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566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历史导学案:6.19《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必修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1 页 第六第六单单元元 世界世界资资本主本主义经济义经济政策的政策的调调整整第第 19 课课 战战后后资资本主本主义义的新的新变变化化导学案【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识记:20 世纪 50 7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 “混合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的出现; (2)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 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3)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各国经济发 展的共同原因。 2 2、过程与

2、方法:、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相关史料,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 史思维能力;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学生通过观察 1977 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 的能力; (3)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 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 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1)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及新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 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 意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难点: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1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去寻找原因。 2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 个总结。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

4、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三大领域的调整与经济发展:(1)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协调劳资关系, 缓和社会矛盾;(2)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第 2 页 共 11 页 (3)不断调整国家间的矛盾,实现国际领域的经济合作。 4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运行机制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 而发展变化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5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国家垄

5、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论:理论:_经济理论经济理论 2特点:普遍奉行特点:普遍奉行_的经济政策,实行的经济政策,实行 。 3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 _” 。 4调整:调整:70 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_”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现象,各国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_” 。 二、建立二、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

6、家运用实质:国家运用_和和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_ _ , 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20 世纪世纪 80 年代以后,各年代以后,各 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作用:使穷人受惠,对作用:使穷人受惠,对 _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

7、济新经济”的出现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原因:_;_;_;_。 (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_的部门。的部门。 (3)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_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的提高,扩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扩大 了市场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_ _,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 2美国出现美国出现“新经济新经济” (1)原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原因: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8、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2)含义:以)含义:以_为基础,以为基础,以_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影响:从)影响:从 20 世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 10 年的持续增长。年的持续增长。【知识链接知识链接】 浅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新变化的原因、表现、本质特征及其认识 1影响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来源: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 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国家调 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资本主义国家广

9、大民众积极的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方式新变化的主要表现 (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主要包括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利用税收(通过抑制 过高收入和收入的持续继承性,以减弱国内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使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 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等,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二战后股票分散化(雇员持股)和经营人第 3 页 共 11 页 员的专业化,出现资本社会化的趋向,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大调整。

10、 (3)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的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 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 务。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福利制度成为国民 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评价:福利国家的出现使 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但是发达国家的 福利政策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发展: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 年经济危机后, “福利国家”的发 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

11、继续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 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4)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提高了经济竞争力,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 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代表高新 科技第三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 (5)首先在美国出现“新经济”的新趋势。 “新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长达十 年的持续增长。 3本质特征: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当代 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它促进并带领了世 界经济的向前发展。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

12、经济生活;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或 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变化: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 出现了所谓 “人民资本主义” (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经营者革命”的新趋势出现。 (企业所有者 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福利国家的出现(普遍和比 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第三产业蓬 勃发展(产业结构因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变化而变化)20 世纪 90 年代知识经济首先在 美国兴起(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

13、增长模式) (2)评价: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增强了计划调节的能力,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 义市场机制的缺陷,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危机。科技进步和政府干预只能使周期 扩展期延长,衰退期缩短,衰退程度也相对温和;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结合,生产 问题与金融问题结合,使衰退问题更趋复杂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失衡、失调、 动荡和衰退同步进行。 (3)认识:首先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 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较过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的事实表明,其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并非只有对立,还有相互适应和可协调的一面,资 本主义

14、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其次,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又要看到 它没有变化的一面,在诸多的发展变化中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没变,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 整的最低限度是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这些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着新的矛盾冲突和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发达国家 出现“滞胀“现象就是突出反映。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是否加强或减少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上左右摇摆。具体表现在: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 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

15、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 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 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这些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第 4 页 共 11 页 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 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基础达标基础达标】 1.下列是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完二战后美国经济状况后得出的一些观点,正确的 是 A.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B. 里根任总统时美国出现“新经济” C.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出现“新经济” D. 科技革命是推动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2. 二战后随着国家的发展,英国人自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这句话是指 A. 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 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 军队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