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1761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摘要:本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关键词:混凝土 施工 质量 控制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1.1 水泥的选用应根据混凝土不同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配备不同品种等级的水泥,以满足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尽量降低水灰比的要。水泥在使用前三天应取样复检,只有三天抗压抗折强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安定性等指标合格方可使用(28 天必须检验合格)。1.2 细骨料:优先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砂细度模数 2.33.0 之间为宜。含泥量要求;混凝土等级C60 应不超过 2,混凝土等级C30 应不超过 3,混凝土等级C25 可放宽至 5。如果采用机制砂,砂的

2、细度模数应控制在 3.6 以下,砂中粒径小于 0.16mm 的不应大于砂总重的 20。混凝土用砂除进行物理检验外还要定期进行氯离子的检验,以检测氯离子是否超标,严禁使用海砂拌制混凝土。1.3 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骨料最大粒径应不大干钢筋净距的 3/4,骨料针片状不应超过 15,含泥量不超过 1。1.4 外加剂和掺和料:使用高效减水剂和活性掺和料以减少没立方米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1.5 拌合水:应尽量选用引用水,如采用河水应对河水进行氯离子含量的检测。2 配合比的设计和控制2.1 配合比设计 凝土配合比应在施工前一个月进行试配,严禁使用

3、经验配合比。施工前实验室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断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便考虑使用水泥的品种和石子粒径大小,了解施工2工艺,如运输、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对凝结时间的要求及外部环境的因素,以便合理选用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品种;根据这些资料合理的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来设计。设计配合比经过试配后必须和易性良好,28 天抗压强度合格且达到 95保证率方可在实际工程中使用。2.2 合比的调整和在施工中的控制:2.2.1 调整生产配合比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的砂石实际含水量,严禁采用目测法来估计砂石的含水量,这样做会导致生产配合比不准

4、确;密切检测现场材料的波动,当砂石材料有变化时要及时的适当调整配比,如若材料有较大变化,必须重新进行配合比的设计。2.2.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严禁在生产中为了施工方便擅自加大用水量从而大大加大了混凝土的水灰比,直接引起混凝土强度不和格及坍落度过大造成离析引起裂缝的产生。应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对生产的混凝土频繁的进行坍落度的检测,坍落度合格方可施工。2.2.3 混凝土配料计量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校核,不能超过配合比配料的允许误差范围;混凝土拌合应均匀,颜色一致,对于坍落度在 12cm18cm 的高塑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3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在施工中严格的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就要从施

5、工机械、运输、浇筑、捣固、气候条件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3.1 混凝土对运输的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离析、泌水、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并且及时浇筑。距离比较远的应采用搅拌车运输,并且每分钟转鼓335 次,现场搅拌站可用小型机动翻斗车、双轮手推车等。3.2 混凝土的浇筑3.2.1 浇筑前的准备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的厚度,将检查结果填入隐蔽工程记录表;选用表面平整、光洁度好的钢制摸板或有加固系统的涂胶板,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板

6、的接缝和空洞应堵严,以防漏浆。浇筑前应用清水润湿模板。在地基或基础土浇筑前,应清除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于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有积水。3.2.2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就是使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与密实的过程,保证混凝土结构构件外型正确,表面平整光滑,混凝土的强度和其他性能符合设计的要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捣器应该距离模板 5cml0cm,振动棒垂直快速插入混凝土内,每一个位置上的振动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并将混凝土靠近摸板边的气泡赶出,但注意不能过振,防止混凝土产生分层,表面出现砂面。振动棒拔出速度要慢,保证振动棒周围的空气能够跟随振动棒引出

7、。3.2.3 伸缩缝和后浇带 为了防止混凝土因温度收缩而产生裂缝,需要在混凝土中切出一道道的施工缝以补偿温度应力产生的收缩。一般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后临近终凝的时候人工或机械切出施工缝。对于大面积的楼板应该根据设计规范进行预留,在混凝土浇筑后两个月以上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收缩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浇筑应该尽量避免大风和炎热的天气,夏天可以尽量在夜间施工;严禁在雨雪天气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该连续不间断,以免产生施工冷锋,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 3.2.4 特殊混凝土施工工艺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该提前编写施工方案,采取跳仓作业,分层浇筑,有必要时应该预埋冷凝管和测4温探头,密切关注

8、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以免裂缝产生,大面积混凝土应分块浇筑,按要求留设伸缩缝。4 混凝土强度的监测混凝土施工时,每个工作班组对不同标号和部位的混凝土应该制作不少于 2 组的试块,一般强度以 28 天为准,可以在 7 天时先进行试压以预测混凝土的强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合格,对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该制作抗渗试块,进行混凝土抗渗实验,确保抗渗达到要求,另外对北方严寒地区还要进行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检验。5 混凝土的养护温度 、湿度直接影 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混凝土的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化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达到

9、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时间与自然温度、混凝土成分有关,当平均温度高于+5 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并浇水,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 l2h 内进行,覆盖并浇水时间最少不得少于 7d。当平均气温低于+5或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时,也可使用塑料薄膜布养护和涂刷薄膜养生液,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方法进行养护。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及蒸养法。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拆模,不能急于拆模,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 6 混凝土质量的验收 验收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外观和几何尺寸;二是内在质量,即实际强度。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并且在很多情

10、况下,通过外观质量也可以反映出内在质5量的优劣。 外观检查主要是观察有无裂缝、蜂窝、麻面、露筋、空洞、连接部位疏松,如有钢筋松动等严重缺陷发生,应进行返工或采取加固措施。 几何尺寸检查主要是通过施测实量,确定构件是否能满足使用功能以及下步施工的要求,并对该产品的质量等级予以评定。 内在质量的验收最为重要,并具有否定权。主要通过检阅各种技术资料 (如原材料检验报告,施工记录)并在上述记录合格的基础上。根据混凝土试压报告单,分别采取方差未知或非统汁方法进行强度评定,验收台格后,方为完成了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也就告一段落。可以将产品交付使用。混凝土试压报告单,分别采取方差未知或非统汁方法进行强度评定,验收台格后,方为完成了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也就告一段落。可以将产品交付使用。 保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严格操作、科学管理,用认真的态度控制好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工程质量,真正做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