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2502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摘 要: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开挖支护的特点及现状,分析典型基坑开挖支护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及措施。关键词:基坑开挖;施工;支护1 深基坑工程特点及现状1.1 基坑越挖越深或为了使用方便,或因为地皮昂贵,或为了符合城管规定及人防需要,建筑投资者不得不向地下发展。过去建 12 层地下室,即使在大城市也不普遍,中等城市更为少见。现在在大城市、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区,地下 34 层已很寻常,56 层也有。因此基坑深度多在 1016m 间,在 20m 左右的也为数不少。1.2 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差这一点在某些沿海经济开发区较为突出。1.3 基坑周围环境复杂

2、重要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集中在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并紧靠重要市政公路。而此处原有建筑结构陈旧,地上与地下管线密布。因此,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稳定,也要保证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受破坏。1.4 基坑支护方法众多诸如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内支撑,各种桩、板、墙、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此外还有锚钉墙等。2 深基坑工程事故的分析通过工程事故实例的调查分析,对其原因提出如下看法:2.1 设计方案失误 (1)方案选择错误。2此类工程事故出现较多,如济南某大厦工程,位于繁华市区,地上 23 层,地下 3层,基坑深 12m,场地狭窄,东、南、北三面距建筑物较近。施工单

3、位提出,采用大直径灌注桩,设一土层锚杆,桩顶设混凝土圈梁的桩锚支护体系,需费用约 100 万元。建设单位提出,部分采用 800 悬臂灌注桩,部分采用 150 钢管悬臂桩,部分放坡方案,费用 40 万元。结果按建设单位方案:西侧采用 10.3 放坡。东、南、西北浇筑 C30 的 800 悬臂灌注桩 57 根,1800,桩长 18m,悬臂 12m,入坑底 6m。北部用 150 钢管悬臂桩 7 根,1000,桩长 15m,悬臂 12m,入坑底 3m。结果几次断桩,塌方来势凶猛,均在瞬间发生,共造成坑内土方堆积 3000m3,断桩 23 根,桩倾斜 2 根,7 根 150 钢管歪倒。可见,基坑支护必需

4、认真对待,绝不能为节省费用,随便定个方案。经分析,原先施工单位提出的方案还是可行的,建设单位乱定方案,不科学办事,结果是浪费了投资,拖延了工期,欲速则不达。(2)实施方案与设计方案不符。(3)止水帷幕力度不当。如南京交通银行大楼,地上 28 层,地下室 1 层,基坑深 6.7m。设计方案是:支护采用 800 悬臂灌注桩,1000,桩长 14m,在桩顶设 800500mm 圈梁,桩嵌入坑底 8.8m;防水及降水在排桩背后设高压旋喷混凝土,形成止水帷幕。坑东侧 42m长,距房屋 15m 左右,采用 11 放坡开挖。在坑内设 3 个深 20m 管井作为降水井。实施方案是:基坑加深 0.7m 至 7.

5、4m,桩长改为 13m,桩嵌入坑底 5.6m。放坡面因场地限制改为 10.30.5。为抢进度,桩顶圈梁未施工即开始挖土,且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基坑开挖后,东南角桩间出现大量涌泥和流沙,支护结构向基坑内侧移位达 20cm 以上,桩后形成 510cm 地面裂缝,放坡地段滑移失稳,降水井失效,以至东南面的和平电影院严重开裂破坏,被迫停止拆除,北侧湖南路路面开裂,被迫采用土层锚杆加固,直接经济损失 100 多万元。可见,不按原设计方案施工,灌注3桩与喷射混凝土未形成止水帷幕是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2.2 设计计算错误(1)锚杆计算错误。如石家庄某高层建筑,建筑面积 10 万多平方米,地上 28 层,地下

6、4 层,基坑深达 20.5m,东西长 120m,南北宽 100m。基坑用 600 灌注桩,1000,桩长 20m,入土 5m,混凝土强度为 C25,配 12 根 22 的级钢筋,桩顶设帽梁,帽梁顶砌5.5m 高 370 砖墙作护墙,墙内有构造柱及压顶圈梁。护壁桩设三道 130 锚杆:第一道锚杆长 15.5m,2000;第二道锚杆长 20m,1500;第三道锚杆长18m,1000。用槽钢与护壁桩相结合。1993 年 9 月 12 日,施工完西部坑底垫层,施工管理人员发现基坑西部护壁桩间成片掉土,并有渗水现象,顶部砖墙外倾,顶部地面出现裂缝。9 月 15 日西侧北部有部分腰梁槽钢脱落,部分锚杆螺母

7、松动。施工人员将槽钢补焊接上,拧紧螺母。在坑顶局部挖土卸载。9 月 16 日下午 5 时左右,基坑西部南北约 50m 的护壁结构迅速倒塌,折断钢筋混凝土桩 48 根,倒塌边缘距坑边约 13m,护壁桩折成三段,折点分别在第二、三层锚杆处,第一层锚杆从土中完全拔出,第二、三层锚杆锚头拉脱,腰梁扭断开。经分析计算,第一道锚杆的锚固长度需 25.630m,第二道锚杆的锚固长度需 2225m。可见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中完全拔出,第二、三层锚杆锚头拉脱,腰梁扭断开。经分析计算,第一道锚杆的锚固长度需 25.630m,第二道锚杆的锚固长度需 2225m。可见倒塌的主要原因是设计计算错误所导致。 (2)支护桩

8、嵌入深度不够。上海某工程基坑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做支护,基坑开挖深度 57m,桩长 12m,嵌入深度 5m。开挖到 5m 时未发生事故,但开挖到 7m 时,发生管涌,涌砂涌水。由于大量砂土冒出,最终导致支护结构全部倒塌。仅加固费就增加投资 30 万元4(原支护结构费 80 万元),工期延长 2 个月。经对管涌计算知,支护桩嵌入深度需7m。2.3 施工管理方面的问题(1)严重超挖,不遵守分层分段开挖原则;(2)坑边过量堆载;(3)管理混乱。3 建议及对策3.1 坚持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的原则边坡破坏有一个从局部开始,逐渐扩大的过程。首先产生局部破坏的部位为突破点。当某部位土体应力达到或超过其强度时,

9、突破点开始破坏,并引起周围土体力学性质的变化和临近部位应力的升值,使破坏面扩大。边坡开挖后,破坏了原自然土体的三向受力状态,在开挖面附近产生一个高能区。其中一部分能量传给周围土体,一部就成为使土体变形的动力。对近于直立的边坡,若一次开挖深度太大,积聚的能量就很大,有可能成为破坏的突破点而产生塌方。所以施工中必须控制开挖面的长度与深度,并进行快速支护,使支护尽早发挥效能,达到控制和消灭破坏突破点的目的。分层分段开挖并支护有利于边坡能量的释放。前期开挖掘层段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锚体传到土层较深部位,有一部分受已施工面板影响留在坡面浅层部位。当下一层段开挖后,就被后期开挖段吸收并释放。因此,分层分段开

10、挖并支护的施工方法也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最后总的开挖能量留在坡面的较少,这对整个破面的稳定是有利的。3.2 支护结构的发展(1)从结构受力改变结构形式。闭合拱圈挡土、连拱式基坑支护,都是将平面结构改变为空间支护结构,利用拱5的作用,一方面减小土对桩的侧向压力,另一方面将结构受弯变为拱圈受压,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特性,降低了工程费用。(2)从施工方法上改变。桩墙合一地下室逆作法,是将基坑支护桩和地下室墙合在一起,将地下室的梁板作为支护,从地下室顶往下施工,地下室外墙也施工。它的优点是节约投资,在地下水丰富、不易降低水位地区,尚须作防水帷幕。(3)发展新的支护方法。喷锚网支护法、锚钉墙法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并显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