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14189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论论我我国国的的货货币币政政策策对对证证券券市市场场的的影影响响论文关键词 从紧的货币政策;证券市场;货币政策工具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稳健到从紧的变化,也使得我国的股票和基金市场做出了相应的回应。货币政策通过利率、的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政策工具,从资金可得性和相对收益率这两大渠道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产生影响。本文以此来浅窥国家对证券市场的控制和影响及其决策制定。一 、简述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1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从紧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节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

2、;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这种政策取向的调整,最终反应在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稳健的货币政策供应的手段有:小度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日益重要的利率手段运用;票据再贴现政策、窗口指导以及发布对某些风险的提示来实施宏观调控。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指由于经济发展过热等因素影响而采取的由控制货币供应量来抑制货币的过快流动,从而抑制经济过热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得以应用。是当前宏观经济过热现象并没有得到明显有效的控制。是必须切实加强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看出,2008 年的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必然的。2007 年我国的房地产

3、市场过热现象及股票市场投机过热现象在中央九次提高准备金率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减落的迹象;2007 年来自食品和能源的价格波动较大,从而为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带来不利。而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通货膨胀率也在不断的上升。根据通货膨胀的两个根源情况,需求拉动型和供给推动型。目前在需求的角度看,货币供给较多。从供给方面看则是由于猪肉和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带动周边物价上涨;而相应的措施降低粮价、增加粮食进口,又会冲击农民的收入和他们的积极性。2008 年不论是从抑制过热经济或是抑制_2我国的通货膨胀的目的出发;也为保证社会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应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22000 年以来的货币政策 (1)积极推进

4、利率市场化,改革外币管理体制 为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的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9 月 21 日起实施新的外币利率管理体制。 (2)积极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实施储蓄实名制 为了规范储蓄行为,推进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5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储蓄存款实名制。 (3)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业务品种创新 2005 年 2 月 14 日,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公布证券公司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允许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以股票质押取得贷款。 (4)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引导资金流向 2005 年 4 月,人民银行发文,允许除邮政储汇局以外的金融机构开办“教育储蓄存款

5、”,免交利息所得税;同年 8 月, 公布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同年 6 月,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文, 要求各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扶优限劣,对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工业、产品和重复建设项目限制或禁止贷款,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9 月,针对封闭贷款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出关于坚持封闭贷款贷款条件、从严控制封闭贷款发放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封闭贷款的发放条件,防范风险。(5)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建设 批准第二批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从事融资业务。2005 年 6 月,为发展货币市场,拓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融资渠道, 允许财务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2005 年 11 月

6、9 日,允许全国首家专业化票据经营机构中国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开业,这有利于促进票据业务发展,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票据市场,也为央行再贴现操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引导规范民间信用 2005 年 7 月,决定将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以再贷款形式反还农村_3信用社使用,集中用于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农民、农村、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并重点用于发放农户贷款、及时满足农民从事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等合理资金需求。 二 、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分析 1货币政策工具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7、:(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这就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

8、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产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 2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资金存量和流量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社会资金的存量流量及其结构均起到很强的调控作用。其中,利率政策在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既决定着社会资金增量的流动性大小,又影响着社会资金在各领域的分布和变现能力的大小决定其持有资金_4转化为证券投资资金的难易程度和迅速程度,又通过利率调整后金融工具预期收益

9、率的再调整决定资金在证券市场和其他领域之间流向和流量的变动。 3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资金存量和流量的调控力度将逐步加大 这具体体现在:随着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方式从以信贷规模为主的直接调控方式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备付金率、利率、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为特征的间接调控方式的转变,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资金流出、流入量的影响将会不断加大;货币政策与证券监管政策的协同力度加大;从对社会资金流量和信用总量的调节方面,人民银行越来越重视对流入股市资金量的“微调”。4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趋向间接化、市场化和杠杆化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体现为:人民银行逐步放弃对贷款规模的管

10、理;改进基础货币管理。以 M1 和 M2 为中介目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货币供应量;改革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强包括增发短期国债、完善国债结算和托管体系等在内的基础建设,大力开展以国库券、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载体的公开市场业务;通过适当简化利率种类,调整利率结构、合理确定各利率水平俩今年一步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 三 、货币政策实施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具体分析与对策 1货币政策走势对证券市场资金可得性的影响 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将促使证券市场可吸纳的资金量稳定适度减少;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将使证券市场的资金面更加严紧。由此会给商业银行系统带来不可利用资金的增加,从而通过商业银

11、行购买国债和同业拆借等渠道进入证券市场。另外,中央银行年内的多次加息,也不利于预期引导增量介入证券市场。 2货币政策走势对证券市场相对收益率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利率这一杠杆来影响证券投资的相对收益率,而相对收益率的预期和现实,有决定着资金在储蓄存款和政券市场之间相互转化_5的方向和数量。降息通过储蓄存款收益的减少国债、股票和企业债券价格的提高而提高了证券投资的相对收益率,从而引导储蓄存款投入证券市场。反之,则减少了证券市场的资金投入。而在证券市场资金量既定的情况下,现有的利率结构又决定着国债、股票和企业债券收益率的大小,从而进一步引发资金在国债、股票和企业债券市场的再分配。 3我国具体

12、货币政策分析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央行决定从 2007 年 12 月 21 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 3.87%提高到 4.14%,调高了 27 个基点。这次央行年内的第六次加息的突然而至令人大感意外。 从时间点看,2007 年的此次加息的确有些意外。之前 11 月份 CPI 数据出台,因其创出 11 年来新高,市场曾广泛预期加息举动将随之而至。但是,面对市场惯性化的思维模式,央行却选择了“按兵不动”。也正是因此,有关汇率政策将成为主要选择工具、12 月份 CPI 涨幅数据将会回落等说法开始盛行,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央行的静默举动。然而,偏偏在市场

13、对年底再次加息逐步“放松警惕”之时,却最终成为政策预期兑现之刻。 对于此次加息出台时间的意外性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利率政策作为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尽管长期看有逐步被汇率政策替代的可能性,但是总归难以被彻底摒弃。毕竟加息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存款的流出成本,发挥抑制投资过热的作用;加息的政策效果一直备受争议。由于此次物价上涨主要源自于农产品成本的推动,单纯加息动作不仅无助于增加农产品供给,反而可能增加其生产成本,成为推高价格上行的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对此表示出一定认同,他表示“由于 CPI 涨幅中食品价格上涨贡献较大,加息对这种情形是否有效正在研究之中”。 对于资本市场的运行而言,此次加息的政策影响也可谓是多样化。由于此次加息时机选择出乎意料,加之资本市场本身人气淡静,因而在短期内可能会做出过度的反应。而从资金面影响看,活期存款利率的下降会让部分对资本市场“伺机而动”的资金受到影响。但是站在开放市场的角度看,此次加息后国内的一年期存款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