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18526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试试论论公公司司治治理理中中的的内内部部审审计计角角色色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治理效率 论文摘要:近年来,公司治理成为企业改革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高度出发,完善公司的内部审计,以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2005 年中国股市开门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相继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司法部门立案侦察。频率之高、涉案之重为以往所罕见。而涉案背后所显示的制度缺失、监督缺位及违规成本太低,使得公司治理又一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公司治理(co 印 orategovernance)或公司治理结构是

2、公司内外部的一种契约或制度安排。按照 OECD 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中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同时,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使之用以设置公司目标,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也就是说,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把因两权分离产生的目标差异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交易或代理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 公司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外部治理是通过竞争的市场实现的,如产品、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市场,这种治理也称为公司的间

3、接控制;内部治理是所有者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又称直接控制。 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包括:一是有一个产权主体。这个产权主体必须有行为能力,行为合理,这样其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才会清晰、合理,这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 二是有一个内部组织治理结构。组织治理结构是指在公司内部形成相互制约、协调一致的组织架构。它是公司治理发挥作用的组织保证。 三是形成公司内部的决策治理结构,尽可能减少以至消除失误的决策。这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关键所在。 _2四是形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委托受托关系存在于公司的各个层面,因此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应存在于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也应存在于

4、公司内部因行政分权(或管理分层)而形成的各个层次上,其目的是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有效,保证正确的决策得以全面、有效地贯彻实施。 2 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再监督,是内部控制的一环。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表现在: 首先,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通过持续、动态、经常性的相对独立审计,缓解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 其次,内部审计本身的存在完善了公司的治理机制。通过内部审计,股东和股东大会代表机构

5、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以防范决策风险;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以防范经营风险;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能够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以降低审计和监管风险。 第三,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通过内部审计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对组织内经营管理者和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 第四,内部审计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这一方面是因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环,另一方面,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监督,不断提出改进内部控制的措施。 内部审计在其 06

6、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在组织模式上还是在审计内容上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从组织模式上看,内部审计经历了隶属于经理班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分管;隶属于经理班子,由公司经理直接分管和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之下等组织模式。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也由低到高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从内部审计的内容来看,从最初的查错防弊、财务审_3计到后来的内部控制审计,再到现在开展的风险、管理审计,内部审计的拓展面越来越大,关注的层次也越来越高。上述内部审计组织形式的变化和审计内容的拓展,保证了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以及决策的正确和有效贯彻。 3 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面临着与内部控制相似的问题,即内部审计尚

7、未与公司治理相结合,成为公司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审计尚未得到广泛开展,内部审计的地位与独立性也不是很高。随着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实践中,首先应从公司治理的高度构建新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越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其次,顺应内外部变化,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范畴。遵从内部审计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有意识地推动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以使内部审计更多地关

8、注风险,有助于管理层决策更科学、合理。第三,严格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要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必须有严格的任职资格标准,重视和加强内审人员的知识更新。最后,要改进和提高内部审计的技术。利用计算机新技术,在公司内部建立审计信息化系统和操作平台,利用计算机的实时监控,促使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过渡。加强与外部审计的协调、沟通,以提高审计效率。 在实践中,应使所有者与经营者都认识到,内部审计是他们的共同需求。所有者通过内部审计,一方面了解经营者的情况,另一方面提高决策的有效性。而经营者为了解除受托责任,也需要内部审计来证明他们的工作绩效。有了这种共识,就会推动内部审计的发展,在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与治理结构的有效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他参考文献: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_4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