不确定度,与热 力学系统中因大量粒子无规则热运动所造成的微观状态的混乱度或无序度是类同的,所以,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C.E.Shannon)采用了同样的思维方法利用概率统计理论来定义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信号源的平均不确定性测度,即H=-k1inPilnPi (3)式中n为信号源的信号种数,Pi为第i种信号出现的概率。利用等概率原理可以证明,H与S的统计表述在形式上可以相互转换,所以,H被称为信息熵。同时,信息量I作为信息熵

4、的对立面,被定义为信息熵增量的负值,即 I=-H (4)式(4)又称为信息的负熵原理。一个开放系统,获取信息就等同于吸取了负熵,可使系统的不确定度、紊乱度减少并趋于有序;丢失信息时,其熵增加,无序度随之增加。因此,信息与熵彼此是互补的,信息就是负熵,而熵就是系统丢失了的信息的量度。熵的泛化 信息熵的出现,可视为熵泛化的标志。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隨机事件的集合;每一种随机事件的集合都具有相应的不确定性或无序度(在这里,无序度系指客观事件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无规则的联系和转化的程度),而所有这些不确定性或无序度都可以用信息熵这个统一的概念来描述,这正是熵

5、概念能够广泛使用的客观基础。因此,H又被称为泛熵或广义熵,并用于描述或量度任何一种物质运动方式的不确定度或无序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7080种熵,应用于自然、生命、思维及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如模糊熵,量度由于系统运动状态方式的模糊性而引起的不确定性;拓扑熵,量度拓扑维的不确定性;基因熵,描述由于生物群体融合导致的遗传基因的混杂度;各种气象熵,描述大气这一多体系统中各个层次的无序度。此外,如条件熵、社会熵、经济熵等概念,也已在社会及经济学领域中被采用。对无序、不确定性的研究已成为现代思维方式的重要内容。熵概念的泛化,不仅引发了许多新的概念,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将熵理论引入生命科学领

6、域,产生了生物热力学和生物信息论两个新的分支学科;在经济学领域,由于熵增原理为经济增长的自然限界奠定了理论基础,导致了熵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物理学的形成。耗散结构理论作为熵概念深化的产物,在热力学和达尔文进化论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它不仅把物理规律和生物发展的规律 初步统一起来,同时也为用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开辟了道路。目前的生物学研究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熵原理已在许多学科中得到运用,尤其令人关注的是由此而导致的以现代物理学为根基的新的世界观的出现。薜定谔提出的“生命依赖负熵为生”的名言是对生命做出的最为生动、深刻的诠释,至今脍炙人口。熵原理在生态学 中的运用,使人类意识到:自

7、然界有其自身的限界,它不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和无限大的生存空间;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导致了熵的快速增长。熵原理告诫人类,应建立一个对于人类和自然界都合理、合适的最佳生存模式,即建立一个“负熵社会”, 要以尽可能少的能耗,求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抑制、降低熵增长。天体与大气物理学家埃姆登早在1938年就对熵与能的关系做出了精辟的比喻:“在自然过程的庞大工厂里,熵原理起着经理的作用,因为它规定着整个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方法;而能原理仅仅充当薄记,平衡贷方和借方。”因此,熵比能更重要。熵原理代表着新的世界观。在今天,熵被公认为是当代物理学前沿中的五大重要概念之一。认识和掌握熵原理,对于我们能够用科学的思想及世界观去指导和调整人类的生产及生活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