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65425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产业聚集的比较分析(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8现在区内小企业密集, 企业间依靠正式合同和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形成稳定的合作网络以及企业的本地文化属性。1984 年皮埃尔(Piore)和赛伯(Sabel)在合著的第二次产业分工 (The Second Industry Divide)中提出新产业区的特点是柔性专业化(Flexibility and Specialization) 。由于新产业区学派的主要学者均来自于意大利,同时又主要是分析意大利的中小企业聚集现象,因此,新产业区学派又称作意大利学派。 新产业区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同一产业部门内可能存在各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柔性专业化可以作为大批量生产的替代;创新和技术的传播是一种有特殊地方性的现

2、象;区域经济的成功在于适当的制度网络。 (2)新的产业空间学派 新的产业空间学派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产业聚集的演变。 该学派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 产业区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技术创新、 组织变革、 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及投资增加等因素构成产业形态变化中新的竞争力, 而非取决于静态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供给,以及与消费市场的距离。较新的观点认为,产业聚集本身就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某地一旦形成聚集,就会形成产业社会,技术和知识的交流会随之而来,内生的发展就会产生。 波特学派以及创新系统学派与创新理论有交叉,将在下文详细论述。 可见,早期的产业聚集理论,无论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增长极理论还是不平衡增

3、长理论,都是从地理区位、资金、土地等物质生产要素方面来考察产业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当代的产业聚集理论更加重视科学技术、信息交流,以及推动产业进步的系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出现了侧重点不同的理论学派。 二、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创新经济学与创新系统 (一)创新经济学的起源 (一)创新经济学的起源 第一个明确提出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此之前,经济学界仅仅将技术创新看做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 。1912 年,熊彼特(J.A.Schumpeter)在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4、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9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理论观点1。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也就是说把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新组合包括: (1)引入新产品; (2)引进新技术;(3)开辟新市场; (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在这五个方面, (1) 、 (2)属于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 (3) 、 (5)属于由于技术变化引起的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 (4)较多地依赖于技术的改变。其中,以技术为核心的

5、创新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可以分为三个要点。第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现象。创新的出现,造成了对生产资料和银行的需求扩大,引起经济高涨;当创新扩展到较多企业后,赢利的机会就会减少,对生产资料和银行的需求也减少,导致经济萎缩;经济的衰退又会促使企业家进行新的创新以寻找盈利机会,从而导致下一轮经济的高涨、收缩,形成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振兴期、繁荣期、衰退期和萧条期。第二,只有创新者才是企业家。企业家之所以进行创新活动,在于获取潜在的经济利润或为了争取带来盈利的机会。一个企业家必须具备战略眼光,能看到潜在的机会;有胆识,敢于创新;

6、有组织能力,能动员社会资金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第三,创新是一种“毁灭性的创造” 。经济的发展呈现周期性的特点,创新使潜在的利润变成现实的利润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创新也使一部分落后的企业被淘汰。一部分企业的创新意味着另一部分企业的毁灭,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二)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二)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分化成为技术创新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前者以索罗(R.Solow) 、弗里曼(C.Freeman) 、曼斯费尔德(E.Mansfield) 、斯通曼(P.Stoneman)等为代表,从技术的变革、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深入研究;后者

7、以道格拉斯诺斯(Daoglass C.North)等为代表,把创新与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制度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强调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技术创新理论 1、技术创新理论 从 1950 年技术创新研究的兴起至今,技术创新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易家详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1 10第一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兴起(20 世纪 50 年代初到 60 年代末) 。美国经济学家索罗是此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将产出的增长分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的增长之和。索罗经过测算发现

8、,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因素是技术进步,而非资本的积累和劳动力投入。 这一阶段创新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是:主要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创新主体的组织结构变动、风险决策行为、管理策略等问题;创新只是作为一个整体变量来研究,尚未开始创新过程的细节和规律的研究。 第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繁荣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中)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将注意力集中于技术创新的规律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上。 弗里曼第一个系统的建立了创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斯通曼分析了技术创新扩散的路径依赖,同一国家同一地区同一产业中的不同企业对新技术的采用有快有慢,同一创新在不同国

9、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的传播速度也有快有慢; 曼斯费尔德创立了技术模仿创新论,就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模仿之间的关系和两者的变动速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曼斯费尔德认为,一个部门采用新技术程度受三个因素影响: 模仿比例、 采用新技术的企业的赢利情况, 以及采用新技术需要的投资额。 第三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综合发展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叶至今) 。这一时期的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通过系统归纳以往的研究,形成新层次上的系统理论;深入研究某个重点,例如企业组织结构与创新行为、小企业技术创新、企业规模与创新的相关性等。 2、制度创新理论 2、制度创新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出版了17901860

10、年美国经济增长 (1961 年) 、 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 (1971 年) 、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1990 年)等著作,从而确立了新制度经济学。诺斯认为,制度创新是使创新者获得额外利益的制度变革。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而这些收益只有通过主动的制度变革才可能获得。 美国经济学家卡米恩(M.Kamien)和施瓦茨(N.L.Schwarts)从垄断竞争市场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从市场结构的角度看,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 拉坦(V.W.Latan)提出了诱致性创新理论。他认为,技术变迁是制度发展的结

11、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促进了制度的变迁。当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的商业、11计划、法律和社会服务专业等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的进步降低了制度供给的成本。 (三)创新系统 (三)创新系统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知识的生产和使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此背景下产生并日益受到关注。90 年代,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国家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后,产生了区域创新系统。 1、国家创新系统 1、国家创新系统 关于国家创新,国际上较通用的定义是: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公共和私有部门组成的组织和制度网络,其

12、活动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其中政府机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是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我国学者常采用的定义是:国家创新系统是由政府和社会部门组成的、以推动技术创新为目的的机构和制度网络。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五个: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它在市场经济的激励下去从事创新;科研机构和大学是重要的创新源,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他们所生产的知识;教育培训是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的重要环节, 必须通过教育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劳动者队伍;中介机构是沟通知识流动的重要环节,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咨询服务机构是沟通科研部门和企业知识流动的桥梁和纽带;政府是制度创新的载体,通过制定

13、政策、法律,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机制,提高创新效率。 (1)国家创新系统的宏观学派 英国经济学家于 1987 年首先提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追赶和跨越,必须把技术创新与政府职能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创新系统。弗里曼在 1997 年出版的工业创新经济学中系统论述了国家创新系统的特点和功能。他特别强调体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 “公私部门的机构组成的网络,他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修改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 , “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研究开发活动,而且还要依赖于许多其他相关活动,如教育、培训、生产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等”1。 1993 年纳尔逊(R.Nels

14、on)出版国家创新系统一书,将国家创新系统1 英克利斯弗里曼(Chris Freeman) ,罗克苏特(Luc Soete)著. 华宏勋,华宏慈等 译.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80 12定义为“相互作用决定着一国企业的创新绩效的一整套制度”1。他强调技术变革的必要性和制度结构的适应性,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制度安排应该具有弹性。 (2)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学派 伦德瓦尔(B.A.Lundvall)等经济学家从国家创新系统的微观组成出发,探讨用户和生产厂商之间的相互关系2。他认为,国家创新系统就是“由在新且经济有用的知识的生产、 扩散

15、和应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创新系统, 而且这种创新系统包括了位于或者植根于一国边界之内的各种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方面,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其中心活动是社会学习,包括了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创新系统又是一种动态过程,以正反馈和再生产为特征。 (3)国家创新系统的综合学派 迈克尔波特( M.E.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的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而展开的。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16、间的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的比较分析,他认为,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政府的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因而,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 “钻石模型”。“钻石模型”的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的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和两个附加要素(机遇和政府)组成(见图 2)。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波特强调各个要素发挥作用时,是一个动态系统性机制的变化。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 “钻石”构架成为一个系统。波特强调,“钻石模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进而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因此,地理集中是必要条件。地理集中造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国内其他竞争者的创新能力, 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集中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将使四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形成产业国家竞争优势。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