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建工程总体设计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0245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建工程总体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改建工程总体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改建工程总体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建工程总体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建工程总体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改建工程总体设计摘要:文章通过大运公路介休至霍州段改建工程总体设计,结合交通部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设计理念,总结了改建工程设计的特点、方法和思路,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改建工程;总体设计 大运公路介休至霍州段改建工程,北起介休市义棠镇,与祁介一级公路相连,南至霍州,与霍侯一级公路相连,是 G108 在山西省境内的一段。项目区内交通量非常大,混合交通严重,特别是超载车辆所占比例高,使得现有公路不能满足需求,改建势在必行。 将原有大运公路为二级公路改造为一级公路,需解决好设计标准、路基宽度、汽车荷载等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改建工程改建的基础是原有路,只有对原有路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后,才

2、能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案。 1 旧路评价 原有大运公路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度 12m,汽车荷载等级相当于现行规范公路一级。 原大运公路大部分路段右侧傍山、左侧依水(汾河),线位偏左或偏右布设都会对自然地形产生影响,根据此特点,首先组织测设人员对原有路进行了实地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将原有路准确绘制于地形图上,然后进行原有路的拟合,同时对原有路从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方面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 1.1 路基、路面分析 项目勘察期间,原大运二级公路灵石境内,部分路段路面出现严重龟裂,局部2路段出现翻浆等不良地质病害。为了查明造成不良地质病害的原因,在项目段沿线布设检测孔 7 处,共 12

3、 孔,孔深 5.0 m5.7 m。目的系查明路面结构状况,填土高度、压实度及含水量,为项目改建提供翔实的地质资料。 各段路基填土经钻探取样、试验,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及检测结果如下: (1)K115+200K20+950 路基填土,经钻探取样、试验多为低液限黏土、低液限粉土,以硬塑为主,局部坚硬状态,W:16.224.4,:0.10.38。但在 K20+501.8附近经钻探揭示,路面以下 0.4m0.9m 为低液限黏土,流塑状态,W:27.2、1:18.6、Gs:2.71、e:0.85、W1:26.5(32.5)、Wp:16.9(19.1)、Ip:9.0(13.4)、:1.07。局部路基排水不畅

4、,致使路基填土呈流塑状态,是造成路面翻浆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路基排水设施,防止路面积水,确保地表水排泄畅通。 (2)K25+850K26+000 段路基土,经钻探取样为 O2f 泥灰岩,灰褐色。弱风化,泥晶结构,层理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3)K26+000K38+749.262 路基填土,经钻探取样、试验以低液限黏土为主,硬塑状态,黏性土厚 4.2 m5.7 m,部分路段其下为砾卵石或基岩,路基趋于稳定。1.2 桥涵分析 原有路现有拱涵、明板涵 109 道,其中 19 道结构较完整,其余部分上部结构已破损,涵内淤积严重,失去泄洪功能,桥头跳车严重,养护非常困难。 大、中桥桥面铺装破损严重,

5、钢筋混凝土铺装坑槽、开裂外露明显;栏杆毁坏严重,已经起不到应有作用;伸缩缝破裂淤积,已失去伸缩功能;桥面排水系不畅,失去排水功能,桥面板从桥下直观渗水痕迹明显;工梁混凝土开裂、脱落严重,外露钢筋锈蚀可见桥头跳车现象严重;调治构造物有轻微的破损。 31.3 隧道分析 原有路现有夏门隧道(K31+225-K31+565)一座,按旧二级路标准设计,净宽 9 m,净高 7.5 m,为直墙式衬砌,拱圈采用 20 号混凝土,边墙用 M7.5 水泥砂浆砌块石。隧道围岩由奥陶系中统下马家沟组(O2x)、峰峰组(O2f)石灰岩、泥灰岩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碎石土组成。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现隧道内衬砌基本完好,未

6、见渗漏水情况。拟利用旧隧道,并另新建半幅隧道。 2 设计方案拟定 改建工程设计方案的拟定与原有路的评价结果密切相关,根据对原有路的综合分析,同时结合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设计理念,针对不同的路段,拟定了 5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2.1 分离式路基 全线采用分离式路基三段,第一段灵石县城段(K21+566K23+500),左线利用原有路,右线以隧道方式通过,即降低了工程造价,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第二段夏门隧道段(K30+700K32+100),左线利用旧隧道,右线新建隧道,节约了土地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第三段(K33+000K34+384),左线以桥梁方式两次跨越汾河,右线利用原有路,保证了汾河泄

7、洪的要求,节约了土地资源。 2.2 分台式路基 全线采用分台式路基两段(K26+700K28+300、K34+599K36+100),线位平面一致,纵面分离,右线利用原有路,左线在满足设计水位的前提下,尽量压低线位,节约了土地资源,方便了施工,降低了工程造价。 2.3 半桥半路 全线采用半桥半路两段(K28+230K28+650、K16+000K16+400),左线以桥4梁方式通过,右线利用原有路,充分利用了旧路,同时满足了汾河泄洪的要求。 2.4 采用多种路面厚度 针对旧路改造特点,将原有路按照破坏程度分为 3 种类型,严重型、一般型和轻微型,分别采用不同的路面厚度,同时在新旧路衔接处铺设塑

8、钢格栅,以增强新旧路面横向连接。 2.5 新建路基 刘家庄和梁家疙塔两段(K19+700K21+400、K29+400K31+000),原有路通过村庄人口密集区,路边有中学和小学,设计时采用了绕避方式通过,路线偏离原有路,消除了安全隐患。 3 结束语 笔者认为改建工程基础是原有路,重点是改,只有在对原有路进行客观评价的情况下,并在满足功能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路,做到最大的利用、最小的改动,才能真正体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设计理念。 介霍改建工程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作为设计者,我们将随时总结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设计,使介霍改建工程真正成为设计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