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62674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知识点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1 1集体的基本特征:集体的基本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3 3怎样理解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的作用)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

2、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4 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适应

3、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我们反对那些为追求个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思想和行为。5 5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为集体添光彩?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利益的最高表现。6 6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做法:做法: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

4、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7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表现:日新月异的表现:衣、食、住、行、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原因日新月异的原因: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8青少年为什么要参与社会生活(原因)?青少年为什么要参与社会生活(原因)?(原因)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式:参与

5、社会生活的形式: 社会公益宣传、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9.9.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正气,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各类消极丑恶现象虽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但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1010怎样认识从众心理?怎样认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消极的影响。一方面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

6、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11.11.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要客观地分析原因,既不能意志消沉,丧失斗志,也不能态度偏激,埋怨社会;而应该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善于把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从而获得成功。12.12.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怎么做?)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怎么做?)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面对复杂的社会

7、生活,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总之,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1313谦让的原因谦让的原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谦逊礼让。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 。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谦让的表现有哪些?(谦让的基本要求)谦让的表现有哪些?(谦让的基本要求)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谦让还表现在

8、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不妨主动谦让。14.14.分享的意义:分享的意义:从个人角度讲: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得到幸福,信任友情,提高和收获。从社会发展角度讲:获得进步与成功的 条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有利于个 人的发展和进步。1515、助人应该做到:、助人应该做到: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 注意自身安全;注意维护他人自尊。1616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么?)(1)要学会谦让、分享和助人;(2)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表现表现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 心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17.中学生可通过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方式来 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心社会 的情感。18中学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祖国建设事业,关心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献计献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