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05261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探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关关于于企企业业经经济济效效益益审审计计理理论论与与实实务务的的探探讨讨摘要: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经济效益审计在西方一些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相比而言,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迫切需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本文拟探讨经济效益审计概念与内涵; 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和经济活动分析的关系;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与方法;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和标准;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以促进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关键词:审计 经济效益 理论 实务 探讨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

2、用,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但在很长的时间里,审计仅停留在单纯的财务审计基础上,通过查错防弊来间接地提高经济效益。直到二十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组织发生重大变革,在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生产关系也表现得更加错综复杂。这时西方一些企业开始注重健全自身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工作效率。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审计工作的重心从传统的查账转到健全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由此相继产生各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审计形式,如管理审

3、计、业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综合审计等等。这些审计各有侧重,适用性有所不同,且名词的提法也不尽统一,但是核心都是以经营管理活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审计在我国通常称为经济效益审计,可定义为: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就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查,收集和整理有关审计证据,以判断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评价经济效_2益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内涵经济效益审计不论称为管理审计、业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或是其它的词汇,其内容则都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即通常所说的“3E”审计。那么,什么是“3

4、E”审计的含义呢?英国国家审计署在 1983 年公布的国家审计法曾经做出如下解释:1经济性,是指对一项活动,在关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到最低水平。2效率性,是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产出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3效果性,指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的。这三者最终都要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通过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中进行的审查和评价,足以表明和确定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从而得到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要正确理解经济效益审计的涵义,首先要弄清楚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的

5、关系。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之间既有同,又有异。它们的相同之处表现在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监督和评价。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象不同,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是各种经济资料和有关的技术经济资料、经营管理活动;而财务审计的对象仅仅是财会资料和财务收支活动。2、目的不同,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审查各种经济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评价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经济,是否合理,是否有效益,并提出改进意见;而财务审计则审查财会资料是否真实正确,审计财务收支是否合理合法。3、职能不同,经济效益审计具有建设性和防护性职能以建设性为主;而财务审计具有防护性和建设性职能,以防护性为主。_34、依据

6、的标准不同,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是有关法律、财经法规和制度,以及计划、目标、定额、技术经济指标、同行业同类指标;财务审计以有关法律、财经法规和制度为标准。5、方法不同,经济效益审计除运用财务审计方法外,还利用经济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既进行事后审计,也进行事前审计;财务审计则通过检查、调查和分析等方法,审查会计账薄和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指标,以事后审计为主。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深入和发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往往从财务审计入手,即从审查资金、成本、利润的情况入手,然后再深入到全部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去。当然也不能把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等同起来,而忽略他们之间的区别。其次,还要分清经济

7、效益审计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关系,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内部人员根据核算资料,运用各种经济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方法、指标和标准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非常类似,但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区别。1、两者的性质不同,经济活动分析的本质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是构成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履行的是管理职能。而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内部的证实监督活动,履行的是监督和评价的职能。2、两者的主体不同,经济活动分析是具体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来开展的,可以说是一种内部的自我分析和评价活动,由于是自己评价自己的管理行为,因此在评价中难以

8、做到客观和公允,经济效益审计人员作为企业的独立机构,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价,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准外部的审查和评价活动,相对于经济活动分析根据有客观性和公允性。3、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经济活动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侧重于事后分析,根据取得的核算结果资料分析其影响这一结果的各种因素。而经济效益审计是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审计,他不仅对事后效益审计,也对事前、事中的效益进行审计,他可以将审查和评价的活动延伸到决策、预算和控制。_4可见,经济活动分析与经济效益审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各司其职,不能互相替代,也不是重复性工作,他们相互促进,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之一。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由于经济

9、效益审计要对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进行检查、评价,因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系统性和广泛性,涉及经济数学、管理、统计、分析等多种学科的调查、分析、测试等系统性方法。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有:1、审计查证法。包括常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常规方法借鉴了财务审计的有关方法,如审阅法、顺查法、逆查法、核对法、函询法、盘点法和抽样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借鉴了现代管理的技术方法如:与预测相关的方法。定性的如集合意见法;定量的如回归分析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与决策相关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边际分析法等。与计划、控制相关的方法。投入产出法、项目评估技术等。2、

10、审计分析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联动分析等。3、审计评价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成功度评价法,它是依据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结论,也即通常所说的打分制。项目的成功度可分为五个等级,完全成功、成功(A)、部分成功(B)、不成功(C)、失败(D)。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差额评价法,对比评价法,综合评价法。三、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审计机构及其审计人员在效益审计中判断是非、衡量和评价效益高低优劣的准绳,是进行效益升级的重要依据,要提高效益升级_5的深度和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

11、评价体系,这才能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和审计建议的前瞻性和可靠性。正确确定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对于真实反映、合理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至关重要。建立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需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全面性原则。指标的设计既要能反映企业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又要能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因而,既要有财务指标,也要有非财务指标。这样,可避免审计评价工作出现遗漏,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和评价。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置既要考虑指标自身的科学合理性又要结合企业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既要有动态指标又要有静态指标,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应该简略、清晰,便于操

12、作和考核。无论是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还是指标的计算,均力求简单,易于使用。除以上主要原则外,还应遵循普遍适用性原则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是由多个具体的指标所构成,主要包括综合性指标和单项指标两大类。综合性指标主要是资本收益率、社会贡献率和资产报酬率等。资本收益率是从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社会贡献率是从企业向社会所作贡献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资产报酬率是从全社会的角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考核经济效益的单项指标主要有销售利润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产值利润率、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材料利用

13、率、材料消耗定额完成程度、设备利用率等,此外还包括上级下达或本级确定的关键业绩指标。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与审计项目的目标紧密相关,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审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但过分夸大复杂的量化指标在效益审计评价中的作用,并且试图建立一卡通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不现实的。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在考核企业经济_6效益时,应注意将上述指标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来运用,防止片面地、僵化地运用这些指标。否则,便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四、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和标准在经济效益审计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个指导审计活动、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