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62731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政治文化的延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書介與短評155傳統政治文化的延續徐霞翔高文謙: 晚年周恩來(紐約:明鏡出版社,2003) 。一個偶然的機會,拜讀了高文謙的 晚年周恩來 (引用只註頁碼) 。此書主要闡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周恩來的活動軌p,並試圖在文革的背景之下,從中共的政治文化以及周的個人性格特徵、與的歷史恩怨、中共黨內的權力鬥爭等方面來建構解釋框架。該書與很多中共領導人的傳記不同,資料豐富,暢所欲言,洋洋灑灑,這可能與作者的特殊身份和個人經歷有關。作者曾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周恩來生平研究小組組長,曾參與編寫中國官方出版的周恩來年譜 、 周恩來傳 和 傳 等書。晚年周恩來 最大的特點是對周的性格刻畫明朗,並以之為主線

2、貫穿全書。在第一章中,作者即通過與毛對比的方式來凸顯周的性格特徵:不過,和周恩來雖然同是南方人,但兩人的家庭出身、教養、性格氣質乃至處世方式卻迥然不同,相去甚遠。毛氏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個偏僻貧瘠的山村,是個地道的農家子弟。而周氏則出生在地處江浙的魚米之鄉、交通文化都晚年周恩來 主要闡述了文化大革命期間周恩來的活動軌,並試圖在文革的背景之下,從中共的政治文化以及周的個人性格特徵、與的歷史恩怨、中共黨內的權力鬥爭等方面來建構解釋框架。改造的 主導心態 在歷次運動中的作用?所選的歷史個案是否能完全反映1950年代所發生的事件?相關的個案研究能否進一步深入?以及如何考慮史學著作的 氣 與 美的關係?當

3、然,瑕不掩瑜,李著在同類歌功頌德的著作中猶如一陣清新的風,吹拂過真相式微、文化貧瘠且浮躁的社會,開闢了現代知識份子研究領域的新境界,標誌C知識份子研究正在邁向一個更高的水準。156讀書: 評論與思考很發達的古城准安,是個封建世家的破落戶子弟。毛由於其父的專制和嚴厲粗暴的管束,以及受湘楚文化傳統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幼養成了反抗傳統,蔑視權威,張揚個性的叛逆性格。周則在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嗣母的養育下,從小就沐浴在溫馨仁慈的母愛之中,並且深受江浙文化氣質的燻 薰 陶,為人處世帶有明顯的溫良恭儉讓的儒家人格色彩。與上述各自的氣質相聯繫,生性好鬥,桀驁不馴,崇尚鬥爭哲學,凡事敢為天下先。用他自己的話說,叫做

4、:與天奮鬥、與地奮鬥、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周恩來則為人沉穩內斂,待人謙和,克己忍讓,善於同各種人打交道,行事處世恪守中庸之道,從不走極端。當時南開學校 畢業同學錄 中對他的評語是 君性溫和誠實,最富於感情,摯於友誼,凡朋友及公益事,無不盡力 。 (頁14-15)周的性格特徵在文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文革之初,周持 保持晚節 的心態, 正因為如此,周在五月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有意選擇了 保持晚節 這個題目來作為自己的政治表態。他在小組會的發言中歷數自己在30年代反毛的 錯誤和罪惡 ,心情沉重地說: 學毛著,作筆記要和自己的革命歷史聯繫起來,作總結,有的人擺樣子,不讀毛著,拿起來讀一段就痛心了。 由於

5、周恩來在黨內的地位和威望,他的表態,特別是 保持晚節 的講話,在與會者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頁114) 。周的這種 保持晚節的心態,作者認為 說穿了不過是忠君思想的現代翻版,明顯帶有愚忠的味道,不過確實是周晚年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當然,這種內心表白也帶有某種政治防身術的作用,隱含了對翻覆無常的毛的順守之道。這種情況,隨C文革運動的深入和政治環境的日益險惡而愈發明顯(頁115) 。在周 保持晚節 心態的推動下,於文革的亂局中,周實際上扮演了雙重角色:一方面是文革的推動者和執行者,另一方面是文革時期國家和社會生活正常運作的維持者。周在矛盾中尋找平衡點,在政治與良知中徘徊搖擺, 不過平心而論,周恩來在

6、扮演前者時,總是顯得被動遲疑,有些做作,好像是在 做戲 ;而在扮演後者時則表現得積極主動的多,是一種 本色 的表演。換句話說,周雖然決心在政治上緊跟,竭力勉勵自己以一種熱情投身到文革戰鬥中去,但還是無法斬斷塵緣,不食人間煙火,內心更關注的還是大亂之中的國計民生問題,這種情況隨C文革運動的深入開展,上述兩者矛盾的進一步加劇而表現得愈加明顯。(頁142) 特別是面對 大串連 造成的交通壓力, 他每天深夜都要把鐵道部長呂正操找來,了解鐵路運輸的情況,甚至親自擔任鐵路總調度,直接指揮疏導交通堵塞最為嚴重的路段,以解燃眉之急。他還批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鐵路企業單位分期分批開展文革運動和整頓車站、列車

7、秩序的通知,並徵得毛的同意,號召進行徒步串連。(頁141-42)周恩來在 保持晚節的心態下,於文革的亂局中,一方面是文革的推動者和執行者,另一方面是文革時期國家和社會生活正常運作的維持者。周在矛盾中尋找平衡點,在政治與良知中徘徊搖擺。書介與短評157周在文革中的雙重角色也突出表現在對一些人政治命運的處理上: 周恩來在文革期間確實保護了黨內外的一批人,不過做得非常小心謹慎,更多的時候是看的臉色行事。在所謂 大樹參天護英華 的背後,他也幹了不光彩的事情,簽字批准抓了不少人,對文革中不少大的冤假錯案都逃脫不了干係,有的更負有重大責任。(頁182) 如對於賀龍、陳毅等人的命運,恐怕周也難辭其咎,難怪周

8、抱病堅持參加賀龍的骨灰安放儀式。也正如邓小平後來談到周在文革中的作用時,曾經說過意味深長的兩句話,一句是:如果沒有總理,文化大革命的局面可能更糟。另一句是:沒有總理,文化大革命也不會拖得那麼久。文革中,周最令人稱道的大概是推動中美關係的緩和與試圖扭轉文革困局的努力。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 (Richard M. Nixon) 訪華,震驚了全世界, 與此同時,通過這場舉世矚目的外交大事件,周恩來個人的國際聲望也達到了其整個外交生涯的巔峰。一時間,整個世界為他的才能、神采和魅力所傾倒。雖然周本人總是不斷地利用各種場合,一再提醒外界才是中國外交真正的主角,從始至終掌握C中國外交的大政方針,整個西

9、方外交界和新聞界卻仍然按照他們的理解,把從文革冬眠狀態下重新復蘇的中國外交稱為 周恩來外交 ,繼續連篇累牘地對他大加讚揚,而絲毫不知這種作法將會對周本人造成的傷害。(頁449-50) 很快現代版 功高震主 上演,周不久在政治局會議上即遭到了批判。周試圖扭轉文革困局的努力,既與其政治良知有關,更與其治國理念、務實作風有關。當然,周扭轉困局的能力是有限的,他深知,文革是毛的命根子,絕對不可以正面觸動、清除文革的錯誤,而只能在文革的旗號下,在具體的工作中進行一些補救,實行有限度的撥亂反正。因此,在 林彪事件 後,周主要是藉反對林彪煽動起來的極左思潮來進行有限度的糾正文革的錯誤,以實現局部的撥亂反正。

10、即使如此,毛也不能長久容忍。到1974年 批林批孔 運動展開,矛頭直指周;更重要的可能是為了制約周,毛讓邓小平復出,從而形成了抬鄧排周 的權力布局。然而,周、鄧並無衝突,相反還有共識,那就是對文革的不滿。由於周的病情惡化,來日無多,他全力支持邓小平進入權力中樞,以圖扭轉文革困局,這也許是周最後的努力了。晚年周恩來 的另一個特點是論述客觀與中允。作者力圖接近歷史人物之真實面相,書中很多內容彰顯了作者的這種學術取向。面對大躍進給國家帶來的困境,作者指出: 在 大躍進 引發的日益嚴重的黨內分歧中,周恩來一直企圖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竭力不偏不倚,避免捲入是非之中,並試圖緩和與劉少奇之間的緊張關係,充當了

11、一個和事佬的角色。作為整個國家內政外交的大管家,當時又擔任中央 瓜菜代 領導小組負責人的周氏當然很清楚各地大量餓死人的周深知文革是毛的命根子,絕對不可以正面觸動、清除文革的錯誤,因此在 林彪事件 後,周主要是藉反對林彪煽動起來的極左思潮來進行有限度的糾正文革的錯誤,以實現局部的撥亂反正。158讀書: 評論與思考實情,深知問題的嚴重性,內心是贊同並支持劉少奇所採取的調整舉措的,以挽救瀕於崩潰的國民經濟。但是,他又深知毛的為人既不甘認輸,而且還在伺機殺回馬槍,因而表現得小心翼翼,處處謹言慎行,盡量顧全毛的面子。(頁89-90) 應該說,上述對周在大躍進中的心態分析符合周的性格特徵。在 七千人大會

12、上,周的言論雖然也談困難形勢和調整,但只涉及經濟工作中的具體問題,而且就事論事,絕不言及其他,並代表國務院對經濟中新出現的問題為分擔責任,在各種場合的發言中多次作自我批評,表示:這是我的賬,要交代。弄得在一旁的毛都覺得有點過意不去,說:交代一回也就好了嘛!大概是已經覺察出毛、劉之間的成見日深,已有某種不祥之兆,周還特意在會上強調了黨內團結的問題,說: 我們檢討的目的,是為了增強團結。這K,最重要的是同志講的實事求是,也就是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 這一番話既道出了周心中的隱憂,也顯示出他善於在政治上左右逢源的為人。(頁91) 的確,與彭真的直言不諱相比,周的言論可謂相當 低調 。晚年周

13、恩來 逼真地呈現了周在文革裹挾下的無奈與掙扎,其中,周的雙重角色與隱忍順守、周的相機而動與有所作為,無不躍然紙上。 周恩來從不在會上與江青公開爭論。但是如果江青誣人太甚,帽子扣得太大太多,周恩來就會及時出來說話。他常用很簡潔的語言,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一遍,然後反問一句: 這個事能扣這個帽子嗎? 經周恩來這麼一反問,江青常常就啞口無言了。(頁383)當毛準備重新起用邓小平時, 以周恩來多年來對為人的了解,當然明白毛讓邓小平復出的用心所在。不過,善於在政治上爭取同盟軍的周氏自信能將鄧團結爭取過來。況且周為人一向委曲求全,對毛的決定從不違抗,總是遵行照辦,頂多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做點文章。周很了解鄧的為

14、人個性,雖說他是毛安在身邊挾制自己的人,但已經看出鄧與江青為首的文革派很難相容,一旦復出,反倒會在政治上助自己一臂之力,成為扭轉文革困局的幫手。(頁503) 作者把周的活動軌p與文革的詭異政治生態作有機的契合,在特定歷史情境中揭示了個體在體制面前的脆弱與無助,通過個體的浮沉來折射文革的變幻與無常。由於作者曾屬體制中人,接觸過很多中共核心檔案;又寓居海外,擁有廣闊的學術反思空間,這些都為 晚年周恩來 的客觀與中允論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若以苛刻的眼光觀之, 晚年周恩來 也有它的不足,有些內容似有先入為主、主題先行之嫌。然而令人可悲的是,周恩來在治病的問題上,卻無法像普通人一樣為自己作主,一切要聽圖

15、的擺布。實際上,他從一開始對這一點心中有數,知道從起初對他本人隱瞞病情,進而阻攔檢查到後來不准做手術,全都是毛的意思。然而,一直信守為臣侍君之道的周對毛這樣的決定既感到無奈,又不敢違拗。況且這是黨內保健制度的晚年周恩來 展現了中國傳統政治體制的強大慣性,共產革命勝利後的中國政治體制依然與傳統體制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像周這樣務實幹練的政治精英,也不得不在傳統體制的陰影下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施展治國才能。規定,作為黨員必須遵守服從。(頁514-15) 對此,竊以為似有不妥,用其來凸顯毛、周矛盾以及中共高層的政治鬥爭,似乎流於直露。誠然,作者的政治取向不可能不在晚年周恩來 中有所流露,從這個角度講,

16、該書似乎少了一些平和與雍容。晚年周恩來 展現了中國傳統政治體制的強大慣性,共產革命勝利後的中國政治體制依然與傳統體制存在C千絲萬縷的聯繫。王權專制演變為共產集權,皇帝制度轉變為階級專政,在革命話語下,權力集中與階級專政具有不可動搖的合法性。即使像周這樣富有魅力、充滿道德理想、務實幹練的政治精英,也不得不在傳統體制的陰影下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施展治國才能,其承擔的角色與其說是個體的無奈,還不如說是歷史演進的必然。在筆者看來, 晚年周恩來 的成功不啻在於塑造了一個豐滿的、立體的晚年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透過晚年周的形象來檢討和反思中共的政治文化。該書的價值正在於此。第83期 2009.2.28盧 毅回顧一場幾乎被遺忘的論爭新權威主義 之爭述評席富群社會民主主義思想的產生、演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