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3143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BenjaminFranklin(建平实验中学马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BenjaminBenjamin FranklinFranklin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建平实验中学 马樱【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牛津英语上海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Mass Media)第四课(Newspaper)中的一篇 More practiceBenjamin Franklin。本课是一篇人物传记,属于拓展类的阅读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富兰克林的生平,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授课对象为建平实验中学初二 3 班学生,本班为年级理科班,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知识面广。他们对英语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语音语调优美,在平时的学习中

2、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词汇量。经过近三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并敢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但语句语法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说明建立建立 Benjamin Franklin 网站网站Profile 网页网页Achievement s 网页网页Timeline 网页网页What makes a great man? 主页主页Guestbook 网页网页 寻读寻读 了解富兰克了解富兰克 林的简单信林的简单信 息息略读略读 了解发明物了解发明物 的功能及发的功能及发 明经历明经历综合综合 简要复述富简要复述富 兰克林大事兰克林大事 年表年表分析分析 讨论归纳富

3、讨论归纳富 兰克林成功兰克林成功 潜质潜质评价评价 交流交流“你眼你眼 中的富兰克中的富兰克 林林”2【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读出文中重点单词和短语(lightning conductor, bifocals, watertight bulkhead, be curious about),并了解其中文含义。2. 读懂文章,对富兰克林及其三项重要发明有初略了解,并能简单复述。3. 分析归纳富兰克林取得成功的因素。4. 尝试表述自己对富兰克林的评价。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听说活动,养成聆听习惯,体验学习过程。2.通过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略读、细读

4、、预测信息及推测生词含义的阅读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参与课堂,积极思维,获得成功体验。2.了解大发明家的成功因素。【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词汇处理活动一:词汇处理本课中的生词很多,但作为一篇泛读课,我认为无需精讲词汇。因此,在生词的处理中,我仅仅挑出了几个可能影响学生整体文章理解的词,如:富兰克林的三项发明 the lightning conductor(避雷针) 、the bifocals(双光眼镜) 、the watertight bulkhead(密封舱) ,以及 be curious about。这几个词确实有些难度,老师可以选择直接告诉学生中文。但

5、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是阅读中的一项重要策略。如果我们平时不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以及相应的训练,学生的这一能力是无法得到提升的。于是我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用文中的句子给这些发明物下定义。在细读课文后,学生们都找到了文中对这三项发明的介绍。He did invent the lightning conductor, which protects buildings and ships from damage caused by lightning. / He decided to invent a pair of glasses that would let him see b

6、oth near and far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 He developed a way to make them safer and more efficient by inventing watertight bulkheads. 从这三句话中,学生们能基本了解富兰克林的三项发明物究竟为何物。这一学习任务难3度稍有提升,但也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生完成情况良好。活动中,学生不仅对新单词有了更形象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感悟体验阅读策略我们可以根据定语从句来推测词义。活动二:语篇处理活动二:语篇处理如何对这么长一篇人物传记体裁文章进行泛读课教学?我认为应采

7、取整体理解的方式,培养学生语篇分析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并未带领学生逐句逐段学习文章,而是创设情境为富兰克林建网站,通过Profile,Achievements,Timeline 三个环节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此外,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解表层含义阶段(read in lines),更应引导学生进行上下文推理(read between lines)、产生个人观点或思想(read beyond lines)。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抛出了这一问题:“What makes a great man?” 学生们很快就在第一段中发现了答案, “He was naturally cur

8、ious about how things worked and was always searching for ways to make them better.” , “好奇心”促使富兰克林成功。在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之后,我继续鼓励学生再次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里分析、提炼,自己寻找富兰克林所具备的其他成功特质。这是一个参考性问题,开放型,没有固定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被接受。再次认真阅读课文、用心体会后,学生们纷纷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Bravery makes a great man.(During his life, he travelled

9、a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eight times.)” “Kindness makes a great man. (H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all the human beings.)” 学生们高质量的总结写了满满一黑板,大大出乎意料!最后,我还让学生在 Guestbook 中留言,发表自己在读了富兰克林传记后的感受。由于时间紧张,这一环节有些仓促。但从个别学生的回答中“I cant only use one word to express my love to Benjamin Franklin.” ,我还是读到了他们在阅读后沉淀

10、下的思考。个人认为,这些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有意义。它能诱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训练,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4【总结总结】第一次在公开课中选用 More Practice,拓展类的阅读教学,这对我来说其实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听课教师的反馈评价来看,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本堂课也有值得继续改善的地方。第一、课堂节奏的把握需加强,对文章表层含义的理解可处理更快些,否则学生无充足时间表述自己的观点。第二、Timeline 环节的教师指令可能并不明确,学生未用文中信息复述,且参与面窄,若改成每组每人用一两句话复述一事例,可降低任务难度且扩大参与面。第三、学生第一次接触人物传记,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总结该类文本特点。总之,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课堂的实施再到课后反思,这节课给了我许多启示。我深深地感受到课前研读教材、研究教法的重要性。我将继续不断探索与实践,力求带给学生更精彩的英语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