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 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50107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跳舞的点和线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跳舞的点和线跳舞的点和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3.采取游戏方式,启发学生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4.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6.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提高动手能力。7.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能力。8.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

2、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一、课前准备(学生)毛笔、墨汁、生宣纸、中国画颜料、水桶、调色盘等。(教师)国画工具、国画图片资料等。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说一说: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画吗?知道这是什么画种吗?什么是中国画?中国画是用什么样的工具画的?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认识中国画绘画工具的基本功能。2.展开探究。(1)让学生用毛笔蘸上墨和颜色在铅画纸上画几笔,然后用同样方法在生宣纸上画几笔。比一比:发现有什

3、么不同?(发现生宣纸有渗化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究墨的干、湿、浓、淡的变化。教师运用点、线进行演示,学生跟着练习。(3)国画大师是怎样作画的?欣赏教材中艺术家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3.作业要求:请模仿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画一幅彩墨画。学生大胆表现,教师巡视指导。4.评价与小结。展一展:让学生手拿自己的作品上台进行展示和介绍。评一评:谁的作品画得好、好在哪里。延一延:下节课要用点、线组成一张有趣的画。请同学们仔细研究教材上的相关作品,准备好材料。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一、课前准备(学生)毛笔、墨汁、生宣纸、中国画颜料、毛毡(或报纸) 、水桶、调色盘。(教师)课件、相关国画工具材料等。二、

4、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1.教师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和分组情况。2.欣赏激趣。评一评:展示评述上节课的优秀作品。赏一赏:展示点线组合的图片资料。谈一谈: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喜欢哪种组合?为什么?。3.教师点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合作完成“点线乐园”的制作。说一说:每小组派代表陈述课前的设想点、线在干什么?在哪里?让同学互评,教师再点评。4.作业要求。表现主题的要求:有节奏、快乐。学生大胆表现: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表现形式不限,并添加适当的色彩。5.评价:先分组展示,小组自评,陈述创意的得与失。再学生互评,相互启发、指正,并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若干。最后教师点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可以看出学生对国画的兴趣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