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双基检测3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738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双基检测3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双基检测3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双基检测3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双基检测3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双基检测3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D 解析:鲰 zu2、C 解析:A 神彩飞扬神采飞扬,B 屠戳屠戮,D 鸦鹊无声鸦雀无声3. D 解析:A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B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C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D入木三分:相传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刻字的人发现墨汁透人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4.D 解析:A 项“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B 项“王夫人” 、 “宝玉”主客颠倒。C 项偷换主语, “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放到“经过”之后去。5.C6.B

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看第(1)题的两个备选句,会发现句与“柳枝横着飞” 、 “雨点往下落”的句式一致,故选。第(2)题的陈述对象是“父亲” ,句表述中“他”作主语,与上下文陈述对象一致,故选。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词常识的掌握与运用。毛泽东的诗词是古诗词的形式,但仍属现代诗歌。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楹联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此题主要从词性相对角度去考虑,同时兼顾季节特征(上下联均表现初春景色, “梨花” “柳絮”与此吻合,“榆荚”为晚春之景, “芙蕖”即“荷花” ,为夏之景;“丁香”则盛开在春夏之交。 )故选 A 项。8、B 9、D 10、C 11、B 12、D 13、A

3、 14. A 解析:A 项都是介词“对” ;B 项第一个为“因为“,第二个为“用” ;C 项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是表希望语气,还是;D 项第一个为助词“的” ,第二个是取独。15. B16. A17D 解析:这首诗应属于“风” “雅” “颂”中的“风”18.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词常识的掌握与运用。毛泽东的诗词是古诗词的形式,但仍属现代诗歌。19. A 解析:“图穷匕见“不是出自鸿门宴 。20D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21.答案 示例 真诚是一簇芬芳的鲜花,虚伪则是一丛小小的荆棘。尽管鲜花有时会遭到荆棘的侵占,但荆棘永远改变不了鲜花的芬芳。22(1)后四句通过人家、竹篱、酒旗等意象(要用优美语言表达) (1 分) ,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淡雅明丽)的秋季村落图(点明事件地点 1 分,感受 2 分)。(2)这一句既点明了题旨(1 分) ,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 分)承接上片写景,点出旅愁乡思的主题,领起下文,抒写独宿孤馆,乡思盈怀的惆怅之情(2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