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622054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0 年) 发布时间:2014-12-24 访问次数:68 字体: 大 中 小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耕地质量提升是指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使用化学投入品, 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不断增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和 劳动生产率的过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加快推进耕地质量 提升,对保障我省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远的战略意 义,对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升我省耕地质量,使其尽快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家粮食安 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2008-2020 年) 、 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山东 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 年)有关要求,结合我省耕地质量实际,编制 本规划,规划基准年为 2013 年,规划水平年为 2015 年和 2020 年。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土地总面积 15.79 万平方公里(折合 2.37 亿亩)。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 34.9%, 平原盆地占 64%,河流湖泊占 1.1%。全省现有耕地 1.14 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48.3%,人均 1.17 亩。高产田 4445.37 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 39%;中产田 4362.20 万亩, 占全省耕地总面积 3

3、8.2%;低产田 2592.43 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 22.8%。近年来,我省 在发展生态农业、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相关法律 法规体系不健全、财政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科技集成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和农业规模化集约 化经营水平比较低等原因,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化肥过量施用问题。全省年折纯化肥施用量达 472.7 万吨,占全国化肥施用量的 8%, 氮肥利用率为 30%左右,仅为发达国家水平的 1/2。播亩平均化肥用量 27.2 公斤,比全国 平均用量高 6 公斤,比世界平均用量高 19.2 公斤。超量化肥投入,造成我省土壤酸化、次 生盐渍化加重

4、。近年来我省土壤酸化速度加快,胶东地区尤为突出,pH 值小于 5.5 的酸化 土壤面积已达 980 多万亩。全省 1300 万亩设施菜地中,有 260 万亩发生次生盐渍化。土壤 酸化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作物发病率升高,农产品品质下降。pH 值低于 4.5 的地块, 一般可造成作物减产 30%以上。设施菜地种植 4 年后,土壤盐渍化现象逐年加重,严重影 响作物产量和质量。(二)农药残留污染问题。全省化学农药年使用总量一般在 16 万吨左右,农药利用率不 到 30%,比发达国家低 20 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大部分农药残留消解在土壤、水等环境介 质中。农药残留污染不但对有益生物特别是微生物造成伤害,

5、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土传病 害加重,耕地生产能力下降,而且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及 公众身体健康。(三)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我省地膜用量近 10 年来趋于平稳,基本保持在 14 万吨左右, 覆盖面积 3600 多万亩。由于地膜厚度小、易破损,基本不回收。残留地膜可在土壤中存留200400 年,长期使用地膜覆盖的农田中,地膜残留量一般在每亩 4 公斤以上,最高已达 11 公斤。残留地膜不仅破坏土壤结构,降低透气性、透水性,而且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 系生长,可导致农作物减产 10%以上。(四)秸秆未有效利用问题。2013 年全省农作物秸秆总量达到 8650 万吨,其中 7000

6、 万 吨得到综合利用,占秸秆总量的 81%。全省常年秸秆还田面积 8000 万亩以上,部分地区 因秸秆还田技术和配套措施不到位,连年直接还田后,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一是秸秆粉碎程度不够,影响作物出苗和对养分的吸收;二是还田秸秆过多,造成碳氮比 失调,土壤肥力相对下降;三是携带病虫害的秸秆未经处理直接还田,造成来年病虫害加 重。(五)畜禽粪便污染问题。2013 年,全省年畜禽粪便产生量 1.89 亿吨、尿液 9436 万吨 以上,每公顷耕地粪尿负荷达到 37.7 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3 吨以上,有 15 个设区市耕 地粪尿负荷超过了欧洲每公顷 30 吨的限量值。目前,全省畜禽粪便

7、无害化处理率不足 40%, 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农田,不仅会造成耕地污染,还会引发动物疫病传播和 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六)重金属污染问题。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在工矿企业周边、污 水灌区及大中城市郊区等重点区域的农田受到持续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了严重威 胁。同时由于农药和畜禽粪便等农业投入品的过量使用,导致重金属污染来源广泛,源头 控制难度加大。重金属污染不仅可以造成作物减产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甚至还会通过食物 链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危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要以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环境持续改善

8、为目 标,针对当前影响我省耕地质量的地力退化、农药残留污染、地膜残留污染、秸秆未有效利用、畜禽粪便污染、重金属污染 6 大问题,重点组织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 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治理、重金属污染修复 6 项工程,着力推广应用 水肥一体化、农药减量控害、降解地膜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养殖场沼气建设、重金属 化学钝化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技术创新,增加资金投入,积极 构建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耕地生产能力的持续增强。(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针对影响耕地质量的突出问题,统筹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产 业发展,统筹耕地面积与畜

9、禽养殖规模,统筹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科学设立建设内容,合理规划区域布局,试点先行、协同推进,分期分批、循序实施。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全省各地耕地资源条件、相关产业发展状况、主要问题 形成原因、优势农产品生产潜力等,明确耕地质量提升的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关键环节、 相关技术和提升目标,采取试点示范、辐射带动、全面推进的方式,加快耕地质量提升步 伐。3.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按照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思路,综合运用法律、 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控,规范使用技术、使用范围、使 用标准,集成推广经济适用、科学有效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4

10、.政府引导,公众参与。耕地质量提升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低, 社会生态效益高。必须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舆论导向,尊重公众的知情 权和参与权,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耕地质 量提升长效机制。(三)发展目标。1.到 2015 年,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初见成效,农产品质量 明显提高。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全省化肥利用率提高 4 个百分点以上,土壤酸化和设施菜地土壤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 制,pH 值小于 5.5 的酸化土壤面积和设施菜地退化土壤面积减少 10%。正常年份下,全省农药利用率提高 5 个百分点以上,用药量减少

11、 10%以上。全省可控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 3%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85%以上。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 85%以上,粪便无害化处 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72%以上。全省污染修复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降低 30%,农产品重金属含量达标。2.到 2020 年,农业投入品基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使用,农业废弃物基本实现无害化 处理、资源化利用,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严重影响耕地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得到 基本解决。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全省化肥利用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以上,土壤酸化和设施菜地土壤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改 观

12、,pH 值小于 5.5 的酸化土壤面积和设施菜地退化土壤面积减少 80%以上。正常年份下,全省农药利用率提高到 40%以上,用药量减少 30%以上。全省可控降解 地膜推广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 3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回收率达到 90%以上。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 90%以上,秸秆精细还田、堆沤还田面积占还田总面积的 95%以 上。全省基本实现种养平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 100%, 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95%以上。全省污染修复区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降低 60%,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三、主要建设内容2014-2020 年,分别不同区域、针对

13、不同问题,主要实施以下 6 项工程:(一)土壤改良修复工程。以治理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为重点,加快推广应用功能性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矿物源土壤调理剂,大力推广果园生草技术。在土壤酸化 程度比较严重的胶东地区,施用土壤调理剂,中和酸性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果园 中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调理土壤酸碱度。在设施蔬菜栽培集中区域,重 点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配套建设微滴灌设施,将施肥和灌溉同步进行、一体化管理; 进一步加大微生物和有机肥推广力度,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量。(二)农药残留治理工程。以治理现存残留、控制新增污染为重点,集成推广农药残留 微生物治理、农药减量使用、病虫害物

14、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在农药残留比较严重的耕 地中,施用能够降解农药残留的微生物制剂,缩短农药降解周期。在农药用量大的农作物 重点种植区,推广应用高效施药器械和药效提升助剂,设置杀虫灯、粘虫板等物理防虫设 备,应用性诱剂、天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技术,提高综合防治效果,有效减少化学农 药用量。(三)地膜污染防治工程。以消除地膜残留污染为重点,建立健全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体 系,积极推广应用氧化生物双降解生态地膜。一是立足我省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研发生 产上的技术优势,大力推广双降解生态地膜栽培技术,充分利用双降解地膜在自然环境条 件下降解完全、定时可控和生态无害的特点,实现地膜栽培的清洁生产,消除

15、“白色污染” 。 二是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合理规划布局,配套相关设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捡拾 回收地膜,采取差价补贴的方式,换取新的标准地膜或可控降解地膜。(四)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为重点,配套 建设秸秆收贮体系。秸秆肥料化利用,主要是推广应用秸秆精细还田、腐熟还田、秸秆生 物反应堆和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是推广应用秸秆青贮微贮氨化等 技术;秸秆燃料化利用,主要是推广应用秸秆热解气化、生物气化和秸秆生物质炉技术; 秸秆基料化利用,主要是推广应用秸秆养殖食用菌和医用饲用昆虫技术;秸秆收贮体系建 设,主要是根据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科学规划

16、建设秸秆收贮站。(五)畜禽粪便治理工程。以提高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根据 养殖规模,选择性推广粪便肥料化利用技术。一是粪便自然发酵直接还田。主要是建设集 中堆积贮存场所,利用微生物氧化分解粪便,作为肥料直接还田。二是发酵床粪便处理技 术。将垫料和高效微生物菌种混合,吸附发酵畜禽粪便,形成有机肥料。三是沼气工程建 设。在规模化养殖场内,建设大中小型沼气工程,配套建设沼渣沼液肥料化生产设施,实 现沼渣沼液肥料化利用。四是畜禽粪便有机肥生产技术。依托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畜 禽粪便肥料化生产设施,生产有机肥。(六)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以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为重点,因地制宜推 广应用源头防控、农艺修复、化学钝化、植物萃取等相关技术。通过修建植物隔离带或人 工湿地缓冲带,建设灌溉水源替代工程,实行农业投入品准入,防止重金属继续污染农田; 通过开展农田土壤深耕培肥,合理调节土壤理化性状,降低耕层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通过施用高效实用的化学钝化剂,选择性喷施对重金属吸收有拮抗作用的叶面调理剂,有 效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通过间作、套种重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