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1613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论建筑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 管理【论文关键词】交叉施工管理 PDCA 管理体系 【论文摘要】房屋建筑需要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创造的,只有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本文拟从加强合同管理,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快速处置机制和运用科学的 PDCA 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施工中多专业交叉配合的协调管理。 建筑产品的复杂性、多样性、各异性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需要多工种、多专业、多单位各尽职责、紧密配合,才能建造出具有“经济、适用、安全、美观”等优点的房屋建筑。 由于房屋建筑施工周期长,工序繁杂,各方在交叉配合上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有

2、的造成返工,有的影响房屋建筑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协调好施工管理过程的交叉配合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拟从加强合同管理和优化设计,建立现场处置机制和科学的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对各工种交叉配合工作进行协调管理。 1.加强合同管理,是交叉施工管理的前提保证 目前建筑市场专业分工愈加细致,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各参建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且受利益的驱使,各参建单位都想少付出多收益,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等问题产生,这些人为因素带来的问题,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要从承包合同上给予完善、规范,特别是应在合同中明确各承包单位在整个工

3、程项目中的责权利,针对各工种、各专业可能出现的交叉配合等2方面的问题,在合同中明确具体的制约措施,并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为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前提保障。 2.运用专业技术优化设计,为施工交叉管理打好基础 由于各专业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原则和处置办法,通常是各自为政,自成章法,很少考虑在同一张平面图上叠加其他专业的设计成果,这就导致了不同专业在后续施工中交叉作业,争抢同一工作面,影响后续施工,甚至埋下安全、质量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以建筑专业为主,结构、水电、暖通等专业为辅,采用CAD 图层叠加技术,将各自的设计成果(如:管线、设备等)在各层平面图上叠加,发现交错、重叠的

4、,应重点分析、逐一排除,消灭管线打架现象。对于集中走廊等位置的管线,应提供管线布置剖面图,便于不同专业交底排查。 3.建立快速处置机制,为施工交叉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实际工作中,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交叉冲突难以避免,因此,平时应按规范、规程的要求,不断收集、总结、更新可借鉴的经验,编制快速处置技术手册,让管理层到操作层统一意识。 3.1 遵循“操作员对班组负责,班组对专业队伍负责,总承包、监理、设计对业主负责”的机制,实现化整为零,分工明确,避免无序管理。 3.2 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先主体后附属”的机制,避免工序、流程倒置,管理混乱。 3.3 先布

5、置管径较大的管线,后布置管径较小的管线,遇管线交叉时,应小管避让大管。因小管所占空间位置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且易于安装。 3.4 压力流管道避让重力流管道。管线交叉时,应将重力流管道对标高的要求作为首要条件给予满足。 3.5 各种管线在同一处垂直方向布置时,线槽或电缆在上水管在下,热水管在3上冷水管在下,风管在上水管在下,且尽可能使管线呈直线,相互平行不交叉。 通过建立上述处置机制,实现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和平共处”,使后序施工顺利实施。 4.应用 PDCA 管理体系,为施工交叉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4.1PDCA 管理体系的实质 PDCA 管理体系又称为“戴明环”,是由 Edward Dem

6、ing 提出来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fON) 4 个阶段、8 个步骤循环完成的一种管理体系。PDCA 管理体系中各环节紧密联系,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和内容。每循环一次,就实现一定的质量目标,解决一定的问题,通过不停地转动,使质量水平不断的得以提高。 4.2 应用 PDCA 管理机制,提升交叉管理水平 PDCA 管理实质是提升优化管理的过程,施工过程的各专业、各工种、多工序的交叉冲突事件,较为常见。这里就以“墙角管道先行安装,影响墙角粉刷质量”的问题为例,阐述 PDCA 管理在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 4.2.1 计划阶段,也称 P 阶段

7、 这也是 PDCA 体系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它主要包括制定计划,研究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拟定对策和措施等,概括起来包括 4 个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一般可通过设计排查、现场巡查等方式,收集、分析、统计以往工程原始记录,总结经验;也可通过与标准、规范、规定对照等方式,找出施工中可能出现多专业、多工种间的交叉、冲突点。例如:墙角粉刷与管道安装交叉施工,出现粉刷施工难操作,导致粉刷质量差等问题。这就为下一步骤的工作提供了研究的对象。 4(2)分析影响施工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上例,通过分析,发现影响墙角粉刷质量的原因是由于“操作空间小,施工组织无序,缺乏沟通”等因素造成。由此

8、可见,以第一步骤工作为切入点,从工序质量、施工质量、安全隐患等方面,深化分析,查找、甄别产生问题的原因,能够分析出影响研究对象的多方面因素,有利于下一步骤的工作开展。 (3)找出影响施工问题的主要因素。通过进一步分析,就能得出结论,显然“施工组织无序”是影响墙角粉刷质量的主要因素。但在现实管理中,影响施工问题的原因可能多种各样,情况复杂,难以一眼找出主要矛盾。这就要求管理者熟练掌握合同、规范、规程的要求,加强专业间的沟通,这样才能高效、准确地确定矛盾的主要因素,才能为在拟定对策环节找到有效突破口。 (4)拟定对策和措施。针对 “施工组织无序”的问题,管理者拟定“先局部粉刷,后管道安装”的原则,

9、并制定出“先将管道后阴角部位 500mm 左右宽的墙体粉刷(留施工缝),再进行管道安装,最后进行大面积的抹灰”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由此可知,这一环节是 PDCA 管理最为重要的部分,对策制定的可操作性、合理性、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后续三个阶段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制定对策过程要反复考虑对策制定的原因、目的,实施的时间、地点、人员和方法等 6 个方面的问题。要做到事事有依、事后有据、切实可行,否则将影响这一循环的实际效果。 5.结论 总之,一项优质的房屋建筑是集多专业、多工种、多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为保质、保量、如期完工,施工交叉的协调管理不容忽视。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解决多工种交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全面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5【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C,BTS032620o1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