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4589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试题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4 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年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1.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 DNA 数目加倍C.染色体 DNA 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解析】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数目不变;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

2、等。【答案】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 ATP 中C.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 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解析】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为光合作用,真核生物在叶绿体中进行,原核生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 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B 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 CO2,C 错误;过程和都能产生H,前者主要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主要用于 C3还原, D 正确

3、。【答案】D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 项正确;营养级是指不同的生物种群,而图 a 和 b 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 项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 项错误;图 b 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的量,应有

4、外界能量流入,D 项错误。【答案】A4.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A.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B.产生抗人白细胞介素8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筛选C.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D.21 三体综合征的诊断【解析】可通过将受体菌接种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的受体菌,A 错误;抗人白细胞介素的杂交瘤细胞应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筛选产生,B 正确;在棉花田中人工放入害虫可检验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效果,C 错误;可利用显微镜检测 21三体综合征,D 错误。【答案】B5.MRSA 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 ,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

5、 H 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 MRSA 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B.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 MRSA 菌C.实验还需设计有 2g/mL 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D.蛋白质 H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解析】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A 错误;第 2 组和第 3 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 H 可杀死 MRSA 菌,B 错误;第 3 组缺少 2ug/mL 的对照组,C 正确;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 H 是乳腺细胞产生,不属于

6、抗生素,D 错误。【答案】C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解析】由图可知,物质 a 可刺激机体可产生抗 a 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说明物质 a 可以作为抗原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 正确;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

7、噬细胞吞噬,B 错误;抗体 C 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 正确;由于抗 a 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 AChR 受体,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 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D 正确。【答案】B7.(16分)Kisspeptin,简称 Kp,是 Kp 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右图中的过程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进行调节。据图回答。(1)神经元内合成 Kp 的细胞器是 。Kp 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 A 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反馈调节,Kp 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的生理意义

8、是 ,促进排卵。.Kp-10是 Kp 的一种。为研究 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 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综合分析(4)综合、分析,推测 Kp-10调控鹌鹑产蛋的方式属于 调节。【答案】 (1)核糖体 GnRh 神经元 垂体 (2)减少 通过反馈调节使 Kp释放量增加,最终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 (3)不影响 随着日龄的增加,提高产蛋率的作用逐渐增强 (4)神经体液【解析】 (1)由题干 Kp 是神经细胞产

9、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由图可知应为为 GnRH 神经细胞,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 A 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 为垂体。(2)过程抑制 Kp 神经元活动,故 Kp 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 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3)由图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第 42 天都开始产蛋,因此 Kp-10 不影响鹌鹑的开始产蛋日龄;在 42-50 日内,实验组的产蛋率都高于对照组,且逐渐增加,因此,Kp-10在 50 日龄内能促进鹌鹑的产蛋率,且随时间延长,促进作用越强。(4)

10、综合上述分析,Kp-10 在雌激素的刺激下由神经细胞产生,存在神经调节,而Kp-10 能调节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排卵,存在体液调节,故此过程由神经体液共同调节。8.(12 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产生的 -葡萄糖苷酶(BglB)是一种耐热纤维素酶,为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更好地应用,开展了以下试验:.利用大肠杆菌表达 BglB 酶(1)PCR 扩增 bglB 基因时,选用 基因组 DNA 作模板。(2)右图为质粒限制酶酶切图谱。bglB 基因不含图中限制酶识别序列。为使 PCR 扩增的 bglB 基因重组进该质粒,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需分别引入 和 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大肠杆菌不能降

11、解纤维素,但转入上述建构好的表达载体后则获得了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这是因为 。.温度对 BglB 酶活性的影响(4)据图 1、2 可知,80保温 30 分钟后,BglB 酶会 ;为高效利用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 (单选) 。A.50 B.60 C.70 D.80.利用分子育种技术提高 BglB 酶的热稳定性在 PCR 扩增 bglB 基因的过程中,加入诱变剂可提高 bglB 基因的突变率。经过筛选,可获得能表达出热稳定性高的 BglB 酶的基因。(5)与用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胞杆菌相比,上述育种技术获得热稳定性高的BglB 酶基因的效率更高,其原因是在 PCR 过程中 (

12、多选) 。A.仅针对 bglB 基因进行诱变 B.bglB 基因产生了定向突变C.bglB 基因可快速累积突变 D.bglB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酶的氨基酸数目改变【答案】 (1)嗜热土壤芽孢杆菌(2)Nde BamH(3)转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泌出有活性的 BglB 酶(4)失活 B(5)A、C【解析】 (1)bglB 基因存在于嗜热土壤芽孢杆菌基因组中,故应以该菌的基因组DNA 为模板进行基因扩增。(2)目的基因与质粒进行重组时,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且应靠近启动子和终止子,结合示意图可知,应在扩增的 bglB 基因两端分别引入 Nde和BamH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该基因表

13、达载体中含有 bglB 基因,其可表达产生 -葡萄糖苷酶,其可分解纤维素,这样大肠杆菌就获得了分解纤维素的能力。(4)由图 2 可知,BglB 酶在 80保温 30 分钟后,该酶就会失活;由图 1 可知,当温度为 6070时,酶活性较高,而由图 2 可知 70时保温 30 分钟,酶活性开始减弱,而 60保温 30 分钟后酶活性基本不发生变化,由此可知为高效利用 BglB 酶降解纤维素,反应温度最好应控制在 60,故选 B。(5)在 bglB 基因扩增过程中加入诱变剂进行诱变处理,相比于诱变剂直接处理嗜热土壤芽孢杆菌,针对性更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由于 PCR 过程基因扩增即 DNA 复制快速

14、进行,发生突变后可进行快速积累,进而便于筛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氨基酸数目的改变,如突变后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可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进而导致氨基酸数目变少。9.(16 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 、灰身(B)对黑身(b) 、长翅(V)对残翅(v) 、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 M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1)果蝇 M 眼睛的表现型是_。(2)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_条染色体进行DNA 测序。(3)果蝇 M 与基因型为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4)果蝇 M 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_和_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 M 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 M 在产生配子过程中_,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5)在用基因型为 BBvvRRXeY 和 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 M 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为分析无眼基因的遗传特点,将该无眼雌果蝇与果蝇 M 杂交,F1性状分离比如下:F1雌性雄性灰身黑身长翅残翅细眼粗眼红眼白眼12有眼113131313112无眼113131/从实验结果推断,果蝇无眼基因位于_号(填写图中数字)染色体上,理由是_。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