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2723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师专业论文技师专业论文(宋体二号加粗)(宋体二号加粗)题目:题目:浅谈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黑体三号)(黑体三号)姓 名: (宋体小三)(宋体小三)职 业: 焊工身份证号:鉴定等级:技师(高级技师)单 位: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年五月日 第 1 页 共 17 页浅谈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黑体三号)(黑体三号)内容摘要内容摘要(黑体四号)(黑体四号):(宋体四号)(宋体四号)近些年来我国焊接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比较好,然而,我国焊接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差距更大,焊接技术应用方面:焊接技术应用不广、数量不多、焊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逆变式焊

2、机技术已成熟,正在全国推广应用、波控、智能及自动、半自动焊接技术快速发展 、成套、专用焊接设备整体制造能力与水平较大提高,发展出现较好的势头、焊接材料生产水平迅速增长,产品结构变化大,数控切割机的制造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配套的等离子切割电源还要大量进口,焊接设备的自动、半自动化程度不高专用的数控切割设备品种不多。扩大焊接结构的应用,大力推广优质高效节能的焊接技术、提高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焊接工艺及装备的现代化、提高焊接质量,降低成本。关键词关键词(黑体四号)(黑体四号):焊接技术 焊接材料 焊接设备 焊接质量 双丝埋弧焊第 2 页 共 17 页目录(宋体小三)(宋体小三)引言引言. .

3、页数页数 一、现状. . .二、差距. . 三、机遇与未来.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宋体四号)(宋体四号)第 3 页 共 17 页引言引言(黑体四号)(黑体四号):焊接是一种低成本、高科技连接材料的可靠工艺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另外一种工艺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材料间的连接,并对所焊产品产生更大的附加值。在国内,无论是从目前焊接设备和材料产量构成比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焊接设备和材料的制造技术和发展方向上看,我国现化焊接技术已有很大发展,部分产品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特别是逆变式焊机技术。因此无论现在和将来,焊接都是成功地将各种材料加工成可投入市场产品的首选工艺。焊接技术已发展成为融材料

4、学、力学、热处理学、冶金学、自动控制学、电子学、检验学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焊接作为一种现代的先进主导制造工艺技术,正逐步集成到产品的主寿命过程,即从设计开发、工艺制定、制造生产,到运行服役、失效分析、维护、再循环等产品的各个阶段。焊接技术从单一的加工工艺发展成新兴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已涉及到原材料、结构设计、焊接工艺方法、焊接设备及工艺装备、焊接材料、焊接预热处理、切割下料、坡口加工、焊接工艺制定及相关标准、焊接生产、焊接过程监控和管理、焊后处理和涂装、检验、焊接环境保护、焊接接头运行等众多技术过程。焊接作为一种广泛的系统工程,其应用范围不仅应用于重型机械、电力设备、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

5、筑工程、第 4 页 共 17 页航天航空等行业,还扩大到电子器件、家用电器、医疗器械、通讯工程等领域。正文、结论:正文、结论:(宋体四号)(宋体四号)一、现状近些年来我国焊接技术的整体发展水平比较好,表现在:( (一一) )逆变式焊机技术已成熟,正在全国推广应用逆变式焊机技术已成熟,正在全国推广应用逆变式焊机节能 20%30%、省材 80%90%,易实现多功能、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突出的优点,而且我国研发和生产技术已成熟,产量和品种发展很快,国家已经把它列入高科技产品目录,根据不完全统计,连续两年以 43%45%的速度增长,占各门类焊机总数的7%9%,即接近 1/10。逆变式焊接技术与发展的大体水

6、平,可归纳如下几点:l、大功率逆变技术增大至 1000A 埋弧以及 630A 的手工弧焊/TIG,电弧气刨以及 250A 级的空气等离子切割等工艺已成熟应用。2、逆变式 CO2 焊机技术推广打开了一个新局面:逆变式CO2/MAG/MIG 直流、脉冲、交流方波焊接设备,通过增大功率(最大630A)、波形控制、一元化调节,引弧收弧控制等技术的引入,减少了飞溅,改善了成型,可以部分满足高档焊接结构的需要。第 5 页 共 17 页3、以 DSP 为代表的数字化控制技术:已有报道,少数厂家有展出和进入市场。这标志着我国逆变式高性能焊机技术正逐步与国际水平接轨,但技术水平和性能有差距。( (二二) )波控

7、、智能及自动、半自动焊接技术快速发展波控、智能及自动、半自动焊接技术快速发展自动、半自动气体保护焊机、埋弧焊机、电阻焊机等产品,是实现优质、高效焊接工艺的必备条件,20002002 年 CO2/MIG/MAG焊机产量,占总产量 11%13%,比上年增长 26%63%,埋弧焊产量增长 107%150%。2000 年我国点弧焊机器人已达到 980 台。 通过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传感器、数据库(专家系统)、IC 卡、数字化控制对焊接电流进行精细和智能调节,把焊接“粗活“做细、做精、做快等等,科研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但在实际应用上,与国外的差距较大。( (三三) )成套、专用焊接设备整体制造能

8、力与水平较大提高,发展成套、专用焊接设备整体制造能力与水平较大提高,发展出现较好的势头出现较好的势头近年来,由于用户更高的要求,我国成套、专用焊接设备不仅整体制造能力与水平较大提高,还在基础件、配套件的选用方面下了功夫,并有许多新突破,通用产品部分已接近或达到国外水的水平,但是特种焊接设备和重大装备的生产水平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第 6 页 共 17 页需求,进口额度有增无减,达近 3 亿美元,与我国焊机年产总值相当。( (四四) )焊接材料生产水平迅速增长,产品结构变化大焊接材料生产水平迅速增长,产品结构变化大我国焊丝产量从 19952000 年的 63 万吨增至 109 万吨,其中,实芯焊丝从

9、 6 万吨增至 11 万吨;埋弧焊丝从 2.3 万吨增至 6 万吨。可见,焊丝生产与焊条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半自动、自动焊方法的推广。尤其是大型或特大焊接结构厂,焊丝和自动化使用已达 78%。2000 年我国焊丝用量为 109 万吨,完成的焊接结构4590 万吨,占钢材产量的 35%,焊材产量与钢材产量之比为0.83%,大于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比例(0.65%0.8%)。二、差距二、差距我国焊接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尤其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差距更大,表现在:(一)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生产的发展趋势应为:焊条产量逐年减少,气体保护焊丝产量逐年增加。而我国焊接材料产品结构不合理,2000 年

10、焊条产量约占 77 %,气体保护焊丝约占 10%。说明我国使用手工电弧焊的比重仍然很大。第 7 页 共 17 页气体保护实芯焊丝、埋弧焊丝品种较少,碳钢、低合金钢焊丝的数量和质量基本能满足国内应用企业的要求,但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镍基合金以及其他合金焊丝的品种很少。新型焊接材料开发缓慢,压力容器和电站锅炉使用的新材料国内没有匹配的焊接材料,只能通过从国外进口。(二)焊接装备1、焊接设备结构不合理在电弧焊机中交流弧焊机所占比例仍较大,高耗能的旋转式直流焊机仍占有一定的比例,CO2 焊机所占比例还有待提高。2、焊接设备的自动、半自动化程度不高以电弧焊机为例,自动、半自动焊机所占比例较小,19962

11、000 年统计结果,自动、半自动焊机仅占电弧焊机的1025%。3、数控切割机的制造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配套的等离子切割电源还要大量进口,专用的数控切割设备品种不多。4、焊接机器人制造能力、制造水平和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 8 页 共 17 页国内投产使用的焊接机器人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制造厂家具有一定的焊接机器人设计和制造能力,但是没有形成产品的商品化。与日本、美国、西欧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焊接机器人的数量极少,据统计 2000 年全国焊接机器人的数量不到1000 台,焊接机器人的正常运行率不理想。5、焊接装备水平相对落后我国在特种焊机、成套设备及其他焊接装备方面发展较

12、慢,满足不了焊接生产的需要。很多国产新型焊接设备自行研制开发的少,仿制、组装的多。6、焊接设备、TIG、CO2 焊枪和配件制造的自动化程度不高,手工作业较多,产品性能稳定性和一次合格率有待提高。(三)焊接技术应用方面1、焊接技术应用不广、数量不多在世界工程技术界已公认将焊接结构用钢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及焊接技术先进的主要指标。全世界平均 45的钢材要经过焊接才能成为投入市场的产品。据资料介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焊接结构用钢量占本国钢产量的 60以上。19962000 年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许多重型结构如电站锅炉、压力容器、船舶、建筑工程、冶金装备、重型机械等都趋于大型化、规模化、高

13、效化,第 9 页 共 17 页焊接结构用钢量将大幅度上升。据不完全统计 2000 年我国焊接结构用钢在 6000 万吨左右,约占我国钢材消耗量的 45以上,正接近、超过世界的平均水平。 在大型机床、阀门制造中,以焊代铸、以锻焊代铸的技术应加快开发并逐步推广使用,在大型建筑钢架、铁路及公路桥梁和城市交通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扩大焊接技术的应用。2、焊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为提高生产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国外焊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已达到很高程度,而我国手工焊所占比例却很大。按焊丝与焊接材料的比来计算机械化、自动化的比例,1999 年日本为 80.6%,西欧为 74%,美国为 71%,2000 年我国

14、为 23%。从生产工艺装备看,近年来我国生产了一些成套的焊接工艺装备和焊接生产线,也有的厂家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设备,数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工业生产的需要。计算机在焊接生产工艺中的应用,国外较普遍,可用于焊接过程规范参数的控制,还可用于整条生产线、焊机的群控,还可根据材料厚度自动选择、预置焊接规范,对焊接过程实现自适应控制、最佳控制和智能控制。日本生产的微处理控制的焊机,具有电流、电压、弧坑处理、焊丝直径选择等 90 多种规范参数的存储和再现功第 10 页 共 17 页能,美、德、法等国家生产了许多由计算机控制的焊机和生产线,并建立了焊接专家系统。我国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工作起步较晚,经“九五“期间的研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但很多没有达到生产实用的水平,与国外相比,相差甚远,这也是今后提高焊接技术水平、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课题之一。例如:双丝埋弧焊具有高效、节能、价廉、可见性好、便于使用等优点,所以 80 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已成为主要焊接方法。而且在先进工业国 家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如日本已达 80%,欧美已达50%60%的比例, 然而在我国因为双丝焊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国内许多厂家都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