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7346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页1 第2016 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届浙江省余姚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本卷分为第本卷分为第卷和第卷和第卷,共卷,共 2929 题。考试时间题。考试时间 9090 分钟,满分分钟,满分 100100 分。分。 第第卷卷(选择题,满分选择题,满分 50 分分) 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525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2.你认为下面的情况,

2、哪种不可能不可能是真实的: A公元前 202 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 228 年某月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 218 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D公元前 219 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3. 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其中郡所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A.象郡 B.南海郡 C.桂林郡 D.闽中郡4. 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不包括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

3、较开明的政策 5.“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 事亲征。 ”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叛乱”后 C.收复雅克萨之后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 6.下列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的内容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于中国 B.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以东属于中国 C.中俄双方平等协商,提供了处理领土争端的范例 D.清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7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 源是 A二人所

4、处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8下列孔子的主张在今天具有消极意义的是 A “仁者,爱人。 ” B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 D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9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 都反对 “过”和“不及” 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 B C D10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

5、的唯物主义性质 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11如果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诞生是人类一个重大进步的话,那么美国独立战 争推动了人类历史继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冲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B开创了美国崭新的历史 C组建了联邦制的政府 D创立了民主共和制 12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出“避开与任何外国永久结盟是我们的一项颠簸不破的政策”,这成为美国长时期页2 第内遵循的哪一项外交政策?A. 孤立主义 B. 大棒政策 C. 金元外交 C. 门户开放 13 拿破仑法典 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 不包括不包括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 B奠定

6、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 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14.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 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等。 ”这段话的含义是A.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15.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遭 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根本上反映了 A.拿破仑的个人力量有限 B.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C.资

7、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C.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1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 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17、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护国运动 “二次革命” 袁 世凯称帝 宋教仁遇刺 A B C D 1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 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

8、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19、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包含了经济方面的斗争,他提倡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抵制英货 B开展家庭纺织运动 C进行抗税斗争 D自制食盐 20、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的事件是 A阿姆利则惨案 B向“食盐进军” C1922 年甘地入狱 D甘地当选为国大党主席 2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 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2有学者评价:“它

9、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 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 “它”是指 A 双十协定 B 论联合政府 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 23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 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 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 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 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

10、邦制必然产物 24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 。倘若 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 ”下列观点与此相近页3 第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治史所以明变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25下图中带处反映了 20 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第第卷(非选择题,满分卷(非选择题,满分5050分)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本大题共共4 4题,共题,共5050分)分)

11、26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秦始皇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对周边的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措施?(3 分) (2) 唐太宗是如何灵活处理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的(政策和措施)?(4 分)有何积极意义?(1 分) (3) 清朝前期,统一的各民族国家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康熙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国家统一? (5 分) (4) 结合以上内容,你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 分)27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 ,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10 分)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

12、“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 “不可任情以轻重” 。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 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并说“主 欲知过,必藉忠臣” , “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 ”表示 “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 ,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 不用,诚可畏也。 ”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

13、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3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 分)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 (4 分)页4 第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 第五十五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锋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 ,而最出锋头的人物 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 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 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 请回答: (1)

14、甘地、孙中山、华盛顿并称“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 分) (2)甘地、孙中山、华盛顿三位在领导政治斗争的方式和对象上各有什么特点?(6 分) (3)孙中山和华盛顿在建国后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4分) (4)结合材料分析三位伟人身上体现的最主要精神是什么?(2分)29 (13 分) 比较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性和本质。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话题一 古代中外政权机构比较 材料一:秦统一后,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之权。西汉时期,官僚政治制度继续发展。 当时宰相权力很大,不仅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而且又可以管官员的任用以及赏罚,有时还参与军事行动的 指挥策划。相府在当时是中央政府最庞大的机关。 材料二:雅典国家形成之初,梭伦改革前,战神山议事会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中枢。贵族借助这个机构操纵了 立法、行政、司法大权。 (1)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