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 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703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 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 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 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在呼吸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呼吸我们在呼吸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针对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 能设计或运用图画、实物等模型来解释呼吸的过程 4 通过探究,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的过程,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呼 吸习惯和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呼吸系统挂图(或模型) 、透明塑料瓶(2.5 升空可乐 瓶,去底) 、大小气球各三只、橡皮筋若干、长约 10cm 直径约 7-10 毫米的塑料 管、橡皮泥若干、棉线 30cm 双面胶带 剪刀学生实验学生实验:透明塑料瓶(2-2.5 升空可乐瓶,去底) 、大气球一

2、只、小气球三只、 橡皮筋若干、三叉管、橡皮泥若干、铅笔学生分组学生分组:2-3 人一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趣味活动引入 逐一出示“空气、时时刻刻、鼻子、有进有出 ”等词语,让学生以“头脑风暴” 的方式,根据出现的关键词以最快的速度猜测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呼吸 二、体验活动:感受呼吸,提出问题 1完成三项体验活动,增强对呼吸活动的体验 活动一:静心感受呼吸,让学生感受呼吸和气流在体内的流动 活动二:摒住呼吸,让学生谈一谈感受 活动三:跳迪斯科,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呼吸的变化2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体验提出有关呼吸的问题,并记录到问题银行存折里 (以小组为单位) 3汇报各小组的提问情况,简单

3、分析问题,选择最基本的问题。 小结:大家提出了那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它们是: “我们通过什么器官来呼吸?”以及“我们是怎样呼吸的?”我们今天就先来 一起研究它们。二、 研究问题一:呼吸的器官 1猜想 先请大家来根据自己的呼吸的感受猜想气体都经过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地方,他 们可能都是怎样的器官呢?小组讨论一下,可以在记录纸上记一记。2观察 观察一下这里的人体模型,找出呼吸器官所在人体的哪些部位 出示单独的呼吸系统图,认识这些呼吸系统都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吗? 生:鼻、气管、肺 、隔 3巩固(为后面的制作模型作铺垫) a)按顺序说出呼吸系统的各个器官 b)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呼吸器

4、官的位置吗?请边指边说出他们的名字。 C)按照老师说出的器官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来 d)把自己观察到的呼吸系统画成简图三、 研究问题二:我们是怎样呼吸的 (一)启发学生设计肺模型 提出研究方法:制作模型来观察研究呼吸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讨 论这些器材分别可以用来“扮演”人体的哪些呼吸器官?讨论怎样设计和制作 肺模型 (二)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运用肺模型,探究呼吸的过程 1探讨肺进行“呼”与“吸”的过程 ? 各小组玩弄模型,让“肺”呼吸起来。设想一下真正的肺是怎样进行呼吸的。? 各组代表到展台前来演示和讲述肺进行“呼”和“吸”的过程。 (学生操作模型时可

5、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嘴巴从上面“气管”往里吹, 还有一种是从下面拉“隔” 。 ) 讨论:这两种方法到底那一种才是我们正常状态下的呼吸呢?请小组内先讨论 一下。 统计持不同观点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 小结:通过辩论,大家明白了从上面吹是人工呼吸,而我们平时的呼吸是依靠 “隔”的运动完成的) 2模拟生活中的各种呼吸状态 请各小组都拿起模型一起来做呼吸,分别演示常态下、剧烈运动时、练气功时、 潜水前后、呛水咳嗽等呼吸活动。 四、 呼吸与健康 (一)认识生活中呼吸系统可能受到的伤害 1利用模型制作中的失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呼吸系统可能受到的伤害,比 如,吃食物时被呛着,伤风感冒咳嗽 2

6、交流各自知道的呼吸系统疾病 (二)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 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保护呼吸器官的做法,随机出示扫地洒水图、禁止吸 烟图、不乱扔赃物和随地吐痰图 五、 总结与反思 今天上课,大家的表现真精彩,那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都有哪些收获? 我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引导反思研究方法)教师小结:对,今天我们先针对“呼吸”这一现象(板书:现象) ,提出并选择 了两个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猜想,并通过观察我们的身体和人体图片 模型来检验了自己的猜想,还亲手制作了一个模型来探究和解释了呼吸这一现象。这也是我们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探讨各种个样 的科学问题。今天上课,

7、大家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有兴趣也用这些方法去展开 自己的研究。呼吸这一课,在我没看到你的教案之前,我听你简单说起过。那时,我在想, 学生如何探究呼吸的原理(膈的作用) ,因为这是一个暗箱问题。 看到教案后,我发现你把它变得好操作了。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气球的收缩、 胀大,类推出肺的工作,以及膈的作用,这是可行的,把一个通常的验证性实 验变成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经历的是“提出问题 制作模型操作模型发现规律类推得出结论”的过程。通过物 理模型来解决问题,这应该是科学探究的一种类型,类似于飞机研究的风洞。 整体来看,这个设计突破了难点。 好像另一个重点是“问题意识和能力” ,这也是我一直没做好的地方。学生提问 题容易,选择问题就难了,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知道自己能解决的 是哪些问题。教学设计中的两个问题的确定,我感觉是教师的意图,如果学生 选了别的问题怎么办?按老虎说的各自去研究? 引入环节、模拟各种生活中的呼吸状态环节设计得有新意。我担心时间不够用,有两个地方费时间: 1.提出问题、记录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 2.制作模型 最后的板书(流程图)不易弄明白。 有几个地方的文字、序号有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