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6836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古诗炼字题的十个切入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作文结尾通用十五技法:期末考这样学才能拿高 分 作者:张恩勇作文结尾通用十五技法:期末考这样学才能拿高分 作者:张恩勇 技法 1:卒章显志法 【例 1】亲情是一种动力,它能让你走进“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能让你拥有“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能让你品 味“报得三春晖”的快乐。 (2007 年北京市中考优 秀作文动力来自亲情一文的结尾) 小作者以诗意的语言解读亲情的内涵,揭示亲 情的力量,把亲情的魅力展示得情感飞扬。卒章显 志,主旨鲜明。 【例 2】 “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永远都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这就 是我的承诺。 (中考作文这是我的承诺的

2、结尾)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我的 承诺”的内容,既紧扣文题,又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可谓卒章显志,曲终奏雅。而且,这一句饱含激情、 掷地有声的话语,显示出小作者坚强的决心、豪迈 的气概,可爱,可敬。 技法 2:藏而不露法 【例 1】母亲坐在桌前开始吃我为她煮的那碗 寿面,我也坐在一边看着她。忽然,我看见两颗晶 莹的泪珠滑落在碗里。我问: “妈妈你怎么啦?” 母亲抬起了头,哭了。 (中考作文妈妈的生日 的结尾) 文章结尾的描写藏而不露,字里行间流露出母 亲因孩子的懂事、 “长大”而幸福得落泪的欣慰之 情。 江苏省南通市的中考作文天籁记一次蛙 鸣 ,小作者从“独鸣” 、 “散鸣” 、

3、 “齐鸣”等多个 角度描写了不易捕捉的蛙声, 使之诗意化、 人格化。 并且在“齐鸣”中,议论、抒情与感悟人生相协调, 点出文旨“唱出生命的赞歌” 。 最让人欣赏的是文章的结尾: “倾听,心听。 欣赏,心赏。 ”它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道出文 章“倾听”的特质人与自然的对话与沟通。这 个精练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尾,把读者引入一个无限 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感悟,去遐想! 技法 3:画龙点睛法 【例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课文春的结尾) 作者用比喻突出了春天三个特点:新

4、、美丽、 有力量, 从全新的角度以精辟的语言, 总结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例 2】马克思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 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的勤奋学习的精神,是永远值 得我们学习的。 ( 马克思的好学精神 一文的结尾) 结尾对马克思的一生作了概括的、高度的总 结,并且点明了题旨。 【例 3】朋友,别忘了,做人要从学会说“不” 开始,对于失败,对于挫折,对于侮辱,对于强权, 要勇敢地说“不” 。 (2007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作文 做人从学会说“不”开始 ) 结尾既总结了全文,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技法 4:抒情议论法 【例 1】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 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

5、诗: “驿路梨花 处处开” 。 (课文驿路梨花的结尾) 结尾抒发了作者赞颂雷锋精神已成为每个人 的自觉行动的情怀。 【例 2】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 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他们确实是我们最 可爱的人!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 不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爱和赞 颂之情,而且对读者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例 3】是啊!做人要从学会放弃开始。放弃, 是我心中一首永恒的诗;放弃,是我生活中一曲五 彩的歌;放弃,让我心中的天堑变通途。 (2007 年 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作文做人从学会放弃开始 )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放弃”的 深深理解和感悟。 技法 5:警世醒目法 【例

6、1】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却有很多人 把它们作为美食。他们虽然大饱口福了,但被吃掉 的却是中国和谐的自然环境,更是生态平衡啊!想 到这些, 我茫然了: 我们在吃中国?我们在吃中国! (2007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 吃在中国?在吃 中国! ) 小作者高瞻远瞩,告诉世人:你们是在吃中国 啊!这是多么警世醒目的语言啊。 【例 2】 但是, 一切已太迟了, 太迟了 ( 当 地球剩下最后一只猴子 ) 作者通过地球上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大胆而 真实地幻想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灭绝之路的。 触目惊心的恶果字字千钧,具有震聋发聩、撼人心 魄的警世醒目之力。 技法 6:设问存疑法 【例 1】人之立志,顾不如

7、蜀鄙之僧哉?(课 文为学的结尾) 2技法 1:卒章显志法 【例 1】亲情是一种动力,它能让你走进“独 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能让你拥有“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能让 你品味“报得三春晖”的快乐。 (2007 年北京市中 考优秀作文动力来自亲情一文的结尾) 小作者以诗意的语言解读亲情的内涵,揭示 亲情的力量,把亲情的魅力展示得情感飞扬。卒 章显志,主旨鲜明。 【例 2】 “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永远都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 就是我的承诺。 (中考作文这是我的承诺的结 尾)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我 的承诺”的内容,既紧扣文题,又揭示出文

8、章的 主旨,可谓卒章显志,曲终奏雅。而且,这一句 饱含激情、掷地有声的话语,显示出小作者坚强 的决心、豪迈的气概,可爱,可敬。 技法 2:藏而不露法 【例 1】母亲坐在桌前开始吃我为她煮的那碗 寿面,我也坐在一边看着她。忽然,我看见两颗 晶莹的泪珠滑落在碗里。我问:“妈妈你怎么啦? ”母亲抬起了头,哭了。 (中考作文妈妈的生日 的结尾) 文章结尾的描写藏而不露,字里行间流露出 母亲因孩子的懂事、 “长大”而幸福得落泪的欣慰 之情。 江苏省南通市的中考作文天籁记一次 蛙鸣 ,小作者从“独鸣” 、 “散鸣” 、 “齐鸣”等多 个角度描写了不易捕捉的蛙声,使之诗意化、人 格化。并且在“齐鸣”中,议论

9、、抒情与感悟人 生相协调,点出文旨“唱出生命的赞歌” 。 最让人欣赏的是文章的结尾:“倾听,心听。 欣赏,心赏。 ”它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道出文 章“倾听”的特质人与自然的对话与沟通。 这个精练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尾,把读者引入一个 无限广阔的空间,让读者去感悟,去遐想! 技法 3:画龙点睛法 【例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课文春的结尾) 作者用比喻突出了春天三个特点:新、美丽、 有力量,从全新的角度以精辟的语言,总结了全 文,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例 2】马克思的

10、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也是 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的勤奋学习的精神,是永远 值得我们学习的。 (马克思的好学精神一文的 结尾) 结尾对马克思的一生作了概括的、高度的总 结,并且点明了题旨。 【例 3】朋友,别忘了,做人要从学会说“不” 开始,对于失败,对于挫折,对于侮辱,对于强 权,要勇敢地说“不” 。 (2007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 考作文做人从学会说“不”开始 ) 结尾既总结了全文,也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技法 4:抒情议论法 【例 1】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 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 花处处开” 。 (课文驿路梨花的结尾) 结尾抒发了作者赞颂雷锋精神已成为每个人 的自觉

11、行动的情怀。 【例 2】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 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他们确实是我们 最可爱的人!(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不仅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爱和赞 颂之情,而且对读者有强烈的感染作用。 【例 3】是啊!做人要从学会放弃开始。放弃, 是我心中一首永恒的诗;放弃,是我生活中一曲 五彩的歌;放弃,让我心中的天堑变通途。 (2007 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作文做人从学会放弃开始 )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放弃” 的深深理解和感悟。 技法 5:警世醒目法 【例 1】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却有很多人 把它们作为美食。他们虽然大饱口福了,但被吃 掉的却是中国和谐的自然环境,

12、更是生态平衡啊! 想到这些,我茫然了:我们在吃中国?我们在吃 中国!(2007 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吃在中 国?在吃中国! ) 小作者高瞻远瞩,告诉世人:你们是在吃中 国啊!这是多么警世醒目的语言啊。 【例 2】但是,一切已太迟了,太迟 了(当地球剩下最后一只猴子 ) 作者通过地球上最后一只猴子的自述,大胆 而真实地幻想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灭绝之路 的。触目惊心的恶果字字千钧,具有震聋发聩、 撼人心魄的警世醒目之力。 技法 6:设问存疑法3【例 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课 文为学的结尾) 以问号作结,寓浓烈的感情于朴素的文字之 中,发人深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 2】 “从这

13、么一个开端,这么一个结局里, 聪明人难道看不出道理来吗?” (金融家的结 尾) 采用了反问的形式,这就使结尾不仅深刻有 力,而且耐人寻味。 【例 3】有一篇中考优秀作文简单与不简单 ,在列举了种种“简单与不简单”的现象,分析 了“简单与不简单”的辩证关系之后,文章结尾 时,作者写道: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同时有着简单和不简单, 问题是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朋友, 你说呢? 作者巧妙地提出了“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 不简单”的严肃的命题,引发读者思考,启示人 们作出正确的抉择,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作者尽 管没有明说,但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技法 7:添加后记法 【例 1】后记:携反省一起上路

14、,才能在上帝 关上门后,发现他留出的另一扇窗。 (2007 年河北 省中考作文携反省一起上路 ) 小作者用这个后记使文章新人耳目,画龙点 睛,发人深省。 【例 2】如中考作文鲁迅先生,只有一个 的后记: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 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比较尽显鲁迅 及其作品的非凡价值,表现出对社会冷落鲁迅的 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阅读鲁迅及其作品。 而后记部分则换了一个角度,以鲁迅先生的视角, 呼吁我们与他交流,使文章进一步敲击着读者的 心扉,从而走近鲁迅。可以说,这一段后记,堪 成画龙点睛之笔,与文章的主体部分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15、技法 8:出乎意料法 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 理人物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来安排人 物的最终命运,而且在这时候戛然而止,让人在 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 的荒谬诡谲。如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的结 尾就非常出人意料,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 力,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技法 9:首尾呼应法【例】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 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 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 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 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技法 10:景物烘托法 如中考满分作文雨中品

16、读结尾:风停了, 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隔在两代 人之间的那扇玻璃也被雨后的那片残阳熔化了。 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 混为一体,没有距离。 技法 11:引用诗句法 如中考满分作文生活,使我懂得了放弃 的结尾:“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 高洁,水落而石出” ,15 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 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更多的人可以读书,我 必须放弃! 技法 12:展望未来法 即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 心,激励斗志。这样的结尾应紧扣题目,照应开 头,衔接文章的重点和主体,不仅能引起读者对 全文的回味,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印象,而且 会使读者受到启发和鼓舞。 写作时要注意,如果文章开头是点明中心, 结尾一般采用展望未来的方法,同时,展望的内 容一定要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关,切忌生搬硬套。技法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