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2073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摘要】目前,建筑市场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征,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在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风险;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应对策略 【Abstract】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present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ay by day. The risk of which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faces grows day by day. In carrying

2、on the recognition to each kind of risk in the foundation, it proposed the effective guard and the control risk countermeasure and the measure.【Key words】The risk;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The risk management;The strategy1. 前言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风险无处不在。对于规模大、周期长、产品具有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的建设工程来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更多不确定因素,比一般产品

3、生产具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更大的风险,因而引入风险管理尤为重要。风险管理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现已被公认为管理领域内的一项重要职能。风险管理是指项目管理人员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及通过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创造条件,尽量把风险减小到最低水平,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的实现项目的总目标。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利润1。相对于一般生产企业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其独有的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单件生产而不能批量生产以

4、及生产的不可逆性。由于生产产品的单一性,企业生产经营大多是以“项目”的方式去运作的。生产过程涉及众多的参与者,如业主、供应商、分包商、政府等相关部门。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处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等环境之中,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无时无2刻不对企业构成威胁,因此,风险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切实做好风险管理工作。2.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风险及应对策略2.1 投标风险及应对策略2.1.1 风险分析。目前建筑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厉害,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希望拿到项目,为项目的投标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一个企业如果

5、拿不到工程项目,就无利可谈,为投标而付出的人财物也只能由投标企业买单;如果低价中标或招标文件中有对承包企业不利的条款,或投标报价时计算失误,漏计项目,取费不当,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经营管理失败而亏损,再加上投标市场上的不规范操作和不正常因素,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有预防投标风险的应对策略。2.1.2 应对策略。首先施工企业在投标前要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的实力分析,企业自身实力分析和对所投标项目的盈利能力分析,从而来决定企业是否要进行投标;其次在企业决定投标的前提下,企业要认真的做好投标报价工作。现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建设工程

6、中全面推行,它是由施工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效率、消耗量水平和管理能力与已储备的本企业报价资料,考虑适度的风险进行投标报价,一旦报价确认,是不能轻易改变的。这种工程承包形式的单价风险全部由施工企业承担,而在现有条件下,这种工程报价的一次性风险较大。所以企业一定要由企业自身的企业定额,投标报价还要由专业的造价管理人员来编制,以防出现计算失误,漏计项目等风险,并且编制过程中要对市场价格的变动做合理的预测,防止出现取费不当的风险。2.2 合同履行风险及应对策略32.2.1 风险分析。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导致施工企业工程利润长期在低水平运行,并且许多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都采取造价包死的计价方式,而且合

7、同一般都约定,造价一次包死,履约中不做任何调整,但这种承包方式往往没有同时对履约过程中的材料设备价格上涨的风险设定相应条款,也不设定施工过程中采购或准备材料设备的工程预付款,且发包人拖欠工程款的情况相当严重,而施工企业由于项目现场管理不到位,签证资料不完善导致工期延误或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业主提出高额索赔,最终导致施工单位倒赔钱的案例屡见不鲜。所以施工企业应该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有效规避合同履行风险。2.2.2 应对策略。首先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该认真地研究合同的各项条款,尤其是不能放弃优先受偿权,这是保证企业在完工后顺利取得工程款的有效合法的途径;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种变更做到勤签证,

8、为索赔工作打下基础。面对现在建筑企业的恶性竞争, “低中标、勤签证、高结算”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黄金定律。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1)工地(地盘)会议记录和有关工程的来往信件妥善保管;(2)搜集各种施工进度表,包括业主代表和分包编制的进度表;(3)妥善保存施工备忘录(日记);(4)做好业主、设计方和监理方的口头指示记录,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业主、设计方和监理方,并予以承认。将他们的书面指示按年月日顺序编号存档。(5)收集记录每天的气象报告和实际气候情况;(6)整理保存工人和雇员的工资与薪金单据、材料物资购买单据,按年月日编号归档;(7)完整的工程会计资料,包括工卡,人工分配表、注销工资薪金支票、

9、材料购买定货单、收讫发票、收款票据、账目及有关图表、财务信件、经会计师核证的财务决算表等;(8)所有的合同标书文件、合约图纸、修改增加图纸、计划工程进度表、人工日报表、材料设备进场报表及账单(工程付款单)等需归类保存入档。为索赔工作做充分的准备工作3;4再次企业应该要求把涨价的风险和业主一起分摊,涨价幅度在一定范围内时由施工企业自身承担,而超过这个幅度时就应该由双方一起分担。近年来建筑材料和设备大幅涨价,其中钢材上涨幅度高的已达 50%,由此产生的全部市场风险由建筑企业承担的做法显示公平,施工企业应该避免这种不合理的条款。2.3 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2.3.1 风险分析。施工企业的法律风险主要是

10、法律不完善和法律执行中所形成的风险。现行法律在维护公平和约束建筑市场的两大主题的权利、义务方面存在着缺陷,而且即使有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也广泛存在,这样必然导致承包商依法行事后,其利益得不到依法保护,而且这种风险是承包商在正常情况下不可预防的。工程建设行业法制建设的步伐,与整个行业市场化的进程还有很大差距,而这种差距给企业在发展上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企业必须高度关注的。2.3.2 应对策略。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前,对相关的法律做详细的研究或聘请专业的法律人员参与到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并且对本行业的法律进行认真的分析,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条款来维护本企业的利益。 2.4 信誉风险及应对策略2.4.1

11、风险分析。企业因多种原因,如工程质量引发事故、安全事故、亡人事故、 ;劳资纠纷和债务纠纷等被公众媒体曝光,使企业公信力和无形资产严重受损,影响企业营销活动。2.4.2 应对策略。首先施工企业要做详细的施工计划,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安排固定的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管理;其次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全面的投保。并且在出现事故时要积极的处理事故,而不能逃避,以避免施工企业信誉的丧失。3.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企业可以对5自己的资金、物资等资源做出更加合理的安排,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忽视风险

12、管理或风险管理不善,则会增加发生意外损失的可能,扩大意外损失的后果。与西方企业和国内其他先进行业相比,我国施工企业在风险管理上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承包企业对风险管理知识、风险管理的方法不熟悉,风险管理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体制发育迟缓,既是产生经济风险的原因,也是对风险管理乏力的表现。施工企业目前的风险管理状况已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加强完善风险管理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3.1 要提高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提高风险意识是施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他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把风险管理纳入日常的经

13、营管理工作中去,把风险管理融入到经营管理的每个环节,尤其对系统性风险有清醒地认识和管理措施4。3.2 认真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对施工企业来说,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就是降低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减少风险中的损失,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事前防范和事后补救,事前要以最经济的方法预防潜在损失或以较少的风险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及利益。事后要能尽快部分或全部恢复生产,尽可能减轻或消除不良影响4。3.3 成立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风险管理组织。有条件的施工企业应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应设专人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机构及人员不仅要熟悉企业本身的业务而且要掌握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

14、不仅要充分利用内部的风险管理人员,也要充分考虑外部风险管理公司咨询专家的意见4。3.4 选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办法和处理风险的手段。企业要以系统思维的方法去解决企业风险管理问题,从整体上和全局上分析研究,不仅要研究分析各要素之间6的相互联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优化系统。当前处理风险的主要手段包括:风险回避、 风险保留、风险转移、防损与减损、购买保险等2,在转嫁风险的多种手段中,参加保险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它是简便易行的选择4。3.5 创建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的产生来源于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因此要搞好风险管理就必须有话整个信息流程,创建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运用这个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相关信

15、息传给信息需求者。施工企业可以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别是企业局域网络来建立风险信息管理系统4。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企业应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尽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便于参与国际竞争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参考文献1邓铁军.工程风险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林盛发. 论工程变更后索赔风险的应对措施J.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4刘学强.防微杜渐正当时-现代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分析J.施工企业管理,2006年第九期5韩立君,袁大祥.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年第五期6胡兴福,叶 玲. 施工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 年第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