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637873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文化基础讲义(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章章 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 1.1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 信息及信息科学信息及信息科学 1.1.2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1.1.1 信息及信息科学信息及信息科学 信息是现代生活中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但至今对信息这个概念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到目 前为止,关于信息的不同定义已超过百种,有人统计,仅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对信息的解 释就有近 40 种。 对于信息的定义,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人们已经认识到,信息是一种宝贵的资 源,信息、材料(物质)和能源(能量)是组成社会物质文明的三大要素。 1.1.2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至今人类历史上已经发生了 4 次信息

2、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第二次信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第三次信息革命是电话、广播和电视的使用。 从 20 世纪中叶开始,第四次信息革命已经到来。这就是当代的电子计算机与通信相融合的信 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使用信息资源的技术体系,它以 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2 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发展历程 1.2.1 早期的计算装置早期的计算装置 1.2.2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2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电子管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摩尔定理 3软件的发展软

3、件的发展 1.2.3 微型计算机诞生与发展微型计算机诞生与发展 1.2.3 微型计算机诞生与发展 1.2.4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中国计算机的发展 国内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与国际发展的阶段类似,也经历了小型 机、大型机、超级计算机和高性能计算机时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曙光系列、银河系列和神 威系列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早期的中国第一台小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 103 机,大型系统 104 机、107 机、第一台晶 体管计算机 109 乙机、109 丙机、自行设计的大型系统 119 机,到 757 向量机、KJ8920 用于石 油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的大型数据处理系统,都

4、是为科学计算服务的系统; 从 90 年代的曙光一号 SMP 系统、曙光 1000 MPP 系统、曙光 2000-、曙光 2000-超级服 务器,到曙光 3000 系统, 1.3 计算机未来计算机未来 1.3.1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3.2 未来新型计算机未来新型计算机 1光计算机 2生物计算机 3分子计算机 4量子计算机 1.4 计算机系统1.4.1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 1.4.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1运算器运算器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 算。2存储器存储器存储器(Memory Unit)

5、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 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3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器(Control Unit)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 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来向计算机输入各种原始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叫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从计算机输出各类数据的设备叫做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1.4.3 计算机软件系统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二进制代码,由操作码与操作数组成。指令系统:即一台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包括数据传送指令、数据

6、处理指令、程序控制指 令、输入、输出指令和其他指令。指令执行过程 1.4.2 指令和指令系统 指令执行过程 冯氏原理:人们预先编好程序,利用输入设备把程序输入内存,计算机在控制器控制下, 从内存中逐条取出程序交运算器执行。把结果回送入内存、或由输出设备输出。 执行步骤: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程序计数器加 1 1.4.3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美籍匈牙利 科学家冯诺依曼于 1946 年首先提出的。 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5 大部件组成 冯诺依曼理论要点 冯诺依曼结构框图 1.4.3 计算机

7、软件计算机软件 从狭义的角度上讲,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而从广义的角度上讲,还包括 手册、说明书和有关的资料。 通常把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 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软件有 (1)操作系统 (2)语言处理系统 (3)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 目前,在微机上常见的应用软件如下。 (1)文字处理软件 (2)信息管理软件(3)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4)实时控制软件 3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互相依存的两大部分,它们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一是硬件和软件互相依存,硬件是软件赖以工作的物质基础,

8、软件的正常工作是硬件发挥作 用的惟一途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配备完善的软件系统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发挥其硬件的各 种功能; 二是硬件和软件互为替代,有时无严格界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计算 机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软件来实现,因此,硬件与软件在一定意义上说没 有绝对严格的界面; 三是硬件和软件协同发展,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而软件的不断发展与 完善又促进硬件的更新,两者密切地交织发展,缺一不可。 1.5 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过程 1.5.1 信息的表示及采集信息的表示及采集 1数值和文字信息的表示及采集数值和文字信息的表示及采

9、集 (1)数值信息的表示 (2)文字信息的表示 (3)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4)数值和文字信息的采集 1.5.2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1. 二、八、十六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对任意一个二、八、十六进制数,均可按照前述 r 进制数的展开和式方便的转成相应的十进 制数 如:(1101.01) 2=1X23+1X22+0X21+1X20+0X2-1+1X2-2 1.5.2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2. 十进制数换为 r 进制数 (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 r 进制 规则:采用除以 r 取余数,直到商为零时结束。所得余数序列,先余为低位,后余为高位。 (2)十进制小数转换为 r 进制 规则:采用乘

10、以 r 取整数,直到余数为 0 时结束。所得整数序列,先整为高位,后整为低位。十进制整数转为二进制整数 十进制小数转成二进制小数 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多媒体信息多媒体信息 (1)声音和图像信息的表示 (2)信息采集图形图像的途径有:用软件创作,扫描仪扫描,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化仪输入,以及从屏幕、 动画和视频中捕捉等。声音的采集可以通过话筒、录音机等设备采集。 1.5.2 信息的组织信息的组织 1.5.3 信息的传输信息的传输1.5.4 信息的检索信息的检索

11、1.6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 1.6.1 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工程计算 科学与工程计算是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 。1.6.2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 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传输和处理的信息有文字、图形、声音和图像等各种信息。 1.6.3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可以概括成所有在 Internet 上进行的重要事务,包括行业之间的整合、行业内部供应 链上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企事业单位内部事务的业务活动,以及其他如教育、医疗、政府服 务等公众网上事务和活动,所有这些都在朝

12、向数字化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将从业务本身改 变传统企业的运作模式,改变整个企业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为网络化经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 案,成为企业重组的有力支持手段,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电子商务最典型的应用实例莫过于亚马逊(A)的奇迹。 1.6.4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使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通过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智能 行为:看、听、说和思维,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行为。当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开始真正有了 一个可以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在以后的岁月中,无数科学家为这个目标努力着。 1.6.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的计算、逻辑

13、判断等功能,帮助人们进行产品设计和工程技术 设计。 计算机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和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 Based Education,CBE)等系统。 计算机在辅助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典型应用实例就是汽车设计与制造。第第 2 章章 微机硬件系统微机硬件系统 2.1 微型系统微型系统 微机系统、微机和微处理器是 3 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是微机从全局到局部的 3 个

14、不同的层 次。 2.1.1 微机系统的构成微机系统的构成 微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除主机系统外,还包括了多种与 主机相连的必不可少的外部设备,如键盘、鼠标和显示器等。图 2-1 所示为微机硬件系统的示 意图。主机箱中除主机部分外,还包括电源、外存储器(如硬磁盘、光盘驱动器等)和各种外 设接口卡等。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属于外部设备。它们是微机正常工作必须配置的设备,所 以也称其为系统的基本配置。 硬件系统从总体上可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两部分。主机是安装在主控制箱中的物理实体,包括 微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和输入/输出接口,是整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外部设备通过输入/输出 接口及

15、外设总线与主机相连。 所谓软件,并不仅仅是一般概念中的程序,而是程序、要处理的数据及相关文档的总称。这里 的文档是指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各种图文资料。 软件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应用程序是位于操作系统之上、为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提供支持的软件平台。它包括如 下内容。各种语言和它们的汇编或解释、编译程序。 计算机的监控管理程序(Monitor) 、故障检测和诊断程序,以及调试程序(Debug) 。它们负责 监控和管理计算机资源,并为应用程序提供必要的调试环境。 功能子程序库。为便于用户使用,计算机中设置了各种标准的功能子程序,如键盘输入管理、 屏幕显示等。所有这些

16、子程序的总和就构成了程序库。 支撑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各种工具软件等。 微机的一般工作过程微机的一般工作过程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则是由一条条指令组成的。程序通过系统的输 入设备并在操作系统的统一控制下送入内存储器,然后由微处理器按照其在内存中的存放地址, 依次取出并执行,执行结再由输出设备送出。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按照其性能和价格的综合指标来分,分为巨 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机等。但这种分法不是绝对的,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 种类型的计算机的性能都在不断提高,今天一台微机的性能,甚至比过去一台大型机的性能还 高,而价格却要低很多。 计算机的另外一种分类方法称为 Flynn 分类法,它是根据在计算机中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