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48534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原山区公路环保引发的思考【摘 要】望谟县地处黔西南山岭重丘区,是国家级贫困县。望谟县公路管理部门在公路绿化中,立足本土、科学设计、精心养护,逐渐形成符合山区特色的绿化模式,最终达到美化公路视觉环境、提高公路生态质量的良好效果。公路绿化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尤其是山区公路绿化形式简单、模式单一,从可持续发展和观赏、环保角度出发,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山区公路“畅、洁、绿、美、舒”的需要。本文对山区公路环保工作作一探讨。 【关键词】高原山区 公路环保 思考 一、望谟县概况 望谟县位于省境西部,自治州南部,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面积 3 005.5平方公里,人口 23.7 万,有布依、苗

2、、汉等民族,以布依族为多,少数民族人口占78.2%。辖 8 个镇 7 个乡 1 个民族乡。地处黔西南山原丘陵东部,黔南山地西部,北高南低。年均温度 19,年均降水量 1 250.6 毫米。境内有贵(阳)望(谟)、望(谟)册(亨)、望(谟)罗(甸)等公路。目前,望谟县申报道路建设项目 42 条近 500 公里,已完成 6 条通乡油路的外业设计,落实县城至打劫坳至桑郎的油路建设项目和县城至乐元、马岭岗至昂武打乐油路建设工程。 近年来,望谟县紧紧围绕“三个服务”,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通过争取农村公路通达项目、通县沥青路、以奖代补等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公路状况。20

3、08 年,望谟县共新改建农村公路通达工程 304.7公里,完成投资 1803.7 万元。2009 年,望谟县计划完成通村公路建设 300 公里以上,通村公路率达 85%以上,彻底解决全县断头路、回头路的交通“瓶颈”制约。 2如今,望谟县境内的公路比 10 年前好多了,全部成了柏油路;景观得到改善,在每一处弯道上,还设置了警戒牌,提醒司机谨慎驾驶,让人感到一种浓浓的暖意。由于当地居民多数使用煤气和液化气,烧柴的比过去少了很多,公路沿途的植被生长茂盛,让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交通的发展,大大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更方便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不但村与村之间修起了乡村公路,而且周边的册亨、贞丰、罗甸、紫

4、云等县市均有公路与望谟县城相 连,来往十分方便。但是,公路环保、景观的科学设置和管理还有待加强和改善。 二、县境公路绿化现状 1.山区公路传统绿化观赏性差。山区绿化囿于传统的经济型,长期以杨树、梧桐树等杂树为主,道路两侧行道树品种单一、形式呆板,缺少明显的层次感与艺术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公路“绿、美、舒”的要求。 2.山区一般都自然条件差、冬季较长、覆土浅薄,而且具有干旱缺水的特点,山区公路所特有的地域气候不适应多数植物的自然生长。 3.山区公路两侧绿化范围不具备植物生长的必需环境。具有渗水功能的材质在保护路基不受水分侵蚀的同时也不利于植物生长水分的保持。土质浅薄、绿化母地资源少,缺乏理想的植

5、物生长土地环境。 三、山区公路绿化的主要方面 1.创新模式,要处理好三个结合 (1)本土植物与引进品种的结合实践证明,本土植物经科学筛选、合理引导后投入公路绿化可收到更为经济、明显的效果。引进植物品种与本土植物相搭配可以实现公路绿化“多样、活泼、美观”。在贵(阳)望(谟)公路绿化中,引进生长迅速、3根系发达、抗旱、耐瘠、适应性好,长成后具有观赏性的树品,与当地树种植相映成趣,具有明显的视觉效果,以适应旅游观光发展的需要。 (2)经济型和观赏型的结合,目前应大量栽植的观赏性、经济型等树种,因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与实用价值,成为公路部门绿化的主要树种,美中不足的是,大量栽植这些树种,山区绿化品种单

6、调、形式呆板的状况就不能得到改观,不能适应现代公路绿化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松柏、百日红、紫叶李、碧桃等观赏性树种被逐渐引入到公路绿化中,与杨树等搭配种植,实现“花园式景观公路”,从而提升公路绿化档次。 (3)平面化和立体化的结合山区公路起伏跌宕,高坡、低谷较多。在实施公路绿化时,要本着“见缝插绿”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将公路绿化分为“上、中、下”三层。一般路段以公路边坡脚种植乔木为好;路肩及绿化平台、边坡种植紫穗槐、刺槐等灌木;在灌木层与路肩之间点缀草花则。挖方路段则在边坡脚栽植攀延茎类植物,如爬山虎,实现路堑边坡绿色覆盖,边坡脚绿化平台点种草花或其他适宜植物。借势造绿、平纵结合,实现绿化长廊式生态

7、环保公路。 2.苗木栽植管护实用方法 (1)优化母地。以积肥沃土、保栽保活为目的,对绿化母地进行土质改良。在实践中采用冬季规划、备坑、换填新土并沃化的方法,效果显著。对春季开展绿化的地段提前备坑,树坑要尽量大于苗木实际占位,并对出坑土进行换填。对客土进行增施肥料、沃化,是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 (2)优选苗木。苗木规格要相应大一些,一般乔木胸径 5-8 厘米以上,不仅栽植效果即栽即现,而且对山区环境适应性较强。苗木裸根要选根系完好的,以保证根系功能。对于不能及时入土栽植的苗木,要保持水分供应,裸根植物可在栽植前用4清水浸泡,使苗木充分吸足水分,浸泡时间在 3-5 天之间,以保持植株水分,提高成活

8、率。 (3)合理浇灌。新栽植的路树,应在定植后的半月内浇 2-3 遍水,使原有根系逐步恢复生理机能,并发展新根,保证成活。春初土壤解冻,树木发芽前,浇一次“解冻水”,避免出现“梢条”现象,保证树木发育需要。浇水后要用土封培,呈虚松状态,对新株基部起到良好作用,并保证植株根部呼吸。 (4)施肥、防虫。新植期,在行道树根系伸及范围内,适时、适量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加速树木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其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施肥时应注意与浇水结合进行。 对于苗木病虫害防治,除每年春秋两季在树干距地面 1-1.5 米处涂刷稀石灰浆、石灰硫磺浆或粘土硫磺浆,以防菌染腐烂,增加路树美观外,对于常青类灌木,还应根据当地气候及栽植品种,掌握其易发虫病害周期并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消灭越冬虫卵、蛹,烧毁落叶虫婴、虫茧,及时消除衰弱木、病虫木,防止病害蔓延。 四、结语 贵(阳)望(谟)、望(谟)册(亨)、望(谟)罗(甸)公路应选择杨树、桧柏、紫叶李、百日红、碧桃、紫穗槐、刺槐等几种树种搭配,分段分层次栽植,在自然植被和适时草花映衬下,达到了“外乔、中灌、内花草”的立体化、景观化的良好效果,从而形成适宜的山区公路绿化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