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4980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集中营---安徽解析卷(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宇宙巅峰 祝您成功地理习题周周练 考试成绩日日升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地理解析卷 第卷(选择题 共 44 分) 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2013 年 12 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主要规划目标到 2020 年) ,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完成 2324 题。23.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III 区域位于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多环境问题,应为

2、重点生态功能区; I 分布范围较小,位于河流和平原区,经济较为发达,应为城市化地区;II 分布空间大, 地形以平原为主,应为农产品主产区。选 D 正确。 24.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区迁往区 B.铁路建设成本区一般大于区 C.商业网点密度区一般大于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区 【答案】A 【解析】II 区为城市化地区,经济发达,I 区为农产品主产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区 间人口迁移主要由 II 区迁到 I 区,选项 A 正确。 欧洲鳗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 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 2526 题。25. 欧洲鳗从

3、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寒流 暖流A. B. C. D.宇宙巅峰 祝您成功地理习题周周练 考试成绩日日升【答案】B 【解析】从图中马尾藻海和欧洲的位置可知,必须通过北大西洋暖流从北美东海岸到 达欧洲西海岸,选项 B 正确。 26. 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变现为( ) A. 含沙量小、冰短期 B. 流量稳定、水量丰富 C. 水量丰富、落差小 D. 流速缓慢、流量稳定 【答案】B 【解析】受海洋影响,该地年降水量、降水季节均匀,导致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稳 定、水量丰富。选项 B 正确。1958 年竺可桢

4、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 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 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 2728 题 27. 我国亚热带在 34N 以南、104E 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因受北部秦岭山脉和西部横断山脉的影响,我国亚热带范围变化西南部分分 布较小,选 B 正确。 28. 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 冬季风事例强且影响范围广 【答案】D 【解析】由于我国冬季风势

5、力强,影响范围广,是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低,导致亚 热带位置偏南。选项 D 正确。 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 2930 题。29.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 A. 3 月 21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 B.6 月 22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 C. 8 月 20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D.9 月 16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 【答案】C 【解析】图中中国结位置在北极点上,拍摄者和中国结的影子都应该在中国结的正南 面;3 月 21 日,晨昏线应经过北极点。选项 C 正确。 30.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 1 月份

6、冰层厚度大 3 月份累计昼长长7 月份近地面气压高 9 月份平均气温宇宙巅峰 祝您成功地理习题周周练 考试成绩日日升高A. B. C. D. 【答案】C 【解析】南极点位于南极大陆上,冰层较薄;8 月份南半球是冬季,南极点累计昼长 短;7 月份南半球为冬季,近地面气压高;9 月份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南极气温相对较低。 选项 C 正确。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 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 (图 b) 。图中的沙岭 沙山(29.5N 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 (脊)槽(谷)相

7、间的地形。读图,完成 3132 题。31. 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图 a)的影响,图 b 所示地区( )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答案】D 【解析】该地位于我国南部东亚季风区,全年偏南风为主,夏季风较强;夏季受东南 季风影响,风速较大;冬季因背部大别山地形影响,吹东风,风速较小。选项 D 正确。 32.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答案】B 【解析】

8、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在凸岸堆积形成沙山,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 在沙山上形成垄槽相间地形。选项 B 正确。 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 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 33 题。33. 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 曲线,依次是( )宇宙巅峰 祝您成功地理习题周周练 考试成绩日日升A.Q4、Q1、Q3、Q2 B.Q3、Q4、Q2、Q1 C.Q3、Q1、Q2、Q4 D.Q2、Q3、Q1、Q4【答案】B 【解析】由于长江的流水堆积作用,在凸岸形成沙山,后又受风力的侵蚀作用,在沙 山上形成垄槽相间地形。选项 B

9、 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 共 56 分) 34.(32 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 有的耐盐碱。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 、 “千 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8 分)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 (12 分)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12 分) 【答案】 (1)大致位于 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 深居

10、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 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 、 “欧亚大陆桥”要道) ,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 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话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 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 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

11、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 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 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 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 (1)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地理位置的“特点” ,甘肃省 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回答本题的关键。图上给出的信息 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是描述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是说明相对位置;等温线是 说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是说明干湿带的过渡。 (2)考察农业区位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其优势。自然方面

12、联系到上 一题甘肃省地理位置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文字中药材生长条件的灵活性,可以得出甘 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社会经济方面,对应农业区宇宙巅峰 祝您成功地理习题周周练 考试成绩日日升位分析模板: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 整性。 (3)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察必修二可持续发展 的三大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学生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 材加工业建立联系。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上,延长 产业链,带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最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13、社会可持续发展。 35.(24 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的空气 普遍混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示某地区 1961 2008 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 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 46%,曾承办国际雪联 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 2022 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 原因。 (16 分)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

14、有利自然条件。 (8 分) 【答案】 (1)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 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北风坡多) ,华北平原东南部少,坝上高原少;城市 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 温现象少) ,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 沉降;生活用煤量省,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境内多中低山,地形条件利于冬季降雪,且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地表积雪持 续时间长,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设滑雪场地;地势较高,大气扩散条件好,污染小(霾 日数

15、少) ,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解析】 (1)考察选修部分的环境保护。描述部分,要注意描述空间分布的一般模式: 由整体到局部,由总量到极值,最后注重细节和典型特征。对甲地霾的冬夏季分析,要注 意题干文字部分提示“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 ,通过这一信息, 明确分析方向应该是对比甲地冬夏季污染源和气象条件的差异,同时要考虑图中甲地西侧 太行山的作用。本题难点在于分析要全面,才能多拿,方法是充分考虑区域地形、气候、 植被和人类活动对气象和污染物的影响。 (2)仔细审题,获取有效信息,建立联系:多中低山,坡度多在 35以下,森林覆宇宙巅峰 祝您成功地理习题周周练 考试成绩日日升盖率约为 46%,坝上高原等信息,和雪上项目建立联系,即可得到答案,难道不大。 2013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地理解析卷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4 分) 本卷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2325 题。23. 2005 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 初期阶段 B. 中期阶段 C. 后期阶段 D. 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23.B 【命题立意】运用柱状坐标和折线复合图考查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