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 1 期末复习1 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 1 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的结合,以 为纽带,尚未实现 1.1.分封制:分封制:目的是 ;内容①周天子把 和 分封于各地,成为 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 权,对周天子定期 并提供 和 22. .宗法制:宗法制:①按照 的关系维系分封制②最突出的特点是 制③形成“ ―― ―― -- ”这样的宗法等级 (大宗小宗的关系) 3 3.两者关系.两者关系: 是维系 的血缘纽带, 是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 第 2 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前 年统一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1.内容:内容:中央:①首创“ ”称号 (特点:①皇帝独尊 ②_____(核心) ③皇位世袭 )②中央机构设 。
(三公指 、 、 ,职能分别是 )③ 地方:废 行 (采纳 的建议) ;▲(1)郡县制的特点(与分封制对比) 是①中央 管理地方②官吏由 任免调动,不得 (2)意义:是 制形 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 政治取代 政治的重要标志,成为我国 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2.2.影响:影响: 奠定了_____________的基本格局,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第 3、4 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央:削弱____,加强____;地方:削弱______加强 ____) 1.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朝代发展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监察制度汉巩 固汉承秦制,后逐步形成 中外朝制中外朝制 外朝(三公九卿)——______机构 (_____帝) 中朝——_____机构汉初郡、国制并行; 后形成______三级制。
刺史制度 ( 帝设,最 早发端于 )唐完善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中书省:掌决策,________________ 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尚书省:事无不总,_____________ 道州县三级制宋二府:________是最高行政机构,_______是 最高军政机构;设____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 财权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派文臣做地方官, 把“道”改为“路”, 在州县之上元强 化设_____为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为最高军事 机构;______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在地方设_____; 之下设路、府或州、 县;2.2.明:明: 废丞相权分六部; 正式设内阁 3.3.清:清:雍正帝设 地位: 职能:军国大事皆由 一人裁决,军机大臣只能 旨意标志:皇权加强达到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必修 1 期末复习2 2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 5 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根本原因 ) 1.1.列强的侵略列强的侵略战争时间侵略国结果主要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签订《_______》广州北郊_______自发 抗英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英法俄美英法《天津条约》 英法俄《北京条约》焚烧圆明园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___________》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 _______ 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_________英美俄日 法德意奥1901 年《______》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义和团运动2.2. 不平等条约的比较不平等条约的比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其他《南京条约》______2100 万银元广、厦、福、宁、 上_________(最能体现英国发 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马关条约》台湾____两白银沙、重、 ___、_________(反映出列强资本输出的 要求,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辛丑条约》赔、划、禁、拆、驻(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第 6 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1.黄海海战.黄海海战: :是 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失败原因:失败原因:李鸿章的“_________”政策 结果:结果:日本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终在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 2.义和团反帝运动.义和团反帝运动 伟大意义:粉碎 阴谋 3 3.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7 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第一次 胜利。
) 一、1931 年,制造九一八事变,此后侵占_____ _______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 1、过程:、过程:①1935 年 会议制定方针,②1936 年 12 月 12 日 和 发动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接受 、 的主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 到 ,由 到 的序幕③1937 年 事变后,红军改编为 和 ④9 月,公布 ,标志正式建立 2 2、意义:、意义: 三、全民族抗日:三、全民族抗日:1、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有:① 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计划)② 会战(八路军取得首次大捷是 )③ 会战(国民党李宗仁领导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 2 2、中共、中共召开 会议制定 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在敌后战场在敌后战场 领导取得 大战的胜利。
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是 ,首府在 1945 年中共七大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 四、胜利:四、胜利: 年 月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月 日签署投降书 月 日台湾光复 ▲意义:①国内意义:最伟大的 ;第一次 ;洗雪了 ,捍卫了 、为 的基础②国际意义:是世界 ;为世界 历史必修 1 期末复习3 3 本章重点问答:本章重点问答:列强发动侵略战争及其影响;日军侵华罪行、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意义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与“新”主要区别在于 ) 第 8 课 太平天国运动( 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运动) 一、过程:一、过程:①1851 年 起义(爆发) ;②1853 年定都 (正式建立政权)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军事上全盛) ;④“ ”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⑤1864 年 (失败标志) 二、二、▲▲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期的革命纲领: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期的革命纲领:1853 年《 》和 1859 年《 》 1 1、、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1) 、内容:①土地分配:废除 土地所有制,按 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 ③目标:建立一个“ ”的理想社会2) 、评价:①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的 ②革命性(进步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 的 强烈愿望,是农民 的思想结晶③局限性:是农民 的空想,没有真正实施违背 __________规律 2 2、、 《《资政新篇资政新篇》》:: 制定;内容主张向 学习发展 ,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 (2)评价:进步性: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 局限性:没有反映农民愿望,缺乏发掌资本主义的条件 三、三、 (1)失败根本原因: ;((2 2))▲▲意义:意义:性质 作用:沉 重打击 和 ((3 3))▲▲教训:教训:说明 第 9 课 辛亥革命( 年 阶级领导的 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伟大的巨变) 一、过程:一、过程: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年在 成立;政治纲领: ,孙中山后来在《 》上把它阐发为 三大主义即 。
2、同盟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 起义 3、高潮:武昌起义爆发于 年 10 月 10 日4、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 年 、定都 5、清宣统帝于 下诏退位,袁世凯窃取 胜利果实 二、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年春、 制定,孙中山颁布)(1)目的:限制 独裁,维护 制度(2)政体:责任内阁制、 的共和制 (3)主要内容(原则): 、民族平等、 、责任内阁制等(对比君主专制) (4)意义:①性质:第一部 宪法② 进步性:从法律上宣告了 的灭亡和 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 进程的一座丰碑三、辛亥革命历史功绩三、辛亥革命历史功绩: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成功:①推翻了 ,结束了 ,建立 ,使 深入人心, 成为中国社会 的里程碑。
②沉重地打击 和 ③促进了中国 的 发展 四、失败:四、失败: 取了革命果实;没能完成 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 社会的性质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 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