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1976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毕业论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题 目:I摘 要古典诗词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载着情感教育的重任。实施情感教育符合语文教育改革要求,从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三方面满足高中生的情感心理需求,有助于深入挖掘古诗词教学的情感内蕴。通过探究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方法,从而推进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达到育人目的。关键词:古典诗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学IIAbstractClassical poetr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carrying the emotional educati

2、on. Implementing emotional education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Chinese education reform,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moral, rational feeling and aesthetic feeling, three meet the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demand of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help dig deep emotional contents of teaching ancient Chinese poe

3、ms. Through exploring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ms implementation method, so a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o quality education, purpose of education. Keywords: classical poetry; emotional educ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III目录

4、摘 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情感教育 .11.1 情感教育的内涵 .11.2 情感教育的特征 .22、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32.1 实施情感教育符合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 .32.2 实施情感教育符合高中生情感心理需求 .32.3 实施情感教育符合古诗词的情感内蕴要求 .43、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 .43.1 提升道德感 .43.2 培养理智感 .63.3 发展美感 .64、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方法 .74.1 导语激趣 .74.2 体验文本情感 .84.3 融会贯通内化情感 .9结论 .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2致 谢 .1

5、3第 1 页 共 13 页引言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时期。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 “情以物发,辞以情发。 ”情感是诗词的生命和灵魂,是诗词人文情怀的主线。在古诗词教学中,情感的唤起、渗透、濡染,能开启古诗词中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促进他们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因此在古诗词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重要

6、的意义。1、情感教育1.1 情感教育的内涵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因此情感分为高级、低级和中间层次。培养人的情感,主要是对人类高级社会情感的培养。情感是相对于认识的概念,情感教育即是一个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关于情感教育的内涵,中西方学者都有过相关的探讨。在英国沃里克大学召开的一个世界性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西方学者基本上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

7、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情感教育的提出,并不是要彻底地否定现行教育实践,只是要对现行教育实践进行一种补偏救弊。然而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宗教生活的影响,西方的情感教育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或多或少的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我们在借鉴的同时应注意批判。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国学者纷纷对其展开了研究探讨,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是朱小曼和鱼霞出版的相关著作。朱小曼在情感教育论纲中说道:情感教育,就是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特质、走向新的高度,也是关注作为人的生命机制之一情绪机制。如何与生

8、理机制、思维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鱼霞在其著作情感教育中提出:“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第 2 页 共 13 页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以人的情感层面为对象的教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尊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自己的内在情感,净化

9、心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1.2 情感教育的特征情感教育是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这里所探讨的情感教育特征主要是针对具有“唯认识教育倾向”的教育过程而言的,也是情感教育内涵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情感教育的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时代性古代情感教育强调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古希腊雅典教育的核心是和谐教育,即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在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因深受人性哲学和儒学治学传统的影响,一方面注重学问,另一方面注重情趣。例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时的情感教育体现了当时存在着的历史要求,因此具有较低层次的现实性。而当代的情感教育建立在承认

10、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上,在当代教育改革中不断发展,它不回避科学的认识教育,深深扎根于人们真实的生活背景下,可以说它是为现代人生活的更好,提高现代人的思想境界而服务的,它具有时代性。(2)创造性情感教育的创造性,一方面是指情感教育没有固定的和统一的模式可以遵循,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在情感教育理论观念的引导下,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指情感教育通过提高学生的兴趣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提升他们的创造性素质。(3)人本性情感教育的人本性是指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在课堂组织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

11、的情感心理状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自己的情感,发展高级社会情感。情感教育的关注点、着眼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以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有助于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兴趣得以调动。整个教学活动不再是赤裸裸的知识传授,学生也不再是机械的运转,他们的主第 3 页 共 13 页体性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2、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2.1 实施情感教育符合语文教育改革的要求首先,在高中古典诗词中实施情感教育体现了语文课改的灵魂“以人为本” 。语文课程改革,必须具有教育的立场,而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立场,这个基本立场就是“以人为本” ,这是语文课程改

12、革的灵魂所在。同时,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也重新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第一次将语文的人文性当做课程性质提出来,是对语文课程认识的历史总结和升华。而情感教育恰恰能够突出语文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中华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其丰富的内蕴极其适合做情感教育的素材。在古典诗词中实施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走进诗词的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达到情感的碰撞,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古人思想的熏陶,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这正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要义之所在。其次,在高中古诗词中实施情感教育展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目前把语文教育目标分成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并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情感教育的实施能够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占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