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2750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2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监会专业科目资料之微观经济学(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监会专业科目笔试银监会专业科目笔试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专题专题 1 1 供求定理(重点)供求定理(重点)1. 1.关于微观经济学关于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生产者、消费者)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受 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研究内容: 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 研究目标:通过对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明白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 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2. 2.需求需求 含义: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一般 P,Qd ) 消费者的偏好。 ( T,Qd ) 消费者货币收入 。

2、(一般 Y,Qd (正常品) ; M,Qd (低档品) ) 其他商品的价格 。 (Ps,Qd (替代品) ;Ps,Qd (互补品) ) 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预期价格 PE,Qd ;预期收入 YE,Qd ) 规则制定、气候、消费者人数、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商品的需求 需求曲线 (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 3.供给供给 含义:单个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商品自身的卖价 生产的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曲线: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关系。4. 4.供求定理供求定理

3、 供求定理-假定其他条件不变,需求增加将导致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增加;需求减 少将导致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减少。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供给增加将导致均衡价 格的下降和产量的增加;供给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和产量的减少。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形成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给量相等时 候的价格。 需求曲线的移动 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 对于商品价格预期等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均衡价格和均 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

4、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减少。需求曲线均衡价格 P均衡数量 Q收入向右移动(低档品向左移动)互补品价格向右移动 替代品价格向左移动 预期价格向右移动 预期收入向右移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生产成 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的变 化等)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 数量减少。供给曲线均衡价格 P均衡数量 Q生产成本向左移动 生产技术向右移动 税收向左移动 5. 5.弹性

5、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 反映某商品的价格变化 1%,其需求量会变化多少。 需求弹性分类 需求单位弹性, ED=1。 需求缺乏弹性, ED1。 需求完全富于弹性, ED=。 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ED=0。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商品的必需程度。必须程度越高,弹性值越小,如食盐; 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越强,弹性值越大; 在总开支中占的比重,比重越小,弹性值越小,如火柴; 商品类别。考察大类,弹性值较小,只考察大类中的某一种,弹性较大;时间长短,弹性值与时间长短呈同方向变化。需求弹性与销量的关系 在需求弹性大时,厂商宜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增加销售收入;当需求弹性小时, 则可考虑以提高

6、价格的方式来达到增加销售收入的目的。 需求的交叉弹性 指商品需求量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 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 需求的收入弹性(eM) 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化的反映的灵敏度。 eM0,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为低档品, 1 eM 0 ,称为正常品, eM 1,称为奢侈品。 恩格尔系数:随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物的开支在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会 越来越小。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的食品开支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可以标志着这个 国家或家庭的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在 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 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 30为最富裕。 供给的价

7、格弹性 含义:供给的价格弹性反映商品的价格每变化 1%,其供给量变化百分之几。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生产时间的长短;生产的易难程度;生产要素的供 给弹性;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专题专题 2 2 消费理论(重点)消费理论(重点)1.效用 含义: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的两种表示方法: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表示法 2.基数效用理论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MU)每增加一单位消费量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所消费的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 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

8、用增量是递减的。 基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在消费者的偏好不变、商品现行价格和消费者的收入不变的需求弹性的值种 类对销售收入的影响E d 1 富有弹性价格上升,销售收入减少E d =1 单一弹性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增加E d1 缺乏弹性价格上升,销售收入不变条件下,消费者消费 N 种商品时既不愿再增加、也不愿再减少变动购买数量的一 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均衡意味着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了给其提供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花费在各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 际效用。 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为消费某种商品而愿意付出的总价

9、值与他购买商品时实 际支出的差额。3.序数效用理论 消费偏好: 概念: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 偏好程度的差别,反映了消费者对这些不同的商品组合的效用水平的评价。 消费者偏好的假设:消费者可在心目中对不同商品按偏好排序;具有可 传递性;多比少好的原则 无差异曲线 概念: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 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 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2)同一平面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 交;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

10、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 商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用 MRS 表示。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 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 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无差异曲线的几种特殊情况: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 变;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比如眼镜架 和眼镜片,必须配合起来才能使用。 预算线 含义:在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12n12nMUMUMU PPP种商品的各种最大可能组合。

11、 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含义:消费者既定收入所能够买的商品组合使其得到最大满足的状态。 (即效用最 大时的状态)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只有在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 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21 12PP- MRS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正常商品:随着收入增加而需求量上升的商品。 低档品:随着收入增加而需求量反而下降的商品。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对其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 部分: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由于实际收入增加所引起的商品的

12、购买量的增加。收入效应可能 为正,也可能为负。 替代效应:由于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消费者增加跌价商品的购买量以替 代价格相对上涨的商品的现象。替代效应总是为正。 两种效应的差别:收入效应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 的效用水平。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注:吉芬物品是指价格下降后对该商品的消费反而下降。专题专题 3 3 生产者理论(生产论和成本论)生产者理论(生产论和成本论)生产论生产论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含义:在一定时间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的最大产量与所使用的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生产要素是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一般包括资本、劳动、土

13、地与企业家才能。在分析生产函数时,我们假定只投入 L,K 两种要素,所以,生产函数常写为: Q=f(L,K)。 生产函数的类型: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 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两种要素不能互相替代) ;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K=ALK1-, 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00, TP ,MPL=0, TP 最大 MPLAPL, APL MPLAPL, APL MPL=APL, APL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 量曲线相交 三个生产阶段三个生产阶段 第一个阶段(OF):

14、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 的表现; 第二个阶段(FG)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 该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第三个阶段(G 之后):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 对下降。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由两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一定组合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等产量曲线 含义: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 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的特征: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凸向原点;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 相交。 边际技术替代率 含义: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 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表达式:若

15、用劳动 L 去替代资本 K,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为 MRTSLK= 等成本线含义: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 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表达式: 。如右图。rKwLC 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条件:生产者最优要素投入组合(生产者均衡)条件: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 的切点。在这一均衡点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两者的斜率相等。也就是两种 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产量线的斜率)=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等成本线的斜率) 。即:rwMRTSLK规模报酬规模报酬 含义:厂商同比例地变动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引起的产出的变动。 (1 1)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厂商将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都等比例地扩大 n 倍, 而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 n 倍,就说该厂商的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劳 动的专业化分工;几何尺度的因素;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财务方面的因素。(2 2)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厂商将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都等比例地扩大 n 倍,而产量增加 的幅度等于 n 倍,就说该厂商的规模报酬不变。 (3 3)规模报酬递减(规模不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