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6836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及思考【摘要】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加强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开发优质服务,为用人单位提供信息,为毕业生人才发展提供机遇,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是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工作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成为当前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人事档案 问题 对策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是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在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状况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开拓人才

2、信息资源,拓宽毕业生就业、择业提供重要凭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档案内容包括:中学信息、学生登记表、军训登记表、高考报名表、在校成绩表、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党(团)材料、大学期间在校表现、体检表、报到证等。 1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现状分析及其消极影响 据调查,对档案无所谓的大部分是自谋职业者,跳槽频繁的他们认为,商业社会中,用人单位不会太重视你的档案,考察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只要有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用人单位是不会管你档案到底怎么样的。 据广州市人才中心负责人介绍,人事档案之所以由昔日的“香饽饽”,变化成为今天众多毕业生眼中的“鸡肋”,主要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人事档

3、案的作用在淡化。在过去,档案是组织部门考察了解干部的工具。现在,随着人事制2度改革的深化,工作岗位与人事档案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档案作用的弱化,一方面促进了人才流动,同时,也导致了个人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由于档案转递手续繁杂而不再理会个人人事档案。按照规定,代管档案是收费的有偿服务。不理会人事档案者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就是,在人才市场存放要产生费用。 有关专家介绍,如果一个人遗弃自己的个人档案,会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第一,影响个人利益。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求新职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

4、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第二,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的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也影响到工龄和退休金的计算。第三,耽误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有的毕业生自大学毕业后,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有人虽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又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到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第四,导致留学人员保险断档。现在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与日俱增,但当许多学子海外深造归来、荣归故里、

5、大展宏图之时,却发现由于人事档案存放不当,自己无意间做了几年“无业人员”,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第五,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工作满一年即见习期满一年时,通过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之后,可获得干部身份。然而,很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将档案存进街道,导致干部身份丢失,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 2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毕业生对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毕业生认为人事档案“没什么用了”、 “作用低了”,另一些就业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等没有人事主管权的非公有制单位的毕业生,更是“遗忘”了自己的档案,怀着一种要不要档案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对人事档案重要性的

6、欠缺认识,势必会影响人事档案在人才资源开发中所起的作用。 (2)档案管理不规范。管档部门没有形成自己的实施细则和制度;另外管档人员在管理上流于形式,仅充当档案“保管员”的角色,对接收到的毕业生档案,只是按学校或接收时间不同在原档案袋上直接编号,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了档案内容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严肃性,降低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更谈不上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了。 (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档案管理人员比较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在用新方法、新技术管理档案方面还缺乏新思路。作为当代档案职业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传统技能,还要具有信息技能。特别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习,为

7、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准确快捷服务。 3 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使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规范高校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大学生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质量,强化对毕业生的档案观念教育。高校必须对学生人事档案的价值重新定位,重视学生人事档案的建档质量,加强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将毕业生档案送达学生就业单位,暂未就业的要及时向相关人才服务机构送达,杜绝随意搁置。各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档案意识教育,树立起重视个人档案、保护自身利益的观念。 (2)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

8、的档案管理。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在立卷制度4上更新,在工作手段上改进。其次,要应用现代技术。加强现代化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目前,计算机已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借阅归还档案的速度大大提高,在档案管理方面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快捷。 (3)采取措施实现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的动态管理。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是指在档案管理的生命周期内,注重管理活动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体现全程与全方位的管理思想,强调管理过程的延续性和科学性,结合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辅助现有信息技术,不断进行档案信息的挖掘与更新,从而使管理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产生最佳的效果

9、。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动态管理是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在档案管理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档案管理流程,即在“收、管、用”的过程中合理灵活的运用动态管理模式,以期达到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4)加大人事代理工作力度,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实行,毕业生择业时间进一步延长,根据这种情况,应加大为广大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力度,使人事代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障。一是人事代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在继续做好“个人代理”的基础上,积极向各高校联系,宣传人事代理政策,并制定对毕业生实行人事代理的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代理”;二是人事代理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对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转正定级、落户手续、养老保险等方面实行全方位代理,彻底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人事人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良生.档案管理概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52 向艾君.周晓云.高校毕业生档案信息开发利用途径之我见J.湖南档案.2002(8). 3 孙敏.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