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8193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0902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月考检测试题本试卷总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选择题和简答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作文纸 上。在装订线内写清班级、姓名、考号,在试卷右下角写上座位号。选考题在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在答题前仔细阅读相关要求。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卷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这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 庄子学派。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老子与庄子都从未自称为“道家” ,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 家自称为墨。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孔子、子思、曾子、子夏、

2、孟子、荀子均有传承关系, 墨家有巨子相袭制度。儒墨两家,系统清楚,号称显学。汉代司马谈论大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 名称,反映了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趋势。汉初道家是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 家思想而创立的新体系。老子、庄子是阴阳、名、法出现以前的人。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形成于东汉末年,方术、巫术是它的前身。神仙方术信仰由来已久,古代 巫、史、祝、卜是与神打交道的专家,他们处在国家的领导层。民间巫术用符水治病,借卜筮占吉凶。 战国以后,神仙方士宣传吃不死之药可以长生,投合上层贵族要求长期享乐的欲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广 大群众缺医少药,方士们用符水治病,驱鬼祭神,在下层群众中

3、也得到推广,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到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生困苦,才出现了太平经 。此书成书时间约在东汉安帝、顺帝统治时期,此 书为集体创作,书成于于吉、宫崇等人之手。道教建立后,沿着两条路线传播。上层路线与历代朝廷、官方相配合,可以称为正统的官方道教。还 有在社会下层广大群众中传播的道教,它与民间巫术、符咒结合得比较紧。农民起义往往利用道教这个 组织形式。黄巾起义就是第一次道教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例子。宋代的方腊,清末的义和团也属这一类。 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与佛教之间长期互相争辩,属于官方道教。从北宋开始编辑道教全集 道藏多达七千多卷。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如民间与官

4、方的道教都很重视符咒、 炼丹、气功等。佛教到后期,大乘兴起,崇拜的偶像越来越多,引出了许多佛,不止释迦牟尼一位。道 教到了南北朝时,神也越来越多,有等级品位,老子这个形象也被塑造得更加神秘,演变成“太上老君”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情况不同。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 宗教性的。老子哲学讲无为、清静、合一,与道教的宗教修养有关,但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与道教毕 竟有所不同。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那是很晚的事了。东汉末年,汉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 老子五千文。念老子的也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 经 ,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

5、庞杂,没有多少老子的思想。 1、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老子庄子为道家时所用依据的一项是( )A、 “道家”名称是汉代司马谈在论大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的。B、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系统清楚,号称显学。C、孔子、子思、曾子等自称儒家,墨子等自称为墨家,老子、庄子从未自称为“道家” 。D、老子与庄子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 2、对原文有关老子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末年,老子的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B、官方道教与民间道教都很重视理论研究、典籍著作、教义发挥,并不是绝对对立的。C、南北朝时,老子演变成“太上老君” ,是受佛教

6、大乘兴起的影响。D、 老子不是宗教性的著作,东汉末年,汉中张鲁开始把它奉为道教典籍。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一样,都是随着宗教的发展而从人变成神的。B、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是因为其哲学思想为道教的宗教修养提供了理论基础。C、黄巾起义、方腊起义、义和团,都是以太平经为指导思想的农民起义。D、道家的出现,是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发展的结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一)文言文阅读(17 分)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蔡泽乃西入秦。将见昭王, 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

7、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 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 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 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 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 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

8、戮辱而身全者, 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 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 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 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 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 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要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注:釜鬲:行厨炊具 三

9、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学干诸侯 求托、请托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使窘迫、困窘C.及见之,又倨 傲慢、放肆D 昭王新说蔡泽 学说 5.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组是( )之韩、魏、遇夺釜鬲于途使人宣言以感怒范雎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乃谢病归相印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A. B. C. D. 6.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雎心里不快,除了蔡泽仅行长揖之礼而不下拜的倨傲之外,最主要的是蔡泽的到来对他构成了威胁。B.范雎评说商鞅、吴起、大夫种的一席话,并不一定就代表范雎对三人的真实看法,范

10、雎这样说,更多 的是为了堵住蔡泽的嘴,使其理屈词穷。C.太史公认为,蔡泽之所以能够“垂功于天下”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困于赵而被逐,到韩魏又失 釜鬲之后能够激励自奋。D.太史公引用韩非“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的话,是为了说明建立功业要有凭借和条件的道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1)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4 分)(2)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3 分) 8、课内文言文翻译(5 分)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11、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所作。(1)“别后有谁来”中,苏轼作“别”的是什么地方?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4 分)(2)“一犁春雨”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三)古诗文默写 (5 分) 10、默写填空:(1)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2)千岩万转路不定,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 ,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4)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乙 选考卷请考生在三、四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 的小题。

12、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必须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号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免 费 的 午 餐 刘心武父亲在世时,曾向我讲述过他年轻时所获得过的一次免费午餐。那是 20 世纪 20 年代初,父亲才十七八岁,因为祖父远行,而后祖母对他极为吝啬,所以他离开了家 庭,一个人在社会上闯荡。那时他的维生手段之一,是代人投考名牌大学,他也实在是有应考的才能与 气数,竟每回都能高中。但是他从那些私雇他冒考的少爷手里,每回也得不到几个钱,用不上多久便又 一筹莫展。父亲本人何尝不想进入名牌大学,但纵使他让自己考取了头一名,也没钱缴纳学费。就算学 校爱才如

13、渴,准许他减免学费,他也无法应付食宿等方面的开支,而勤工俭学,路子也不是那么好找;惟 一的办法,便是设法贷到一笔款,毕业后尽早归还。谁能贷给他款呢?想来想去,有这种实力并可能情愿 的,应在祖父所交往的伯叔辈中。父亲在那一年的夏天为自己去应考,以优异成绩被协和医学院放榜录 取,这令他万分兴奋,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是祖父对他的期望也是他自己的夙愿,于是筹措入学读 书的费用便成了当务之急。他经过一番盘算,决定向自己的一位老友求助,该人当时在社会上已享有很 大的名气,经济状况极佳,并且从小看着他长大。父亲找到了那位名人,住在一所很堂皇的四合院里。 该人见了父亲,不待父亲发话,便感慨万端地说了很多同情

14、的话。父亲听了非常感动,原来这位伯伯很 了解情况,并关爱着自己,于是便倾诉起自己的具体窘境和祈盼来。名人没听完便有电话打来,一连接 听打出了几个电话后,名人便蔼然可亲地对父亲说,中午有个饭局,无妨一同去,席间可以继续聊。父亲跟着那位名人,乘坐当时仍颇时髦的弹簧马车,到了前门外的“撷英番菜馆” ,这是当时显贵名流 们才有财力与雅兴去消费的一家最著名的西餐馆。祖父在北京时不曾带父亲吃过这么高档的西餐,想到这一点父亲便更加感激那位伯伯的厚待。而这一 切都还并不是主要的,更令父亲念念不忘的,是那天在席间出现的,几乎都是后来进入历史的人物,有 的是社会活动家,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学者、教授。刚进入餐厅时

15、父亲惶恐不安,非常自卑。但那位 名人牵着他的手引他入席,并向大家介绍说他是祖父的公子,显然祖父在众人心目中也是有相当分量的, 父亲发现席间的名流们对他都很友善,于是也就慢慢放松下来? 那是父亲青年时代所享用到的一次高档、 丰美、雅致的免费午餐,令我听来也不禁神往。父亲没有详细地向我讲述这顿免费午餐的结局,但有一 点那是交代得很清楚的:他没能从那位名流伯伯那里得到另外的帮助。 #p#分页标题#e#我问父亲:“您饭都吃了,为什么不能要求他借给您钱呢?”父亲说:“他们一直聊得很欢,我简直没有办法插进话去。 ”我再问:“吃完饭,您可以单独向他提出呀?”父亲说:“饭局一散,我发现他们都忙极了,各人都有自

16、己的下一站。我实际上也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 独的机会,人们都纷纷礼貌地,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爱怜之情地跟我握手告别。 ”我还问:“那么,您可以再到他家里找他呀?”父亲说:“也曾有过那样的念头,不过,没有去。 ”我说:“是因为觉得他太虚伪了吧?”父亲正色道:“不!怎么能怪人家虚伪呢?那顿午餐,人家让我一起去,是出于真心真意的!”我说:“可是,他到头来没有借给您钱呀!”父亲说:“这就是我讲这件事给你听,要你悟出来的:别人不该你不欠你!在你一生中,你应该尽量去帮助 别人,可是却一定不要有依赖别人的想法!别人可能会向你提供一顿免费午餐,但你自己一生的餐饭事业, 还是需要你自己去挣出来!”我正琢磨这话,父亲又说:“其实,后来我成家立业以后,也曾无意中这样对待过别人。我可以请他一 餐饭,听他诉苦,给他些安慰。可是,要我付出相当的代价帮助他,往往还是下不了决心。也许,除非 是你那时不帮他他就马上活不下去。人际之间,还是这样为好可以给一顿免费午餐,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