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1545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议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摘要:由于交通荷载、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桥梁的建筑寿命日益缩短,安全指数也随之下降,如何对桥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养护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方便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桥梁的养护管理,同时对推进桥梁管理部门的政务电子化、领导的科学决策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关键词:桥梁;管理养护;信息;检测 Abstract: As a result of the transportation load, factor and so o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influences, the bridge cons

2、truction life reduces day by day, does the security index also along with it drop, how carry on the science to the bridge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ains into the urgent matter, this article goal lies in establishes a complete bridg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venient bridg

3、e maintenance managerial technique personnel to the area of jurisdiction in the bridg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imultaneously to advance the bridge Control sections government affairs computerization, the leadership macro-scientific policy-making to have the positive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

4、s: bridge; management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examination 桥梁作为道路系统的关键和控制部位,在现代交通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和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桥梁建设事业也已经从过去的重建轻养过渡到建养并重,并逐步向以养促建、以养代建的方向发展。桥梁养护需求的增加迫切地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桥梁养护理念、不断地提高桥梁养护技术水平、不断地改进桥梁养护管理手段和方法,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正是解决桥梁养护需求巨大和桥梁养护资金、材料、机械、人力相对缺乏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1 桥梁管理养护系统的概念及内容 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是一门新的综合管理技术,它基于桥梁结构工

5、程、病害机理、编码技术和数据监测技术,运用系统的数据处理功能、评价决策方法,对现有桥梁2进行登记、评价分析和投资决策。建立桥梁管理养护系统能够较为全面地收集、储存和处理各类桥梁数据资源,通过系统提供的各个模型和功 能的运行,用户可直观地了解现有桥梁的过去、当前和将来若干年内的营运状况,从而合理安排有限的养护资金,及时、经济、有效地对桥梁实施养护和维修,达到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桥梁的营运效能,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的目的。桥梁养护管理作为公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保障桥梁安全、快速、舒适、畅通的基础。其中,成熟的桥梁管养系统对整个公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桥梁管理养护的现状及

6、管理养护系统的必要性 桥梁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养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行车的安全与畅通。 (1)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映在公路运输上是交通量猛增,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加大,公路运输对公路桥梁的通过能力和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今的桥梁养护的技术、设备和措施往往跟不上交通发展的需要,导致了养护滞后、报废年限提前。 (2)一些旧桥老化、破损现象日趋严重,许多旧桥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要,现有的全面养护措施无法弥补其严重的破损现况。 (3)相当数量的桥梁,尤其是早期在省道、县道上的桥梁,在修建时,由于资金短缺,设计、施工标准均较低,加之技术管理薄弱,施工质量

7、未能保证,而养护机构放松了养护初期的警觉性,没有及时做养护预防措施,加快了桥梁的老化步伐。 (4)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造成桥梁的自身老化、破损,而实际养护中往往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桥梁设计时计算荷载等级低,限制了公路运输的通行能力,加上养护技术跟3不上,往往只能坐视不管,从而导致桥梁的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 (6)桥梁管护不善。在大自然风霜雨雪的侵蚀作用下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造成桥梁自身老化破损,使得桥梁衰老加快,寿命缩短。 因此,科学地建立并实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对整个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3 如何建立科学的桥梁管理养护系统 3.1 建立科学的城市桥梁管理养护计算机信

8、息系统 (1)建立数据采集系统。依靠高效、快速的检测设备。如桥面快速检测设备能检测到桥面平整度、桥面强度、桥面抗滑性能等参数;依靠桥梁机电系统(收费、通信、监控三大系统)自动采集如交通流、收费信息、车型分类、环境和气象等数据。依靠人工手动采集与养护管理相关的数据。静态数据主要是公路桥梁的基本资料,它的采集主要是靠人工输入,也可以靠系统工具从原有的相关应用系统的数据库中自动导入。 (2)建立数据挖掘系统。数据挖掘是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数据挖掘任务有 4 项:分类、预测、关联分析、聚类。分类是从数据中选出已经分好类的训练集,在该训练集上运用数据挖掘分类的技术,建立分类模型,对于没有分类的数

9、据进行分类;预测是对未来未知变量的估测;数据关联分析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关联规则挖掘在数据挖掘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最近几年已被业界所广泛研究;聚类是对记录分组,把相似的记录在一个聚集里。 (3)建立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主要由知识库、推理机和知识库管理系统组成。专家系统和数据挖掘的结合,实现了对决策问题的定性分析,再与数据系统结合,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在此基础上的决策通过处理模块的有机结合便形成科学完整的桥梁管理养护计算机信息系统。 3.2 建立完善的数据功能模块 4提供不同管理、养护部门需要的关于桥梁的各种数据档案管理子系统,技术状况检测系统,评价及对策子系统,统

10、计查询子系统,重车过桥咨询管理以及各类报表输出等六大功能模块组成。它们分别实现了静态数据资料及各类文档的管理;野外桥梁调查、检测;桥梁使用性能的评价;简单对策建议、重车过桥咨询以及各类查询统计、报表输出等功能。 3.3 建立全面完善的桥梁现有状况监测系统 本着“防治结合、重在预防、标本兼治”的原则,邀请有关专家和业内有关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对桥梁现在的技术状况进行集体“会诊”,对桥梁使用的各方面状况进行评价并排序,要按照检测评估后的状况,编制城市桥梁养护维修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向当地政府争取桥梁养护、维修专项经费,以及日常检测的费用。对不同损坏程度的桥梁提出可行性维修方案。 3.4 建立和

11、落实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管养队伍 组建精干、高效的工程管理队伍,坚持业主、监理的现场“双旁站”管理制度,严格实行“三不准”制度,即:不经培训不准上路、培训不合格不准上路、带病的人员和车辆不准上路,做到了规范施工、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3.5 建立桥梁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 编制修订各级城市桥梁的应急预案。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管养队伍,配置足够的检测、养护、维修机械设备,建立桥梁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有需要的可实施实时监控,提高桥梁管理的技术含量。 3.6 建立城市桥梁大型广告、悬挂物和辅助物管理系统 目前城市桥梁有不少大型广告、悬挂物和辅助物等没有进行审批,桥面上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影响桥梁安全

12、。按国家规定,在城市桥梁上设置大型广告、悬挂物和5辅助物的,应当出具相应的风载、荷载实验报告以及原设计单位的技术安全意见,报市政工程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4 结束语 桥梁养护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完善桥梁养护管理专业计算机系统和加强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对辖区内桥梁的养护管理,也要依靠各方面专业人员通力合作。政府职能部门、市场、公路养护单位,应齐心协力对公路养护信息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应用深度、广度拓展提出可行性方案,扩大公路桥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雅琴. 桥梁结构分析的广义变分原理Daubechies 条件小波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 2 牛 宏.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建设期风险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09 3 吴泽宁、张文鸽、管新建. AHP 中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和修正的统计方法J.系统工程,2002(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