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5034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成青山公园为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以山东荣 成青山公园为例摘要: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将节约型理念应用于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践,不仅是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要求,同时也是行业示范的重要载体和推广节约意识的公众教育途径。 关键词:节约 城市公园 规划 设计 城市公园是与人们日常休闲、游憩密切相关的城市空间,如今生活品质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都促进了城市公园的蓬勃兴建与发展。本文选择城市公园为载体,对于节约型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体现展开探讨,以期推动节约型园林在规划设计环节的研究和实践。 1 节约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意义 通俗地讲,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

2、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节约型园林,就是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公园是社会的窗口,也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城市公园的设计,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合理投入、生态优先、科学建绿,将节约理念贯穿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引导和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型城市公园建设不仅为公园本身的规划和建造提出更高的理念和技术要求,并2能通过这一载体,发挥

3、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行业示范和公众教育功能,为提高行业及全社会的生态节约意识带来裨益。 2 节约型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生态优先、节约为重的原则 确定生态优先和节约园林理念指导下的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思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土地、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利用效率,以争取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公园与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的融合,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最优化。2.2 因地制宜,功能协调的原则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脉络、满足绿地的功能需求、突出景观资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布局,优化配置各类绿地空

4、间,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科教、防灾等多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2.3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原则 充分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地形地貌,并在单位绿地内,通过改善植物配置、增加乔木种植量等措施,努力增加单位绿地生物量,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2.4 充分保护和高效利用自然及人文景观资源的原则 公园规划场地内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构筑物等应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加以保护和利用,同时城市的历史文脉、风土人情等是城市公园特色的基础源泉,要善于深入挖掘和体现,使城市公园的景观空间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 2.5 坚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积极

5、投入、精心管理等措施,合理降低建设成本和养3护成本,并采纳和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节约型公园的规划设计实践 3.1 项目概况 山东荣成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青山公园基地位于荣成市工商东街与青山路交汇处北部,占地约 100 公顷,现状为山地、农田、苗圃、果园和少量民居等,为市级综合性公园。基地东邻烈士陵园,南面、西面是居民区,北部连接新城区。 3.2 现状资源条件分析 3.2.1 自然资源 (1)现状山体与梯田地形 青山公园依山而建,南坡较缓,北坡较陡。独特的台地地形成场地特色,并且在公园制高点可俯瞰荣成全景,观景视野开阔。山体地表起伏较大

6、,局部存在零散的矿坑遗址、陡坡断崖,丰富多变的地形条件为营造景观多样的山地公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现有交通 基地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良好,园内的道路建设并未成型。山南坡有一条 3米5 米宽的不规则环路,可允许单辆小型工程车通行,但路况较差。北部只有一些土路,不可通车。全园目前有两个出入口,其中一个与北部青山路和青山小区相连。另一个直通陵园,与青山路相连,路况较好,可通车。 (3)现有建筑 青山公园南部环路内有部分建筑,其中一部分为荣成园林管理处旧址和花圃,4另一部分为当地民居,皆以石头房为主,建筑年限在二十年之内。 (4)植被状况 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分布也不均衡,种类单一。基地现有植物

7、以黑松、刺槐为主。部分地块分布有水杉、法桐、苹果、侧柏等植物。基地南部山凹中,植被较为丰富。基地北部靠近水体部分分布有大面积的速生杨,除此之外,麻栎和黑松也成片分布于梯田上。 (5)水系 基地水系主要靠雨水和地下水供给,资源匮乏。山南坡没有大面积水体分布,只在中部山坳处和西南部紧临青山小区边缘处有两条汇水沟。雨季时形成明显的地表径流,平时无水。北坡有一片面积较大的水库,由山体汇水形成。 (6)土壤 基地土壤偏酸性,在沿海地区并不常见。土层较薄,表层黄土下为岩石、沙砾,且土壤贫瘠。 3.2.2 人文资源 (1)将军文化 荣成为我国著名的“将军”县,新中国成立以来,当地先后走出了 140 多位将军

8、。老一辈的国家领导人谷牧、宋健,“两弹一星”功勋人员郭永怀都出生在荣成。作为一个人口不足 70 万的县级市,在全国实属罕见,因此荣成市一直享有“将军县”的美誉。 (2)独特的民间活动与民间艺术 荣成作为县级行政单位,建制虽晚,但历史悠久。据河口、兰格古遗址考证,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当地民俗活动丰富,民间艺术繁荣,特色民俗活动包括秧歌、划旱船,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有剪纸、雕刻和民间舞蹈。 (3)乡土建筑形式与建筑材料 荣成当地存在两种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一为海草房,二为石头房。海草房在5我国胶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均有分布,而荣成地区最为集中。其建筑特点是以厚石砌墙

9、,将当地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从而建造出海草房。石头房则是以当地厚实的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北方特色的青瓦筑顶,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 3.3 节约型理念在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体现 3.3.1 主题特色营造资源整合,特色鲜明 青山公园的规划定位为:依托于山地地形骨架,结合现状自然及人文资源特点,打造一个以荣成将军文化展示为主,集台地山林风光、生态休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一体的、自然、乡土、同时具有现代气息的市级综合性公园。其规划主题为:“石景叠翠青山意,荣成故里将军情”尊重场地自然地形肌理,通过对原有山体进行生态恢复、充分挖掘将军文化,传承发扬将军精神、并将其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增强荣

10、成人民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3.3.2 总体分区规划因地制宜,整体协调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乡土植被、原有建筑、当地材料、人文资源等构筑和谐、亲切、舒适的休闲活动空间,注重经济、实用、节约,体现人与自然相适相宜、相互协调,成为荣成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形象窗口。 通过对现状资源的归纳和整合,青山公园景观规划结构为:一心,两带,五区。 一心:将军文化体验区集中体现公园的文化主题特色,即将军文化和将军精神,以建筑、植物、小品等手法进行展示。 两带: 生态观光带利用基地原有地形,合理的进行生态植物配植,采用大面积北方花境植物,营造流动多彩的植物花海景观。 康体休闲带位于基地南部,南邻青山路,通过植物造景,

11、设置康体步道及景观休憩设施,形成城市休闲观赏界面,为市民提供康体健身场所。 6五区:结合现状交通分析和规划功能需求,设置入口广场区,生态观赏区,密林休闲区,果林风光区和园务管理区。 3.3.3 环境地形利用尊重自然,最小干扰 以保护和恢复基地生态环境为前提,在进行相关项目的设置和景观营造中充分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力求创造生态和谐、人与自然互利共生的宜人环境。 (1)地形 规划力求保留并突显山地特色,尊重并灵活运用原有山地地形,进行必要的最小限度的改造。 依托现状存在的道路,并顺应等高线,进行交通规划,将对山体的破坏降到最低。 在地形复杂且现状植被较为丰富的地方,顺应地形,设立架空栈道,一方

12、面避免了对地形的大面积整改和对树木的过多砍伐,另一方面,高高低低的栈道,在林间和开阔地中不断交叉穿行,为游人提供丰富的步行和观景体验。 充分发挥山地公园特色,在公园制高点设置瞭望塔可供登高望远;保留局部坡地梯田并进行景观处理,展现独特的乡土田园风光;利用局部断崖进行艺术改造形成景观亮点。 (2)水体 基地南侧季节性水系的处理 基地南侧水源匮乏,只在雨季时期,于山谷底部形成不规则的地表径流,水量大小由降雨量决定。由于地形陡峭且植被匮乏,水流流速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设计首先整理山谷地形,形成明显的汇水通道,同时设计自然蜿蜒的岸线,并且与自然石块相结合,一方面丰富水体形态,另一方面为水体的流动增

13、加阻碍,从而减缓流速,增加地表渗透,减少水土流失;其次,丰富水底的地表变化,从而形成河流底部横断面形状的变化,使河水深度发生改变,进而创造出多样的生物生息环境,提高了水体7自净功能;再次,沿水岸种植耐水性不同的水生植物,丰富水岸空间。一方面利于水土保持,另一方面形成优美的谷底景观,与梯田上的花境植物共同创造花海效果。 基地北侧水塘的处理 基地北侧有常年存在的较大水面,水量受季节影响发生变化。该水库东侧还存在四个大小不等的小水塘。规划将五个水塘连通,顺应地形落差形成跌水和流水景观,丰富水景层次,促进水体循环和净化,并有利于泄洪防灾。中心水体设计柔和自然的岸线,与各种水边和水上活动相结合,创造亲水

14、的、同时安全性高的、功能丰富的活动场所。除此以外,栽植大量的植物,创造和维护水边环境的生态多样性。 3.3.4 强化人文资源特色尊重文脉,注重乡土 根据规划主题,设计以将军文化和当地民俗文化为出发点,寻求文脉的传承。公园规划力图将乡土精神景观元素融入其中,创造具有浓郁乡土风味的特色公园。 例如,将军文化体验区主要景点包括“忆苦思田”、 “烂漫童年”、 “峥嵘岁月”、 “荣归故里”等。 “忆苦思田”景点设计,是在原有苗圃地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对地块重新划分,种植当地的特色农作物,保留乡土田园气息,并于其中设置景观凉棚、特色廊架以及农耕情景雕塑,建设成为当地中小学农耕实践的基地,使学生在实践的时候能

15、够忆苦思甜,感同身受荣成将军的吃苦精神,为传承将军文化提供场所;“峥嵘岁月”的景点设计,将当地民居改建为剪纸艺术馆,在剪纸的内容上表现荣成将士英勇杀敌的情景,以及荣成的民俗风情;“荣归故里”景点设置亲切宜人的室外活动空间,一方面以景墙壁刻的形式讲述荣成将士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展示卸甲归田的老将军们的晚年生活,并为老年人设计丰富的活动项目,提供必要的活动场地,定期举办老年书画评比展览、盆景艺术展览等活动,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活动参与性。 再如,在入口广场内,设计抽象意味的秧歌雕塑,反映浓浓的乡土韵味。除此以外,公8园内部的餐饮服务点,也可将荣成当地美食以及饮食风俗作为亮点服务进行推广,传承当地的饮

16、食文化。 3.3.5 建筑及小品景点设计利用现状,功能置换 公园规划的核心景观区是位于基地中部的将军文化体验区,地形相对平坦,是原有建筑最为集中的区域,包括园林局办公用房和苗圃等。规划以尊重和保留原有地形及建筑为主,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修缮、改造和扩建,调整建筑的空间布局形成当地民居院落风格,在一个个建筑院落中集中展示并讲述有关将军的成长故事,使市民在鲜活的家乡生活氛围中感受将军文化,提升场地的精神内涵,成为全园的精神核心。 此外,由于曾经的开矿历史,基地东部现存大小不等的矿坑和断崖,地形较为复杂。设计保留其中几个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矿坑,通过巧妙的生态修复和艺术化处理,获得不一样的景观效果和利用方式。较大的矿坑在做好必要的排水和安全性处理之后,设计游人可进入的方式,形成别有风味的地下游憩活动空间。较小的矿坑则架设栈道,通过高低不同的栈道进入矿坑内部,让游人获得丰富的游览体验。 3.3.6 设施材料选择绿色环保,减少消耗 公园设计中注重利用乡土材料和乡土技艺,创造易于维护且耐久性高的景观。设计中将荣成乡土建筑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