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765830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子,你懒惰成性,贪玩过度,游戏成瘾真的很不可爱啊!岑贝贝12-09 19:58文 slooby如果你也是老师,下面这些情形,一定没少遇到过:每当课代表汇报作业情况,总有那么几个“钉子户”要么空白要么偷工减料龙飞凤舞,最初你苦口婆心一个一个给他讲道理,他也一动不动杵在那似乎全盘接受,一副要痛改前非的样子。没几天, “旧病复发” ,你怀疑自己的大道理毫无作用,再次把他叫出来,开始飚狠话,训斥完了还不忘饱含期待地鼓励一番。再好了没几天,一切又回到了起点,你发出几声孺子不可教也的喟叹,火急火燎请家长,摆事实,讲道理,家长也表示很配合,并承诺一定履行好监督职责。事实呢,你似乎看不到一丝转变的生机。该写

2、的作业没写,该背的单词没背,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再比如作业本发下去以后,照例先订正,一一过目才算数。但总有几条“漏网之鱼” ,你不钦点大名,亲自索要,基本永远等不到他端端正正把订正好的作业呈上来。还比如,有的孩子没有加标点的意识,常常句子之后看不到小尾巴,语文老师看了是非常不舒服的,你提醒他,他羞涩地呵呵一笑。你花时间给他讲每一个标点无可取代的大作用,他也似懂非懂点点头。可奇怪的是,考起试,他依然东少一个,西漏一个,简直让人抓狂啊!我们再把这些同学汇编在一起,你会惊讶地发现他们居然是同一拨人也!语文老师这边找他订正作业,数学老师又在呼叫他抄题,英语老师又念着一串不认真写作业的名单,他们在学校里

3、好忙啊,忙得没有时间课间十分钟好好玩一场游戏,忙得上音乐美术课还有作业的困扰,忙得来不及好好欣赏校园的蓬勃生机已是日薄西山遗憾重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孩子身上还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活动的积极分子,生龙活虎,活泼机灵,搬书发作业扛东西永争第一!但同时也贪玩无度,频频犯懒,玩起游戏专注指数满格!他们向上向善,对新事物热情度极高,但缺乏自控力和自律精神,依赖性强,不愿思考,不爱动笔,丢三落四,行为习惯差,这也直接导致成绩不会最差但也好不到哪去。最主要的是,老师着急挠心啊,明明可以进步,为什么屡教屡犯,明明可以摆脱平庸,却总看不到他小荷尖尖。我们秉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原则,批评,教育,感

4、化!我们总以为只要我坚持,只要我耐心再耐心,铁树一定会开花的。然而最后往往都是,醒醒吧,你不是每一个孩子灵魂的工程师,总有一些学生是你教不好的。按理说小学阶段的孩子童心向上,天真烂漫,阅历少认知浅,可塑性极强,如果正确地加以引导, “改邪归正”也不难。况且每个人都有惰性,每个人都有抵挡不了的诱惑,偶尔犯点错出点小差池,都无可厚非,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但扭转起来真是太费劲了!再细究,问题往往出在家庭教育。一些孩子有空就钻,谎话连篇,学习低效,这些都跟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或父母离异、或老人无限制溺爱、或家长体罚厉害、或缺少父母陪伴,这样的家庭往往造就孩子以上这些特性。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河流的话,家庭

5、教育是上游,学校教育是下游。上游的水质如果已经污染的话,流到下游也已经是坏的。老师使再大的劲下再多的苦功基本解决不了根源。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家庭,不难想象这些画面:晚上七八点,妈妈下班时间回到家,正要检查孩子的作业,发现他只字未动,好一阵催促才提起笔。临睡前,妈妈问,作业写完了吗。写完了。第二天老师打电话孩子作业一团糟。试卷发下来,分数惨不忍睹,爸爸什么也不多问,一顿毒打。一旁的老人心疼不已,连连护着孩子,好生安慰,最后孩子溜着两只眼睛察言观色,这边有暴风雨,就到另一边避一避。父母心疼孩子学习疲劳,拿手机给孩子放松放松,说好了一下子,却玩很长时间,而且还没有停止的意思,甚至喊孩子吃饭了,也是一句

6、“你们先吃吧” 。孩子最初作业磨蹭的时候家长没有及时找出原因并对症下药,孩子边玩边写的瘾越来越大,时间长了就无法专心,浮于表面,不愿深入思考,浅尝辄止,发展到最后作业经常应付质量低下就不足为奇了。孩子考差了,父母第一件事不是与老师沟通而是暴打,不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只看分数,孩子要进步也是天方夜谭。孩子玩手机电脑成瘾,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孩子违反规定,并没有相应的措施,孩子清楚你的底线在哪里,当他一点一点尝到偷玩的快感,他会想着法子避开耳目,尽情沉沦。而有的家长发现了也是最多口头说两句。有的东西是原则,是底线,孩子一旦触碰,就应该有相应的惩罚,而不应听之任之。孩子的童年,正是他启蒙教育的最

7、佳时机,如果孩子把所有课余时间都用来游戏玩乐,毫无自律,行为习惯糟糕,发展下去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啊。我看过很多的家长对孩子耳提面命:你要努力读书啊,不要像我一样,我当年就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现在才怎么怎么样,然后自己一边打麻将一边督促孩子把作业做完。也见过很多家长把孩子关到卧室里面做作业,然后自己在客厅看电视剧看得如痴如醉,或者干脆自己边玩手机边盯着孩子做作业。此时的孩子会怎么想?你打麻将我做作业,你看电视我做作业,你玩手机我做作业,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孩子的心早就驰骋万里,收不回来了。言传身教胜过一切空洞的劝诫警醒。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

8、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生活习惯如此,学习习惯也如此,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心理留下印记,并成为他生命挥之不去的一部分。孩子贪玩并不可怕,孩子偷懒也没啥大惊小怪的,可怕的是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家长没有抓住时机引导并修正,当孩子表现出的一切让你恨铁不成钢时,已为时已晚。心理学家指出,人一经习得习惯,意识就深化到下意识、潜意识层面,想改正要有意志、肯下工夫才行。一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不良习惯。有的学生上课说话、看课外书、走神、做小动作等。这样降低了听课效率,加大课外作业难度,延长学习时间,直接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可亲可敬的孩子父母,如果你的家里也有这样一个贪玩过度,偷懒成性,游戏成瘾的孩子,再不可放任流

9、之了。多关心孩子,在日常中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捕捉孩子每一个动作,发现孩子每一个动向,把任何一个不良的苗头都扼杀在萌芽状态。狠下心来,定下的制度计划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允许孩子犯错误,但不允许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能心慈手软。不提倡体罚,但好话一箩筐,大道理一大车,还不奏效时就该考虑了。耐心耐心再耐心,孩子玩性大,自制力差,易反复。教育孩子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静下心来坚持不懈,搞持久战。孩子本是一张白纸,上面是一片乱麻还是一片斑斓,都取决于父母。希望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能用一颗童心来贴近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共爱好;用一颗爱心浇筑自己的孩子,共依恋;用一颗责任心点燃自己的孩子,共成长。一起养成好习惯,一起快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