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642760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提纲全(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系统的级别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 、木星、土星(巨 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 之间 3、地球的特殊性:已知的宇宙中唯 一有生物的星球,其原因是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 15 度) 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3、太阳辐射能

2、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大气环流、地表某些物质运动等赖以发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源泉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5、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活动周期为 11 年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 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和两极的极光 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对比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除两极点外, 都是

3、15/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 1/2大约 1/天大约 30km/s公转自西向东 逆时针一个恒星年 一个回归年规律:近日点(1 月初)较快,远日点(7 月初)较慢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 0 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 90 度。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顺 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3、时间计算:东加西减。 (加减) 地方时:经度每相差 1 度,时间相差 4min 。 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经度每隔 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

4、划分为 24 个时区。 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 相邻时区相差 1 小时。 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赤道不偏。 5、黄赤交角为 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 6634, 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自转或公转)运动。 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 的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 年最小值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 减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 大值;北半球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

5、全年最小值由赤道向南北两侧 递减 赤道地区正午 太阳高度达到全年 最大值昼夜长短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全球昼夜等长出现极昼范围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昼全球昼夜等长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 气候划分:3、4、5 月为春季、6、7、8 月为夏季、9、10、11 月为秋季、12、1、2 月为冬季 9、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 变化 趋势关系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时间太阳直射点方 向北半球南半球12 月 22 日 至 6 月 22 日向北移动昼渐长,夜渐短,6 月 22 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昼渐短,夜渐

6、长,6 月 22 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节气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点春分3 月 21 日赤 道向北B 夏至6 月 22 日北回归线向南C 秋分9 月 23 日赤 道向南A 冬至12 月 22 日南回归线向北D26 月 22 日至 12 月 22 日向南移动昼渐短,夜渐长,12 月 22 日 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昼渐长,夜渐短,12 月 22 日 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3 月 21 日 9 月 23 日全球昼夜平分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地球圈层结构 内部圈层:位于地表以下,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2、岩石圈:包括地壳全部、

7、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上地幔顶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二、地表形态的变化三、大气受热过程 1、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2、与大气的保温作用有关的现象现象成因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多云时云层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夜晚多云时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散失热量少人造烟雾的防冻效果可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面温度晚秋或寒秋,霜冻出现在晴朗夜 晚 及“十雾九晴”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低,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 象吸收作用: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

8、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3、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大气风向是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 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大气风向是摩擦力、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剃度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斜交 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大气环流:使高低纬度之间海路分布之间的水分和热量 得到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 全球共有 7 个气压带,6 个风带,其中有 3 个低气压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 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北半球,大致是夏季(7 月)北 移

9、,冬季(1 月)南移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切割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切割 副极地低气压带,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5、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南亚季风:风向: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季节岩浆岩浆岩浆岩岩浆岩冷凝冷凝重熔重熔沉积岩沉积岩风风化化侵侵蚀蚀搬搬运运堆堆积积重熔重熔 变质岩变质岩变质作变质作用用风化风化 侵蚀侵蚀 搬运搬运 堆积堆积熔熔重重用用变变 质质 作作3移动 6、大气环

10、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热带雨 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盛行上升气流赤道附近全年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 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南北纬 3040 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 气候西风带控制纬度 4060 之间的大陆 西岸终年温和湿润四、天气系统 1、锋面锋面概念图示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实例冷锋冷气团 主动向 暖气团 进攻温暖晴朗阴天、下雨、 刮风、降温天 气气压升高、 气温骤降、 天气转晴北方夏季的暴雨, 冬春季节的大风、 沙暴、寒潮暖锋暖气团 主动向 冷气团 进攻低温晴朗连续性降雨, 降水在锋前气压下降、 气温上升、 天气转晴准静 止峰阴雨连绵

11、江淮地区的梅雨 季节;冬半年贵 阳多阴雨冷湿天 气2、气压系统中心气压垂直方向水平运动方向天气状况气旋低气压上升北逆南顺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气压下降北顺南逆天气晴朗五、水循环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的联系,同时进行物质迁徙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过程延续,使人类赖 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水循环还能塑造地表形态 六、洋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大气圈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

12、成为现代大气)水圈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岩石圈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4三、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滑坡、泥石流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山区)坡度大;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破碎;气候(降水) ;植被状态。 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工程建设 关注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13、。 减轻灾害的措施:建立地震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监测预报)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工程 措施) ;积极开展 防灾、 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 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非工程措施) 。 2、洪涝灾害的原因(从收支方面思考) 自然原因:降水(降水强度大,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丰沛导致河流水量大);地形地势(地势 低洼,排水不畅);水系特点;区域内的地形状况等。 人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坏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围湖造田;抗灾能力弱 3、干旱灾害的原因 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自然原因:降水和蒸发的时空变化、气候异常等导致河流水量少及变

14、化大; 人为原因:人口、经济(农业、工业等)需水量大;污染;浪费(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西北气候干旱、异常,人口压力大,人类活动不合理,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干旱治理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思考。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规范法律法规;提高水价 4、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 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伏旱:副高) 5、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降水状况;地表

15、植被;土质特点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等 (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植被破坏,土质疏松,呈直立性) 6、土壤次生盐碱化 分布: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产生原因:自然灾害频繁;旱灾;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 7、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 产生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 导致问题:地面沉陷,建筑物塌陷,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 一、人口增长模式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 60 亿人口日” (1999/10/12) ;中国 13

16、 亿人口(2005/1/6)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时 期人口变化特点原 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 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 低 4、20 世纪以来特别过去 100 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过去 100 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 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