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42048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观四百论讲记 1前面已经学习了以证悟甚深空性来对治烦恼的巨大意义,接下来要学习的是进入空性道的次第。戊二、明入彼道之次第分三:一、明入甚深义道之次第;二、明失坏道次第之过患;三、以彼理明权实二教之大义。在这一科里,圣天菩萨阐明进入甚深空性道的次第。首先阐明修行甚深空性道的次第;其次阐明违反空性道次第的过患;最后以甚深空性道次第之理,来阐明权实二教的巨大意义。己一、明入甚深义道之次第分三:一、教诫入殊胜道甚深义;二、明入彼道之次第;三、最胜深道断证之体性。圣天菩萨在这一科从三个方面来阐明修甚深空性道的次第。首先是教诫修行者应该修行殊胜的空性之道;其次阐明修行空性道的次第;最后阐明最殊胜的空性甚

2、深道的断证体性。庚一、教诫入殊胜道甚深义设问:既然要证得大涅槃必须依靠空性法,那导师佛陀为什么还要说布施等法呢?答:为为下下根根说说施施,为为中中根根说说戒戒,为为上上说说寂寂灭灭,常常应应修修上上者者。颂文直解在三种福业中,如来为还没有成熟戒性、修性根器的下根者说布施;为已住于布施,但未入修的中根者说戒;为已住于布施与戒的上根者说修寂灭分别的空性道。因此,2 中观四百论讲记应当恒时作上根的修行。释义虽然甚深空性法是佛法的心要,但是根器不够的人,修较高的法,不能直接相应,因此佛陀就说了三种福业事:施性福业事、戒性福业事、修性福业事。通过布施,可以获得很多财富;通过持戒,能转生人天;而由修空性可

3、以胜伏而断尽烦恼,并将证得涅槃。因为修性根器没有成熟,所以对于中下根器者,布施、持戒等世俗修法是必要的,但是他们同时也要 “常应修上者” ,因为只有胜义的空性法,才是寂灭分别的出世修法,因此要争取能尽快成熟修性,修胜义空性法。一个学修佛法的人,就应该经常这样问自己: “为什么我的心还不能获得解脱?为什么我的心与胜义空性法还不相应呢?”那么空性道的次第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圣天菩萨就来讲这个问题。庚二、明入彼道之次第先先遮遮遣遣非非福福,中中应应遣遣除除我我,后后遮遮一一切切见见,知知此此为为智智者者。颂文直解三士道的次第是这样的:首先是入共下士道,遣除非福的不善;中间是入共中士道,对于坏聚之五蕴遣

4、除我执;最后是入上士道,遣除一切边执戏论之见,证悟一切法的无我空性。了知这样的次第的人,即是通达圣教的智者。中观四百论讲记 3释义众生的根机各不相同,所以应该按不同的方便进行引导。对尚未成熟的根器,说甚深的空性法,他非但不会证悟,而且还会产生邪见。首先应该学修的,是容易了达的因果法门,来遣除修行者相续中的非福罪业。因为这个非福罪业是一切见得到与见不到的百千种过患的因,所以要首先学修。中间对于五蕴、十八界、十二生处作各种观察,了知人我不可得,从而断除我执。如 入中论中说:“我非是色色非我,色中无我我无色,当知四相通诸蕴,是为二十种我见。 ”意思是说,在色受想行识诸蕴上各具四种萨迦耶见之相。以分析

5、色蕴为例: “我非是色” ,意思是蕴不属于我;“色非我” ,意思是蕴并非与我一体; “色中无我” ,意思是我不是依于五蕴; “我无色” ,意思是蕴并非依于我。这四相观察,也同样可以在其他的四蕴上依次类推,总共来断除二十种我见。最后为了断除法我执,以自性空的方式,遮除了一切的戏论边见。通达这样的次第法门的人,就是通达了佛法的智者。那么空性道的体性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圣天菩萨来继续分析。庚三、最胜深道断证之体性分二:一、证德圆见法无我之理;二、断德断所知障之理。圣天菩萨从证德与断德两个方面,来分析最殊胜的甚4 中观四百论讲记深空性道的体性。辛一、证德圆见法无我之理甚深空性最后证得的是什么呢?就是圆满

6、见到了诸法无我。设问:前面说“后遮一切见” ,即如果有一个法的执著还未断除,就不能证得涅槃,但问题是法的数量那么多,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以及有情世间的十法界,数量都是无限的。如果都要一个个的去断除执著,这怎么可能断除得了,这样怎么能证得究竟的涅槃呢?答:说说一一法法见见者者,即即一一切切见见者者,以以一一法法空空性性,即即一一切切空空性性。颂文直解经中说:见到一个法的空性,即已见到了一切法的空性,因为一法的空性,即是一切法的空性。释义从真胜义而言,有法世俗与法性胜义毫无差别,是完全一味、不二的。所以只要以出世间大乘的智慧见到任何一法的法性,即是见到了一切法的法性。如 三摩地王经中说:

7、“以一知一切,以一见一切。 ”即了知了一个法的空性,即了知了一切法的空性;见到了一个法的空性,即见到了一切法的空性。 现观庄严论中也说:“法界无差别 ,种性不应异。 ”意思是法界无差别之故,种性也不应该有三乘的差别,而应该是一乘。又 宝性论中中观四百论讲记 5也说:“真如无差别。 ”即在真如之中,万法是根本没有任何差别的。偈颂中前两句是从有境方面来讲的。从有境来说,见到色等一法的空性,即见到了一切所知法的空性。就像只要喝了一口海水,就已经知道了整个汪洋大海的海水的味道;只要吃了一块糖,所有糖的甜味就都知道了一样。偈颂的后两句,是从境的方面来讲的。从境来说,任何一个蕴、界、处的空性,即是一切蕴、

8、界、处的空性。具体来说,五蕴中色蕴的空性,即是受、想、行、识四蕴的空性;十八界中眼根界的空性,即是其他十七界的空性;十二生处中眼处的空性,即是其他十一处的空性。如入中论云:“如器有异空无别,诸法虽别性无差,是故正知同一味。 ”意思是,瓶盘等器皿,虽有大小方圆等的差异,但是遍于一切器皿的虚空则毫无差别。如是从因缘中产生的色、声等诸法的现分,虽有千差万别,但是其本性则是一味无别的。所以,山河大地等有法的数量再多,只要彻底证悟了其中一个法的空性,就已经彻底证悟了一切法的空性,而不再需要分头一个个去证悟了。这正如大乘的了义经论中阐述的那样,以无现的根本慧定,已照见一切诸法离边大空性的实相。知道了甚深空

9、性道所证到的境界,下面来看甚深空性道断除的是什么?辛二、断德断所知障之理烦恼障是大小乘修法的共同所断,那么大乘甚深空性6 中观四百论讲记道不共的所断就是所知障。设问:既然一切法都是空的,对于一切法的爱著都需要断除,那么世尊为什么还对积累福德资粮作赞叹呢?答:为为乐乐天天趣趣者者,如如来来说说爱爱法法,为为求求解解脱脱者者,呵呵彼彼况况余余事事。难词释义爱法:即爱著人天善法。颂文直解为那些欲求人天善趣的人,如来说要爱著善法。如经中说:“当作诸福德,未作者将苦,已作福德者,此后世将喜。 ”然而,对于希求殊胜解脱果位的人,如来却呵斥他们对人天善法的爱著,那更何况是对其余的非福业呢?释义众生在解脱的根

10、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导师佛陀就相应地传授人天善法,使这些众生在现前能免离三恶道的痛苦。但是人天的有漏安乐仍然在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摄持之下,如果不断除这二障,就不可能成就佛果,所以对于根机已经成熟的人,佛陀就传授了要断除从三轮实执,直到能所二相的微细习气之间的一切粗粗细细的障碍。如 现观庄严论中说:“执佛等微细。 ”就是说,最后连对佛果的希求心也要断除,那更何况是对其他法的爱著了。金刚经中也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中观四百论讲记 7何况非法。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也说:“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

11、。 ”意思是说,倘若对清净的戒律以我执或者三轮执著去受持,则相对圣者菩萨来说已经不清净了,因此应当在三轮之中,对有、无二边之心与行为全都远离,这样的戒律才是最清净的,才是出世间的戒波罗蜜多。大家现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对脱离轮回感兴趣?是否真的对为救度法界众生而成佛感兴趣?如果兴趣还不强,那么应该再好好地去思惟前面的内容;如果真的有兴趣,那么就要知道,对于一个求解脱和成佛的人来说,佛对人天善法的爱著是呵斥的,而不是赞叹的,因为这一点也不究竟,纯粹是有漏法,绝对沾染了烦恼,跟烦恼挂上钩怎么能解脱呢?因此至少必须培养出出离心,因为在生起出离心之前,追求世间的幸福,所作的即使是善法,也都是导师

12、佛陀所不欢喜、所呵斥的,更何况是无记和恶法呢?这以上阐明了甚深空性道的次第,那么如果不遵循这样的道次第,会有什么后果呢?己二、明失坏道次第之过患求求福福者者随随时时,非非皆皆说说空空性性,良良药药不不对对症症,岂岂非非反反成成毒毒。颂文直解对于求福之人,不能不加观察地在任何时候都宣说甚深的空性。就像不知道病人的病因,就胡乱地将不对症的8 中观四百论讲记药给了病人,这些药不是反而变成毒了吗?释义求福之人,因为心里真正贪求的只是人天的快乐,特别想在五欲六尘的享受中过一辈子,所以他们对究竟的空性法没有兴趣,也没有理解的智力。这样的人,听到佛说的甚深空性法门,要么没有恭敬心而舍弃,要么将一切无有理解成

13、了断灭的邪见,而堕入三恶趣。就像药虽好,但是不对症的话,也会加重病情,甚至导致送了命。所以对于心相续未成熟、善根浅薄者,最初不能说胜义空性,否则就失坏了道次第,反而带来危害。在法华会上,尊者舍利弗祈请佛陀宣讲第一稀有难解之法,当时就有五千弟子退席了。 法华经中是这样说的:“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退呢?经中接着解释说: “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为什么世尊又会默然而不制止呢?经中接着说到:“尔时佛告舍利弗: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贞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

14、佳矣。 ” 对于这样心相续暂时还没有成熟的人,佛就说 “退亦佳已” 。让他们首先修学中下根机法,等到根机逐渐成熟,再教他们上根的法门。那么为什么对于心相续暂时还没有成熟的人,不能讲中观四百论讲记 9甚深的空性呢?下面圣天菩萨来讲这个原因。如如对对蔑蔑栗栗车车,余余言言不不能能摄摄,世世间间未未通通达达,不不能能摄摄世世间间。难词释义蔑栗车:是指具有邪见的边地人。世间:第一个世间是指世间名言的法;第二个世间是指世间人。颂文直解譬如对于不懂任何其他语言的边地人,除了他们自己的语言之外,难以用其他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同样地,在世间人对世间名言的法尚未通达时,就直接为他们讲胜义空性,也是无法摄受他们的。

15、释义对于一个只懂得当地方言的人,你不管是用英语、汉语、藏语等等语言去给他讲法,他根本就听不懂。同样地,世间人尚未通达世间名言法的安立,他们尚处在中下的根机,如果直接给他们讲胜义空性,甚至讲如来藏的光明,他们也会如聋如盲,难以理解。那么要通达的世间名言的法是什么呢?是不是生物、化学、电子等各种世间学问呢?这当然不是,而是人天乘的三世因果等正见,以及从世间各种显现中,来发现它们缘起的道理。因为认识到了缘起,才能认识到世间这些显现是如幻如化的,而如幻如化是没有人我与法我的自性的,这样就能接受一切法的胜义空性。而不通达缘起,就不可10 中观四百论讲记能通达空性。比如十二缘起支法门,就是通过对各个缘起支

16、进行逆次第的观察和修行,而获得解脱。又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颂中,宣说了菩萨应该修习蕴、界、处等的十善巧,来断除执一性、执因性、执受者性等的十种我见。本论的前八品是“明方便名言真实性修习之瑜伽次第 ” ,目的也是引导修行者如实通达世间名言真实性的缘起,成熟根机,之后再修习后八品的 “明方便生胜义之真实性修习之瑜伽” 。简而言之,只有通达了缘起,才能通达空性。入中论中也说:“由名言谛为方便,胜义谛是方便生。 ”意思是,胜义谛虽一切法无自性,但是要由世俗谛名言为方便,才能通达方便所生之果的胜义谛。如果世间人没有通达缘起,就给他们传授甚深空性,那就失坏了道次第,这样就无法摄受他们,无法引导他们获得解脱。根据上面讲的甚深空性道次第的道理,圣天菩萨接下来进一步阐述权实二教的巨大意义。己三、以彼理明权实二教之大义有有无无及及二二俱俱,亦亦说说二二俱俱非非,由由病病增增上上故故,宁宁非非皆皆成成药药。难词释义增上:这里是力的意思。颂文直解因此,世尊以方便摄受世间众生。首先转了初转的四谛,为了对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