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66914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浅谈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摘摘 要要::幼儿文学作品是幼儿重要的精神食粮,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可见对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有其必要性。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贫乏,欣赏水平很低,导致一些问题出现,但只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同样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关键词关键词:幼儿 文学作品 肢体语言幼儿文学作品指的是专门为学龄前儿童所创作的的文学,是幼儿重要的精神食粮,在

2、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增强幼儿的道德感,丰富幼儿的语言,还可以让幼儿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愉悦的情感体验,既培养了幼儿美感和审美能力,又满足了幼儿审美的表现,创造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可见对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有其可能性也有必要性。在幼儿园中有组织的文学教学活动一是文学欣赏,二是文学创造:朗诵和复述、表演、创编。文学欣赏是基础,文学创造是提高。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贫乏,欣赏水平很低,仅凭倾听语言符号

3、对文学作品进行静态的艺术再加工,很难将语言材料转换成头脑中的形象,导致在平时进行文学欣赏活动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幼儿对文学欣赏兴趣不浓,或兴趣持续时间很短,欣赏主体变被动,欣赏流于形式;文学欣赏变成简单机械的朗诵、复述等状况;又由于幼儿园的课程是个广泛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幼儿园的文学欣赏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要使文学作品对幼儿的道德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具有趣味性、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幼儿,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一、 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持续时间短,缺乏主动性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文学欣赏时,常常幼儿刚开始对所欣赏的作品有点兴趣,然后再引导幼儿

4、对作品进行主观欣赏时,幼儿就会出现茫然,无兴趣状态,导致教师“满堂灌”,孩子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或道德观的教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毫无兴趣,注意力开始转移,最后老师只能草草结束欣赏活动。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所要欣赏的文学作品与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无法通过想象将作品的语言材料内化成自己的主观意愿而表达出来,教师只有借助一些教学手段缩短之间的距离,才能提高幼儿的欣赏兴趣。二、 文学作品欣赏变成简单、机械的复述、朗诵和表演在幼儿园文学欣赏教学中,常常是选择一个现成的活动设计。根据这个设计去施教,让幼儿感知、理解、记忆作品,懂得主题的社会意义,常常采取重复和强记手段让幼儿记住所要教

5、的词语或语言片段,一环一环的教下去,始终把幼儿置于被动的位置。这样,老师只想以最快的速度让幼儿理解和重复作品,没有注意调动幼儿已有的可能被运用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和感受作品,出现了“重创作,轻欣赏”的问题,常常自觉与不自觉的把原本应是十分活跃的“生命运动”引向“荒漠”。在这种单项的灌输中,儿童学会了缺乏生命气息的复述,被动地朗诵和表演,没有真正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如语言美、形象美、心灵美、意境美,也忽略了想象力、情感体验等审美心理发展价值的培养,幼儿更失去了美感享受、愉悦身心的娱乐性,幼儿只是被动接受器。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教师没有认真挖掘作品的内涵,无法引导幼儿向深层感悟

6、,感知和理解;教师没有认真选择教学教法,出现了一法教千文的情况;教师没有考虑欣赏主体年龄水平,没有根据幼儿年龄选择难易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层次的促进心理功能全方位兴奋的文学欣赏目标。三、 文学作品欣赏活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幼儿园的课程是广泛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文学欣赏教材,教师只能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教学要求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常常因为选材偏离幼儿的生活经验导致欣赏难度增加,又由于幼儿欣赏水平较低,经验缺乏,也会增加欣赏难度,于是老师就会出现避难趋易的心理。在幼儿园里,文学欣赏活动和其他艺术活动相比,短期内教学效果的凸显性较低,久而久之,文学欣赏活动的重

7、要性被淡化,甚至出现间断性。根据加登纳的研究认为 37 岁的儿童可以做一个欣赏者,但还不能成为一个评论者。幼儿的欣赏水平很低,思维的特点仍是具体形象化,虽然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但他们的动作尚未完全内化,还做不到仅凭倾听语言符号对文学作品进行静态的艺术加工,使大脑“热闹”起来。所以,在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成人必须借助一些手段,吸引儿童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与作品发生作用,对作品进行动态加工,在动中求思,育情,有助于提高文学欣赏的效果。在进行文学欣赏活动中,该如何引用恰当的方法,引领幼儿进入作品的情景,让幼儿很投入地去感受,体验人物的语言、行为、思想感情,甚至把自己融入作品中去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

8、体会: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静态的、呆板的画面变成被动的、生动的情景,一些比较抽象的,离幼儿生活经验较远的作品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幼儿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比如散文欣赏秋天的雨,这是一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比喻形象的写景抒情的散文,但篇幅较长,容量偏大,特别是散文中一些优美的比喻如“它把黄颜色给了银杏,黄了的树叶扇呀扇呀,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去了夏天的火热,它把红颜色给了枫叶红的枫叶飘呀飘呀,像一枚枚邮票,邮来秋的盛装,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些意境对缺乏生活经验的幼儿园的孩子很难体验到,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在这里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作品的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向

9、幼儿展示其意境,诗情画意的动态画面配上优美抒情的音乐,一下子将孩子们带入秋天美好的意境,散文表达的色彩美、语言美、画面美轻而易举地让孩子们理解体验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如当欣赏“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地打开了”时,教师手拿钥匙在屏幕前做开门状,课件立刻展示一幅与内容相关的秋天的综合美景图,幼儿充满好奇,兴趣浓厚,美妙的视觉刺激把幼儿带入秋的意境,幼儿对秋天产生了浓厚的喜爱之情。当欣赏“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一段时,请幼儿与多媒体课件进行游戏,出示没有色彩的秋天图,当说到“秋天的雨,把红色送给了枫叶”时,幼儿用画

10、笔在屏幕前作左右涂色的动作,教师点鼠标,使枫叶慢慢变红,在欣赏黄色的银杏,金黄色的田野时,也用此方法,动态的画面又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领会了“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的内涵。孩子们在接二连三的美妙画面吸引下,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感受了作品的美感。2.利用肢体语言舞蹈动作帮助幼儿欣赏和理解作品。对于幼儿来说学做一个动作或跳一个舞蹈很容易,但领会一个文学作品的主题意义是 很难的。在幼儿文学欣赏活动中,如果能根据作品的内容编一些动作,配上优美的音乐, 让幼儿边跳边欣赏,幼儿的积极性会更高,此时就会感觉到幼儿完全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这样借助直观的,形象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能更好地提高文学欣赏的

11、效果。如儿歌春雨 ,是一首采用拟人化手法而写的儿歌,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滴答,滴答,下雨啦!”两手 高举在头上,十指抖动作下雨状,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两手合并,一只手 慢慢升高作发芽状,禾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晃动身体慢慢站起作禾苗长大状, 花蕾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两手腕相对,两手掌作开花状。如儿歌小熊过桥, 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可根据诗歌内容编出一些滑稽和夸张的动作表现小熊惊慌害怕的心理, 幼儿会很乐意投入到欣赏活动中。总之,将肢体语言和文学作品有机结合在一起,对提高幼儿欣赏水平和感悟作品的能 力有很大的作用。三、利用活动教具提高幼儿欣赏兴趣童话故事小熊请客是

12、幼儿特别喜欢的一个故事,幼儿对故事里的动物朋友们很感 兴趣,当采用平铺直叙的讲述或平面静止的画面欣赏后,再进行提问,幼儿基本是被动地 听,缺乏生气,兴趣大减。后来再进行教学时,改成活动的拉线教具,根据故事内容情节 发展顺序,依次拉出大灰狼、小鸡、小花猫、小狗、小熊,幼儿的状态就不一样了,情绪 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情不自禁地对故事里的情节进行对话模仿。也可以利用指偶进行欣 赏,老师和幼儿都有一套指偶,老师边讲故事边演示指偶,然后放故事录音,让幼儿用指 偶边听边表演,幼儿兴趣很浓,效果很好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教学挂图不可丢随着电教技术逐步走入课堂,成为教学先进的辅助手段,一些传统的教具逐渐被淡

13、化, 如教学挂图。近年来,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使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很少做为 主要的教具来使用,其实,只要教学挂图制作的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同样会产生有效的 效果。如诗歌春天是一本书,适合大班幼儿欣赏,在一次活动中,老师根据诗歌的内 容画出三幅不同的挂图,一幅有桃花、柳树、迎春花的背景图。一幅有燕子,青蛙等会唱 歌的动物的背景图;一幅有小池塘,小朋友欢笑的背景图,在欣赏时,逐一出示,引导幼 儿观察、理解、感受春天为什么是一本彩色的书,一本会唱的书和一本会笑的书,幼儿兴 趣极高,每出示一幅挂图,幼儿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哇,好美呀,可见幼儿在挂图的吸引 下,确实走进了春天的美景当中,知道了自然界的万物都在享受春天的美好生活,由此产 生了对春天热爱。总之,在开展文学欣赏活动时,要从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幼儿语言发展 规律和认知特点,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调动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欣赏活动,通过幼儿亲 自体验,使幼儿真正成为欣赏活动的主体,孩子们会其乐融融,收获多多。参考文献: 1、 儿童文学之管见 , 文艺论集光华书局 1925 年12 月初版 2、 幼儿文学作品选读 、 幼儿文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第一版 3、 艺术哲学法 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 1月北京第 1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