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

上传人:di****ng 文档编号:3764876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真题汇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文档包括考研分数线、参考书、考研真题、考试科目、复试参考书、考研笔记。信息学院-产业经济学信息学院(006)产业经济学(020205)01.信息经济16101 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1经济学信息技术综合知识301:2.534333502.互联网金融(1)数据库原理(50%) (2)计算机网络(50%)参考书目:801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 吴汉洪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第五版)政治经济学逢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第四版)信息学院产业经济学复试参考书目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 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四版)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2

2、008 第五版)2015 年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 801 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 60 分一、名词解释 3 分 6 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流通规律资本有机构成流动资本虚拟资本二、简答题 7 分 3 个1、简述马克思所有制的基本内容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3、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本内容三、论述题 2 个一个 10 分一个 11 分结合中国实际,谈谈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制度创新(11 分)微观经济学 46 分一、名词解释 4 分 3 个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二、选择题 2 分 2 个1、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与长期边际成本以及短期边际成本和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2、一个比较简单的题三

3、、论述题 10 分 2 个1、既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画图以及成立的条件2、利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四、计算题 10 分1、公园针对成人和儿童对票的不同需求,给出了不同的需求函数,成人p=9.6-0.08q 儿童p=4-0.05q 给出公园 MC=0a 如果公园实行价格歧视,分别计算不同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数量以及利润。B 利润最大化时需求的价格弹性宏观经济学 44 分一、选择题 2 分 3 个1、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判断随着收入的增加,平均消费倾向变大变小以及边际消费倾向于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2、有一点位于 IS 曲线的右上方位于 LM 左上方,判断投资储蓄以及货币需求和

4、供给的大小关系二、名词解释 4 分 2 个利率效应CPI三、论述题 10 分 2 个1.索洛模型储蓄上升以及人口增长率上升对产出的影响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政府实行进口配额或征收关税减少进口(1)浮动汇率制度下,对产出以及汇率的影响(2)固定汇率制度下,对产出以及汇率的影响四、计算题 10 分有一个国家, 只生产两种产品香蕉和上衣貌似, 分别给出了2012 年和2013 年的产量和价格(1)计算 2012 年 2013 年名义 GDP(2)以 2012 年为基期,计算 2013 年实际 GDP(3)计算 2013 年通货膨胀率(4)如果 2013 年名义利率为 8%,计算实际利率金融学大纲解析第

5、五章商业银行第五节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考点 1: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为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商业银行资产遭受到损失 的可能性。商业银行的分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流动性风险:无足够的现金供客户提款或者贷款。指金融参与者自身现金流动性的变化或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一种因市场利率变化引起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业务使用的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 险。市场风险是指利率、汇率、股价或商品的价格变动而使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外汇风险购买力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投资风险信用风险:即贷款者不能按时偿还贷

6、款的可能性,也成为违约性风险。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存款者挤兑而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支付;另一种是贷款逾期不能归还,出 现呆帐、坏账,导致银行资产损失。操作风险指由于金融机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导致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 险。政策风险考点 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1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三原则介绍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主要包括: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最根本、最终的目标,也是三原则中的核心。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安全性是商业银行去的存款性的基础。2.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既有统一的一面,又

7、有矛盾的一面。一般说来,安 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有保障。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流 动性强,安全性好,盈利率一般较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流动性较差,风险较大。因此,银行在其 经营过程中,经常面临两难选择:为增强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就要把资金尽量投放在短期周转的资金 运用上。这就不能不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为了增加盈利,就要把资金投放于周转期较长但收益较高的 贷款和投资上。这就不可避免地给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安全性带来威胁。对此,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 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商业银行应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流动性,提高安全性。考点 3:商业银行

8、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为实现经营原则的资产一负债管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 合管理的演变过程。1.资产管理理论(1)观点:商业银行在负债处于被动的前提下,通过主动调整其资产结构,在现金、证券、货币等各种资 产持有形式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来协调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2)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其不可预期的提取存款的流动性需要, 商业银行应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和商业性贷款。第二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于本世纪初提出,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 将其相当一部

9、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在保证一定 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盈利。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产生于 40 年代末,认为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收入, 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它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 重新协调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从而使商业银行跳出短期性的局限,开始向长期性经济活动大量渗透, 促进资产业务的多样化。上述几个阶段,是以对资产流动性的不同理解,来扩大银行资产业务规模和范围,目的是在保证必要的流 动性水平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

10、盈利水平。但因影响流动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又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2.负债管理理论(1)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 需要拓展资金来源,以取得更多的资金。(2)观点: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因 此,银行无需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所以,负债管理的核 心是:银行主动以借入资金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3)评价: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商业银行主动以负债去适应或支持资产,从而 进一步扩大了商业

11、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的缺陷:a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b因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c由于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而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1)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导致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利率 上升,银行融资成本提高。银行一方面需要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防风险的能力,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取 得收益。(2)观点:该理论认为应该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达到 合理搭配,尽可能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均衡,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各校相关真题【人大 2012 年选择第 18

12、 题】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还贷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是_。A国家风险B信用风险C利率风险D汇率风险答案:B解析: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可以大致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策 风险,此外还有道德风险。题中 A、C、D 属于宏观层面上的风险。【人大 2012 年判断第 9 题】承兑业务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答案:错误解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及承诺类中间 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交易类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中财 2011 年选择第 8 题】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

13、资产管理理论是 ()A.可转换莅临B.预期收入理论C.真实票据理论D.可贷资金理论答案:C解析: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其不可预期的提取存款的流动性需要,商业 银行应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和商业性贷款。【中财论述第 2 题】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管理方法。答案: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其经营对象 有别于普通的商品是货币,高负债率、高风险性以及受到严格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原则不能是单一 的,而是几个方面的统一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按照三性的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主要分为 三类:

14、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 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 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理论认 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它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 的短期自偿性贷款;转换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 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

15、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 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预期收 入理论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 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在考虑是否发放贷款 时考虑。归总起来,资产管理应该:首先,在满足流动性的要求下,流图使现金资产降到最低限度,建立分层次的 现金准备,将部分储备以高品质债券的形式持有,获得部分收益;其次,贷款对象选择上遵循“6C”准则 (character、capital、capac

16、ity、collateral、condition、continuity);再次,在不损失专业优势的 情况下,尽可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风险(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 目的。强调商业银行并非只能被动的吸收存款,还可以通过主动负债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资产总额与流动 性。首先,在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其次,通过融资方式的创新规避管制降低资金的成本。(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 法。它主要是应用经济模型来综合协调与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所用的经济模型主要是融资缺口模型 (Funding Gap Model)和持续期缺口模型(Duration Gap Model)。 融资缺口模型是指银行根据对利率 波动趋势的预测,主动利用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组合技术,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缺口策略以获取更高 的收益。持续期缺口模型是指银行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