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26776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是小柯论文网通 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是篇 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 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 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要人力资本已取代物质资本提升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投资成为促 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投资,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低下成为当今一个重

2、要的不和谐因子。因此稳定和用好我国中西部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本是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 益率的良策。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第一资本的理念已经叫响了许多年,但我国对于我国 中西部地区来说,真正做到树立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充分利用人力资本的理念还需要一段较 长的时间。越是发达的地区对人才问题越重视,越是落后的地区越不重视人才,这样造成人力 资本的投资得不到重视,尤其是人力资本的流失,使投资主体与受益主体错位,严重影响了我 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使其经济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 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流向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繁

3、荣程度,提高地区人 力资本存量会缩小地区差异。一、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简要综述及其相关概念人力资本思想起源于对人的经济价值的研究,最早的人力资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思想家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中论述了教育和训练的经济价值。之后,古典政治经济学鼻 祖亚当斯密也较为系统地论述了人力资本思想,他在名著关于国民财富的原因与性质研究中指出“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 做徒弟,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多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 他个人自然是财富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富的一部分”。新古典的主要代表人 物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明确指出

4、对人本身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是所有资本中 最有价值的。他们三人被舒尔茨称为“那些把人视为资本的少数人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庸 俗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国的让萨伊(17671823)、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17891864)和英国的约翰穆勒(18061873),他们在各自的著作中都阐述过有关人力资本 的一些重要思想。萨伊认为既然技能是通过一定成本获得,并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应该被视作一种资本,他创造了“劳动、土地、资本”三位一体公式。美国近代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18671947)在 1906 年出版的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一书中率先明确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 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在

5、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时,发表了题为“人力资本 投资”的演说。人力资本概念才被正式纳入主流经济学,同时标志着人力资本理论的正式形 成。大部分学者都接受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 能力和健康。但有的学者对这个概念作了更深入的探讨。一是认为人力资本分初级和高级 两个层次。前者是指健康人的体力、经验、生产知识和技能。后者是指人的天赋、才能和 资源被发掘出来的潜能的集中体现智慧(周坤,1997)。二是认为人力资本具有不同的生 产力形态,提出了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前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 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后者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

6、际报酬递减生 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本(丁栋虹,1999)。三是从个人和群体角度来对其下定义,前者指存在于人 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后者指存在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每一个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及 健康等质量因素之整和(李建民,1999)。总的来说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源,主要是强调对经济增长贡献重大的人力因素 重点是知识、技术、信息、事业心和创新精神等一切具有“乘数效应”的经济资源的总称。 人力资本不同于与简单、重复、体力劳动相联系的基本劳动力资本,而是超越基本劳动力资 本,并与复杂、高级、脑力劳动相联系的高层次劳动力概念。

7、而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为形成和 维护人力资本而进行要素投入的过程,包括社会提供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投资、劳 动者迁移等。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就是指所得收益与投资成本的比值,即对人力资本的一 定量的投资,所得收益值越大,则其投资收益率越大;反之则越小。二、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的现状纵观当代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其发展的关键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 资源,不在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在于对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 本的提高。在我国,人力资本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再生性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 段,其地位是不同的。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人力资本的地位

8、从属于物质资本。进入知识经 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我国人才强国战 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层面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因此,大力开 发人力资源,有效投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提高其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基 本技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然而据调查,中西部省区有约占 1/4 的科技人员 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西部地区就有 344 万专业技术人才处于闲置状态,相当于全国 3 年的 大学生培养量。从经济学的观点来讲,有一定的投资就应该有一定的收益。即投资与收益应该总是成 正向关系,一定量的投资通过乘数效应,会产生几倍

9、于投资成本的收益。而我国中西部地区尤 其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与收益却不一定存在这种关系。明显的投资主体和收益主体 错位:凝聚在人才中的人力资本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大量财力投入,在现实生活中,国家或国有 部门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之一,其权益得不到保障,非投资主体“搭便车”现象普遍,影响了 人力资本投入机制的良性循环。中西部人才流失普遍,国家向中西部地区以及中西部地区自 身向教育的投入以人力资本形式经由人才流动转移到沿海地区和非国有部门,扩大了地区差 距。据有关资料却显示,西部大省四川现有科技人员 150 万人,居全国第一;陕西有自然科学 研究人员 47 万人,各类科研机构 1076 个,各类专业

10、技术人员 81.5 万人,并拥有普通高校 40 所,10 所军事院校,不论是每万人拥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还是高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 都在全国居于前列,在西部地区居于首位;西安、成都、兰州三城市的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 上海。换句话说中西部付出了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其中绝大部分是以正规教育的方式对人 进行投资。但由于各种原因,阻碍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导致这种人力资本的各种投资所得收 益率不高。再加上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的强大吸引下,中西部地区的人才普遍存在着“孔 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年纪轻、职称和学历高并且有很强竞争 力的科技人员占很高比例,据深圳市提供的数字

11、,仅贵州省在该市就有 15 万人,相当数量的人 属于中高级人才;兰州大学是甘肃省的最高学府,但这些年,学校每年都有 2030 名博士生和 副教授被挖走,而每年留校和引进的人才则屈指可数,造成此地投资,彼地收益。最终结果是 中西部地区没能利用好当地的人力资本,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只能越来越大。三、造成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的原因剖析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早就指出,建立健全现 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现代产权制度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基 础,作为现代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也就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 济发展的体制基础之一。市场经济条件

12、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发挥市场配置 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而人才强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本的投资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是小柯论文网通 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是篇 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浅析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问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 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 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优化配置。人力资本产权不明晰,对人力资产权未实行适当的保障和激励

13、, 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就不能发挥出来。人力资本就不能自发地寻求 实现自我的市场。因此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是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低的主 要因原。但针对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又有其特殊性。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对我国中西 部地区投资收益率的低下作出相应的一些解释。1.政策偏颇和体制僵化中央政府长期以来对东南沿海地区的倾斜性开放政策,在沿海城市设立经济特区,实施 出口补贴税等。中西部内陆地区制度创新的滞后,腐朽体制上的障碍,投资体制单一;就业体 制僵化与人力流动机制的缺乏;行政官僚的管制过多(周其仁,1996),旧有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 的人才分配制度,用人单位以低成本使用

14、着高价值的人才,对人才的合理要求和合理流动采取关、卡、压的管制办法。使人力资本无法得到适当的投资空间。人力资本的 自我投资被压抑,就自然流向东南沿海相对较自由的空间发展。2.地理劣势中西部地区地处于内陆地带,用于出口的主要通道海运不便利。西部除了高山大沟、 荒坡野洼外,很难看到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秀丽河川,且西部属大陆性季风 气候,春秋风沙较大,雨水严重不足,适合一般人生存的自然生态较差。这明显都成了外商投 资这些地区的绊脚石,导致企业少,经济落后,因而就业岗位不足的现象。虽然在此,国家在教 育方面大力向中西部倾斜,人力资本有了知识投资的环境,但因就业岗位的不足,人力资本进 入企

15、业的在职培训投资受到了严重阻碍,后续投资不能继续发挥好。当然也留不住人才,人力 资本的前一部分投资的收益就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人才都往外流出,那么,这部分流出的人才 所做的贡献就不属于当地的收益,也就不存在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3.人力资本投资的观念浅薄中西部地区工资待遇低,人力资本观念落后,更缺乏人力资本投资的时代开放性和创新 性。任何一项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人力资本投资亦如此。人们如果不够大胆,思想不够开放, 就不敢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这些都桎梏了人力资本继续投资的空间,挫伤了投资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所以造成了不仅“孔雀东南飞”,就连“麻雀”也一起飞的忧人现象,人力资本的投资收 益率不

16、低才怪。4.与其相匹配的物质资本、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影响专业化人力资本只有与他专业化人力资本相协作,并具备所需要的物质资本,才能保值 增值,实现其投资的收益。受滞后的金融制度和市场化体制等方面的影响,生产规模较小,融 资渠道不畅,信息资源缺乏,这些因素导致了一些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并不能实现其高收益的 回报。同时,这个基本规律也解释了中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人力资本积累(尤其 是教育投资积累)得不到回报的现状。四、启示与政策建议从以上分析可知,提高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收益率,除了确立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使产权明晰,从而更有效、更具体地根据人才资本产权来完善人才资本分配制度、管理制度、 保障制度和激励制度之外,具体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人力资本上关键的问题是应稳定、 用好其现有人力,在对人力资本进行知识投资之外,还应当创造其在职培训的机会、健康投资,发 挥他们最大能量,以提高其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中西部地区人力是不多,但比总量不足问 题更值得注意的是,有限的人力并未得到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本投资得不得一定的回报,人力 资本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