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十)教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614374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方法(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修辞方法(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修辞方法(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修辞方法(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修辞方法(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辞方法(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方法(十)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专题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专题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 型】复习 【教学目的】 明确考纲要求,掌握八种修辞格。 熟悉修辞考查题型,积累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修辞考查题型,掌握综合运用修辞的方法。 【教学内容】研习考纲重难点 一、导入: 对于语言表达来说,语法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解决好不好的 问题,现在高考命题更加注重以能力立意为主,那么对修辞的考查无疑是重中之重。 二、研习内容: 1、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表述为:“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 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 修辞方法”这一考点内容作了十分清楚的界定,共考查 8 种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

2、、借 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这些都是考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考查修辞方法,不考名词术语,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 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1、1考查形式多样。 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 来更多地趋向于简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在考查在语言 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简答题的 方式出现。 1、2选材贴近现实。 本考点与语言运用的其他考点一样,选用的语言材料针对学生实际,贴近现实,具有浓厚 的时代气息。

3、如:2008 年高考重庆卷、湖北卷从不同角度涉及奥运话题,具有鲜明的时代 色彩。 1、3考查重点明确。 无论是从考试大纲规定,还是从高考命题看,本考点突出“常见” ,即考试大纲规 定的常见的共 8 种修辞方法,近三年高考中涉及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排比、比喻、比拟等, 没有超出大纲规定“常见”范围。同时,本考点一般不考辨析,着重考查正确运用。 2、考题揽胜 【例 1(选择题) 】 (2005高考浙江卷)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壳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4、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答案解析 面对欺凌,杨柳弯腰逢迎,显然不合事理。答案 C 【例 2 简答题】解析 仿写题,首先要分析例句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主旨及句间逻辑关系, 例句以“我”与“我的祖国”为对象,运用比喻和比拟的手法表明了“我”与“我的祖国” 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我”对“我的祖国”的赞美和热爱。 答案 我和我的学校,像小鸟和森林一座;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是森林的歌唱者;每 当森林在合唱时,小鸟是声音最嘹亮的一个。 【例 3 综合题】修辞手法经常在古诗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具体题型见第三、五部分 相关内容。 3、考点透视:下面分别说明

5、八种修辞方法。 3、1 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 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 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一是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二是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三是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四是表

6、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像雷锋、焦裕禄等。(4)比喻的种类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 有“似的” “一样”等词语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 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 “成了” “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 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 水。 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7、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 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有时博喻是以不同角度的几个比喻来描绘一个本体。例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 里的星星。(前一个比喻是从荷花个体的角度,写它的光泽和颜色;后一个比喻是从荷花整 体的角度,写它在荷塘里的分布。) (5)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3、课堂练习 请仿照例句的画线部分,另选本体,再写一个语意相关的句子。 例句:那些昂扬的力量时时震荡着我的心灵。即使我是一株小草,不能洒下清爽的绿阴, 我也会摇曳娇小的身躯,随风而舞,撩动行人的心绪。 仿写:_ 答案 即使我是一片落叶,不

8、能装点秋的美丽,我也会融入泥土,去催发新绿。 3、2 借代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 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借代的种类 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3)借代的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4)运用借代的注意点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 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9、。 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中加点词语所称代的事物。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2)无丝竹之乱耳。(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答案 (1)“鳞”是鱼身体的一部分,代鱼。(2)“丝竹”本指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代指乐器。 (3)帆是船上的工具,代船。 3、3 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 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人化” ,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10、。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比拟的作用 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4)运用比拟的注意点: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 课堂练习 (2008高考重庆卷)据媒体报道,2008 年 5 月 8 日 9 点 18 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 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 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解析 本题要求拟写对联,上联内容应与白云有关,下联内容应与彩虹有关,注意运用 拟人手法。答案 (示例)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 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3

11、、4 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 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夸张的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 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 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 (3)夸张的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

12、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4)运用夸张的注意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地合理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 事实。 分析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 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 答:_ (2)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暗深渊,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答:_ 答案 (1)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

13、突出了土地肥沃、 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 (2)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牢房阴森恐怖和沉寂的氛围。 3、5 对偶 (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 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种类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

14、昌鱼。 (3)对偶的结构形式 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典型,而后者尤与 时宜不合。 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运用所学修辞知识,给下面春联补写出下联。 (1)春风含瑞气,_。(2)鸟语花香风光美,_。 (3)春燕剪柳,长恋乡野朴风厚;_,_。 解析 本题要求对春联,所写景色必须具备早春特点,且能够烘托吉祥、喜庆的春节气 氛。从形式上看,春联常用正对。 答案 (1)丽日吐祥光 (2)山清水秀气象新(或风和日丽节气和) (3)喜鹊登梅,永歌农家 人意纯 3、6

15、排比 (1)概念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法。 (2)排比的种类 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 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 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 ,就 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 ,那么它就可 以像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3)排比的作用 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