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选择题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7608338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信息学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医学信息学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医学信息学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医学信息学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医学信息学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信息学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信息学选择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 (1-5 章) 1.系系统统的定的定义义:系:系统统是由相互是由相互联联系和相互制系和相互制约约的若干的若干组组成部分成部分结结合成合成 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系统由若干元素(部分)组成; 2)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3)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 2.系系统统的分的分类类 1)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2)按系统的起源分类 按系统的起源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系统包括: 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类活动系统三种类型。 3)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 实体系统又称为物理系统(physical system),是已经存在

2、或完全能实 现的系统,是最具体的系统。概念系统(conceptual system)是最抽象的 系统,是人们根据系统目标和以往的知识构思出来的系统雏形。逻辑 系统(logical system)介于概念系统与实体系统之间。 4)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是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 统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3.系系统统工程方法工程方法论论 美国学者霍尔在 1969 年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 知识维组成的立体空间结构。系统工程方法的三维模型: 时间维表示系统建设在时间上的阶段划分。 逻辑维表示处理问题的逻辑步骤。 知识维表示系统建

3、设所涉及的领域。 4.系系统统的特性的特性 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5.网网络时络时代企代企业组织结业组织结构的构的变变革革 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柔性化;企业组织虚拟化; 企业组织网络 化 6.管理的管理的职职能能 计计划划职职能:能:是指管理者在实际行动之前预先对应当追求的目标和应采 取的行动方案做出选择和具体安排。计划的内容用六个“W”来表示: Why为什么做;What做什么;Who谁去做;Where在 什么地方做;When在什么时候做;How怎样做 组织职组织职能能: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既定的计划,通过建立组

4、织机构,确 定职能、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合理配备和使用企业资源的管 理活动。组织工作的内容: (1)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提供组织结构图和编制“职务说明书”。 (2)为组织机构的不同岗位配合适的人员。 (3)协调组织机构中的各个部分,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处理好 人员之间的各种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直线型结构;职能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事业部制 结构;矩阵型结构 控股型结构 领导职领导职能:能:领导是指挥、引导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 程。领导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职权权力,二是来自个 人权力。 控制控制职职能:能:是指接受组织内外的有关信息,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组

5、 织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正确的措施使组织按照预定的计 划进行,或适当地调整计划,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 激励激励职职能:能: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鼓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 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7.管理系管理系统统的概念的概念 管理系统是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针对管理对象,由具有特定管理职 能、相互联系的各种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技术等所构成 的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 8.管理系管理系统统的特点的特点 1. 管理系统是把人也作为结构成分的组织系统 2. 企业系统是一个有输入、输出的开放式系统 3. 管理系统是个反馈系统 4. 企业管理系统都是

6、多目标的系统 9. 信息信息资资源的定源的定义义 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及其载体。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 (1)信息及其载体;(2)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硬件设备和 软件;(3)制造上述硬、软件的关键设施;(4)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 储与利用的各种方法、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政策、法规;(5) 从事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10.信息系信息系统统的定的定义义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 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 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11. 信息系信息系统统工程工程 信息系

7、统工程(information sysytem engineering):是指以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软件等信息技术与产品为构件的系统工程。其内容包括:硬 件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据工程、人机工程。其中数据工程是 信息系统工程的基础工程。 信息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区别: 1)从属关系;2)内容上的差异12.结结构化开构化开发发方法的开方法的开发阶发阶段划分段划分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 13. 结结构化方法的特点构化方法的特点(1)面向用户的观点 (2)自顶向下的分析、设计和自底向上的系统实施相结合 (3)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分别进行 (4)严格划分

8、系统阶段 (5)结构化、模块化 (6)开发过程的工程化 14. 原型法的特点原型法的特点 (1)原型法更容易被人们掌握和接受。 (2)原型法强调用户的参与 (3)原型法强调开发工具的使用(4)原型法实际上将传统的系统调查、 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合而为一,使用户一开始就能看到系统开发后是 什么样子。 15. 面向面向对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象方法的基本思想 基本思想是:对问题空间进行自然分割以便更接近人类思维的方式; 建立问题域模型,以便对客观实体进行结构模拟和行为模拟,从而使 设计的软件尽可能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构造模块化、可重用、维护 性好的软件,且能控制软件的复杂性和降低开发费用。在面向对象的

9、方法中,对象作为描述信息实体的统一概念,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 融为一体,通过方法、消息、类、继承、封装和实例化等机制构造软件 系统,且为软件重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6. 系系统规统规划的主要目划的主要目标标 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制定出组织中业务 流程改革与创新和信息系统建设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信息系统在整 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17. 系系统规统规划工作的关划工作的关键问题键问题 (1)战略规划是核心。 (2)业务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是基础。 (3)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 (4)应变能力是重要指标。 (5)人、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 18. 企企业业

10、系系统规统规划法划法 20 世纪 70 年代,IBM 公司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推出了 企业系统规划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必须让企业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 目标,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 提供一致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步骤:(1) 定义企业目标;(2) 定义企业过程;(3) 定义数据分类 (4) 定义信息结构 19. 关关键键成功因素法成功因素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是哈佛大学的扎尼 (W.Zani)教授于 1970 年提出的分析方法。所谓的关键成功因素,就

11、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 要得到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CSF 分析包括 4 个步骤:(1)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2)识 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3)确定关键成功要素;(4)识别每 个成功要素的性能指标和标准。 用关键成功因素法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可以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为了 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哪些事情必须要做,哪些事情不必要做;哪些事 情必须先做,哪些事情可以暂缓,避免以往出现的一些弊病。 20. 企企业业流程改流程改进进 企业流程改进 BPI(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是寻求对企业的 业

12、务流程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BPI 采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合 并、重排、简化即 ECRS(Eliminate、 Combine、Rearrange、Simplify)四原则。 21. 业务业务流程再造流程再造 业务流程再造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企 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从而使企业的关键 绩效指标如成本、质量、服务、效率等获得巨大的提高。BPR 包含四 个关键特性即“根本性”、 “关键性”、 “戏剧性”和“过程”。 22. 信息信息资资源配置源配置规规划划 信息系统资源配置规划就是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对信息系统的物理方

13、案进行初步设想,为系统的项目实施规划与资源分配规划提供依据。 信息资源配置规划的内容包括: 1)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方案的规划 ;2)网络系统方案的规划 ; 3)数据 存储总体方案规划 4)对系统的信息管理与人员总体方案进行规划 23. 系系统规统规划中制定划中制定资资源分配方案源分配方案 为规划的项目实施而需要的硬、软件资源,数据通信设备、人员,技术、 服务、资金等进行估计,提出整个系统的建设的概算。成果:系统规划 说明书( (6-7 章、章、10-11 章)章)1、信息系信息系统统常常见见的三种模型的三种模型 1)数学模型:描述系统技术方面的一系列数学;2)描述模型:描述系 统某些方面叙述性

14、的备忘录、报表、列表、文字等;3)图形模型:描述 系统的图表或系统某些方面的示意性表示 2、信息系、信息系统统三种常三种常见见的信息化模型的信息化模型1)功能模型:利用数据流图分层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的处理流程;利用数据字典辅助解释数据流图中的每个元素2)数据模型:利用实体关系图描述系统中的数据实体及其关系3)对象模型:利用类图描述对象、对象之间的联系。和数据实体不同,对象在数据之外增加了行为特性 3.识别识别系系统统中的事物建立的数据模型中的事物建立的数据模型 1)识别系统中的事件(Events):建立过程模型(数据流图,DFD) 2)识别系统中的事物(Things) :建立数据模型(实体关

15、系图,ER) 4.以下以下对对数据流数据流图图的描述的描述思想:数据流图 DFD 采用一系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来描述系统。DFD 的每一个层次都代表了系统的一个抽象水平。高层次 DFD 中的处理可以进一步分解成低层次、更详细的 DFD。基本成分:记录系统中的数据和数据在特定的过程中的流动。即数据如何被采集、即数据如何被采集、处处理、保存和使用(理、保存和使用(围绕围绕系系统统功能)功能)基本图元素附加符号 表示数据流之间是 AND 关系(同时存在) 表示数据流之间是 OR 关系 表示数据流之间是 XOR 关系(互斥关系)数据流程图分层方法:1)顶层数据流图 仅一张,指系统总的处理功能、输入和输出

16、。根据系统的范围、目标和用户的需求,划定系统的界面。界面内的作为分析的系统,界面外与系统有数据联系的部门或事物,则认为是外部实体。 2)低层次数据流程图 对顶层数据流程图中的过程进行逐步分解,可得到不同层次的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分多少层次,每层次分解中一个功能分解为多少个低层次的功能,要根据情况而定系统越复杂、包含范围越大,划分的层次就越多 。 画数据流图的注意事项:关于层次的划分、语法的正确性、可读性、确定系统边界5.数据字典中数据流的定数据字典中数据流的定义义理解,如理解,如. 重复,花括号内的重复,花括号内的项项多次重多次重复出复出现现 .,. 数据字典中数据流的定义: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播的路径。采用自上而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对每一条数据流进行定义。一个数据流词条应有以下几项内容: (1)数据流名:简要介绍作用即它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2)数据流来源:来自何方。 (3)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