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1539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 识教育论文关键词:煤矿安全培训安全意识安全意愿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和安全监管力度。但员工安全意识差,越来越成为制约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作为煤矿安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培训中扭转此倒挂现象。 近年来,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惨重,经济损失巨大,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国家对煤矿安全提出了“管理、装备、培训”的三并重原则,将煤矿安全培训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做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工作,是防止煤矿事故发生的一项重

2、要措施,也是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提高煤矿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据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全部事故都是事先可以预防的,究其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因此,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有必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1.麻痹心理。有的职工由于从事的工作是经常干的工作,自认为一切都熟悉,导致思想上麻痹大意,没有注意到作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仍以习惯的方式去对待,结果导致事故的发生。 2.从众心理。有的职工由于平时不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安全素质低,对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模糊不清、不能察觉自己的违章行为,自己

3、不动脑,事事依赖别人。一遇到稍不熟悉的问题,别人在违章操作时不但不制止,自己也稀里2糊涂跟着干,以至做出愚蠢的荒唐事。 3.侥幸心理。由于偶然的、意外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于灾害,是人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和根源。在现实工作中,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也不缺乏安全知识,而且技术水平也不低,是“明知故犯”。觉得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4.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工作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干活图省事,嫌麻烦。总想节省时间,得过且过。 5.压抑心理。有的职工不安心本职工作,人际关系紧张或生活中的不

4、顺心等诸多原因,精神上压抑,导致心理疲劳,结果作业中精力不集中,警觉意识减弱,责任心下降,反应迟钝,甚至会失去自控能力。 6.逆反心理。有的个别职工有一种对抗心理,无组织、无纪律、不服从领导,你说东,他偏西,为所欲为;甚至有挺而走险的,结果酿成大患。 7.逞能心理。这是一种对安全生产极为有害的心理。争强好胜、易冲动,为了表现自己“突出”,往往不顾客观条件,过高估计自己,不懂装懂,只考虑一时的痛快,甚至失去理智,明知是违章,有危险,但偏要去干,结果害人又害己。 8.好奇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

5、安全。 二、在煤矿安全培训中强化安全意识教育的对策 安全工作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广义的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如何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必须遵守安全实践中的三大法则,即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3明白了为什么,职工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安全知识,主动地去学习安全技能,才能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职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 安全意愿是安全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安全培训要从学员的安全意愿入手,用意愿强化意识,用意识保证安全。 要让学员形成强烈的安全意愿,

6、教师就需要从情感角度入手,有了情感依托,才会有态度的转变。 第一,要使学员知道“安全是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 明白“安全为了谁”,学员才能理解工作单位管理层的良苦用心,才会清楚为什么要那样做。一个个安全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当成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在深处扎根,正所谓是“我要安全”。 第二,要使学员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没有一点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疏忽上。究其原因,要么是不觉得安全重要,要么是长时间的生产安全出现“安全意识疲劳”。

7、 明白“安全为了谁”,学员才可以战胜单调、枯燥和紧张,消除麻痹等意识,克服“安全意识疲劳”,保持安全警惕性。 第三,要使学员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安全与否也在于习惯。习惯性违章,违章成为习惯,习惯会让人抱憾终生。 安全也可以成为习惯。只要人们明白“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第一次就做对”。当职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存在问题。正确的一再重复,就4会形成习惯。安全的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 明白“安全为了谁”,是安全意识之母,是安全工作之魂。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爱。爱人和被人爱,是生活的全部。家人的关爱,是最普遍的

8、形式。然而,家人的爱,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会显得无比脆弱。 “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中国人早就认识到的人生三大不幸。在和平的环境中,除了疾病,事故是造成一个人人生三大不幸的罪魁祸首。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诫学员在工作中: 第一,莫忘子女的祝福。 第二,莫忘爱人的心愿。 第三,莫忘父母的期盼。 在教学中可以把集团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的相关人员请进课堂。让伤残职工或工亡家属“现身说法”:残疾工人坐着轮椅讲述自己是如何伤残的,伤残之后如何地痛苦;女儿讲父亲是如何工亡的,工亡之后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悲痛和困难等等。也可以用一些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等来感化学员,动情的同时反思自己的安全行为,并让学

9、员进行假想,如果自己残疾或不在了,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受到哪些伤害?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有哪些影响?夫妻又称伴侣,没有了伴侣的路会是什么情形?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不让父母伤心,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每一位学员都会陷入沉思,更加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从而有了“我要安全”的意愿,进而提高了安全意识,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四不伤害”。 职工安全意识的高低,同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保护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安全培训中,教师有必要提高安全意识教育,并将它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贾宗太.煤矿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的几点经验J.煤炭高等教育,2003, (05). 52臧松清.关于如何提高安全培训效果的思考J.煤炭科技,1997, (03). 3陈鑫.如何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矿安全,2004, (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