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2957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给排水管道的顶管施工技术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某开发区内规划路沿线顶管施工段的工程实践经验,阐述了顶管施工技术在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关键词:顶管 平衡 泥水 工作井0 引言该市政规划路给排水施工项目位于广东某开发区内,该工程中的 W334W337设计为顶管施工段。管材采用带橡胶圈 III 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径为1500mm,总长 270m。其中工作井、接收井均采用矩形钢筋混凝土沉井结构。1 顶管施工技术方案选择1.1 经调查分析研究及结合本公司在设备和施工及相关的技术能力,采用了密封泥水平衡式顶管工艺进行施工。1.2 泥水式平衡顶管机相比于土压式平衡顶管机,

2、能有效平衡地下水、对付流沙和淤泥质地层。同时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比土压式平衡顶管施工具有以下优点:可连续顶进作业,施工速度快;人员不用进入管道作业,安全性高;在淤泥质和砂层中顶进,对地质环境影响小,能有效控制施工精度,而且成本低等。1.3 顶管施工主要设备 该工程选取了 GTNS1500 泥水平衡顶管机,50T 吊机1 台、25T 吊机 1 台,后座泵站 2 套、整体式顶进构架 2 套、泥水处理系统 2 套、激光水准仪 1 台、全站仪 1 台、水准仪 1 台、经纬仪 1 台,另外还有通用设备电焊机、水泵等。1.4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期准备测量放样、复核工作井施工搅拌桩施工工作井上下设备安装

3、准备工具头吊装下井、全套设备调试工具头穿墙顶进后续吊放管道管道顶进、测量控制及纠偏管道排泥和废泥浆外运下2一管节吊放就位下段顶管顶进管道贯通、回收工具头闭水试验竣工验收、清场。1.5 施工顺序 顶管法施工采取先施工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后顶进管道,然后施工检查井的施工顺序。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管节制作、顶进施工、检查井施工尽可能平行交叉进行,以缩短工期。2 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2.1 顶力计算本工程采用顶管总顶力计算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F=F0+F1F0=peBC2/4F1=RSLF0初始顶力(kN)F1管壁摩擦力(kN)综合系数,本工程取淤泥质土系数值 1pe土仓的压力(kpa),pe=1

4、50kpaBC=管外径(m),取 2.238mR综合摩擦阻力(kpa),本工程取淤泥质土值 2;S管外周长(m),=3.1415*2.2387.03m;L推进长度(m),本工程考虑 L=400m。初始顶力:F0=1.5*150*2.2382*/4=885kN管壁摩擦力:F1=2*7.03*400=5624kN总推力:F=885+5624=6509 kN=651T说明:以上的管壁摩擦力计算没有考虑触变泥浆减摩效果,施工是采用触变泥浆减摩,可以有效折减管壁摩阻力。工具头正面泥水压力:F1=D2/4P 其中 F1顶管泥水阻力(t)3D顶管外径(m)顶管泥水最大压力(t/m2) 与土层密实度、土层含水

5、量、地下水位状况有关。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和本工程的分析,估算工具头正面泥水压力为 50t/m2 左右,F1=D2/4P2.2382/450196T管壁摩擦阻力: F2=SLf 其中 S顶管外周长(m)L最长一段顶管长度(m)f综合摩擦力系数(T/ m2)f 与管道的埋设深度、土质、地下水位等因素有关。根据有关工程统计资料和本工程的分析,估算综合摩擦力系数 f=1.3T/m2。F2=SLf=2.238601.0421T在考虑一次顶进距离为 60-70m 时,顶管总阻力为以上阻力之和:F=F1+F2617t根据该管径钢管的要求,其不能承受的以上顶力,顶力较大,需要增加中继环,顶进的后座采用 4

6、个 200T 的千斤顶,中继环采用 10 个 30T 千斤顶,共计 300T。顶管中继环布置按照“工具头 20m中继环后座 60m”来布置。另外,顶管过程还要采用减阻措施,通常减少管壁摩擦阻力的措施有:管壁与泥土间压触变泥浆减阻(优质膨润土拌制而成),注浆需要管节间的密封良好,否则浆体会在管节间泄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减阻效果好时,f综合摩擦力系数可以降低到 0.3-0.8T/m2左右,将触变泥浆的减阻作为保险系数。2.2 管材受力计算 钢管内径 d=2220mm,厚度 t=18mm,每节管长度 6000mm,管的端头采用焊接接头。端面受力面积 s= (2.2382.238-2.222.22)/

7、4=0.063m2可承受的最大顶力为:F=s5000T/m2/4=78.8T。3 各主要工序施工方法3.1 顶进前准备所有机械设备交班检查 顶进前,机械工需要进行交接班手续,4将记录的设备运转情况表交给下一个班组的机械工,并进行口头的设备运转状况交班,刚上班的机械工需要对控制台、各个泥浆泵、管道、测量系统、工具头等进行例行检查。 3.2 工具头刀盘转动、开进出渣浆泵 交班和例行检查完毕后,接通电源,将工具头的刀盘转动,当设备的参数稳定后,开进出渣浆泵,开始泥浆循环。3.3 调整进出渣浆泵流量达到平衡 工具头的操作全部采用在管道外(工作井上)控制台控制,只需 1 个机手操作,可实现对工具头刀具的

8、转动、纠偏控制、压力显示、时时监控(工具头安装了摄像头、控制台上安装了电视机)。顶进千斤顶,观察工作仓的土压力表,调节渣浆泵的流量达到工作仓的泥水平衡,其平衡的原理是,当进泥和吸泥泵稳定工作时,调节进泥和吸泥的泵量,使工作仓内应保持一定压力,仓内泥水压力应与地下水压力相平衡,泥水压力过大,地面隆起;泥水压力过小,地面沉陷,所以控制顶进与出泥的速度相当关键。3.4 泥水处理系统处理好砂土、装车、外运 采用泥水平衡式工具头出土,需要在工具头中注入含有一定泥量的泥浆,通过大刀盘切削工具头前方的原状土,与注入的泥水搅拌,泥水通过吸泥泵排到地表泥水处理系统处理,泥浆可以反复循环使用,处理好的泥沙用泥浆车

9、外运。3.5 测量工具头的偏位、作好记录、纠偏 测量方法,在工作井后座位置设置测量机座,测量基座由地面引入地下,避免工作井的变形引起的误差,将全站仪放置在其上调平后,使全站仪发射的激光沿着顶进方向水平射出,打在工具头的测量靶位上,通过望远镜读出工具头的偏差。每隔 0.5m 记录一次。3.6 1 个行程顶完后,整体式顶进构架调节顶块 当顶完 1 个行程后,停止顶进,调节整体式顶进构架顶块,可继续顶进下一个行程。3.7 触变泥浆系统 顶进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压触变泥浆工作,以减少顶进的5阻力,触变泥浆系统由拌浆、注浆和管道三部分组成。拌浆是把注浆材料兑水以后再搅拌成所需的浆液(造浆后应静置 24

10、小时后方可使用)。注浆是通过注浆泵进行的,根据压力表和流量表,它可以控制注浆的压力(压力控制在水深的 1.11.2 倍)和注浆量(计量桶控制)。管道分总管和支管,总管安装在管道内一侧,支管则把总管内压送过来的浆液输送到每个注浆孔上去。注浆孔布置为:工具头后 3 节管各设一道、之后每间距 5m 设一道补浆孔(间隔 2 节砼管)。注浆流程:造浆静置注浆顶管推进(注浆) 顶管停顶停止注浆3.8 顶完一节管后,拆开各管路、钢管吊装、各管路安装 顶完一节管后,拆开所有管线(电力电缆、信号线、油管、进出泥浆管、触变泥浆管),进行钢管吊装焊接后,安装好所有管线,继续顶进。3.9 其他附属施工方法 顶管工作面

11、排水由工作面流向工作井集水坑,再用泵排出地面。顶管内面无人,如果需要进去维修设备等,进管之前需要通风,采用压入强制性通风措施,用风机通过 1.5 英寸铁管向顶管工具头压风。施工用电主干线采用 380V 三相五线制,接通地面、工作井、管道内、工具头、管道照明采用 1224V 低压电源供电。4 总结顶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力学过程,它涉及材料力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等诸多学科。但顶管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好顶管推力,而对顶管计算复核能够准确估计顶管的推力。顶管的推力就是顶管过程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头正面泥水压力、管壁摩擦阻力。泥水平衡压力:在封闭的工作仓内加泥水压力平衡地下水压力,是防止泥砂涌入的重要方法。泥水压力一定要合理。压力较小,大量的泥砂涌入,会造成路面破坏,地表设施受损;压力过大,会增大主千斤顶负荷,严重的可能产生冒顶现象。该工程通过了严密的顶管计算,采取了先进的顶管设备,6成功高效地完成了该路段顶管施工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