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04637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是小柯论 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 势及对策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 他商业目的,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及对策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 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 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 要 新经济时代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于人才的竞争。因此,新

2、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 更好的素质要求。本文给出了新经济的涵义,分析了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的对策措施。关键词 人力资源 新经济时代 趋势 对策新经济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它最早源于美国,由于 90 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经济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并且出现以往少 有的“三高”“三低”特点因而经济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新经济现象”。一、新经济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1.新经济所需要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个性化的人才。新经济时代里的企业,其核心力是创新力,而这种创新力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源。企 业现在急需的也正是能将科

3、技转化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 才。个性化是创新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创新计划体现了个性化的思想。在新经济社会, 生产是非标准化,差异化生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只有设计出能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 需要的个性化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2.新经济所需要新型人才是具有团队协作的人才。在新经济时代,许多项目都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共赢。美国学者比恩等人认为, 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而新经济时代的价值观则是合作。首先,团队对企业十分重要, 因为,优秀的团队给带给团队每一个成员创造力和斗志,带给他们团体的温暖,这样有助 于其聪明才智的发挥。其次,信息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协作的组织,如

4、企业是链状供应,银 行是网状服务,信息是网上共享等。3.新经济越来越要求具有高度忠诚度的人才。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度被认为是“打地洞、挖墙脚”的猎头公司也正在职场 中发挥着不容忽视作用。网上曾做过一项题目为“你是否希望被猎头看上”的调查,调查参 与者中分别有 48%的人选择了“非常希望”和“一般,都可以”;不希望猎头骚扰或非常讨厌猎 头公司的电话的只有 4%。不少民营企业发展屡屡遭遇人才瓶颈:员工频繁跳槽。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度是许多民营企业对留不住人才无奈的自嘲。频繁的人员流动对企业来说无疑 是成本的巨大浪费,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新经济下,企业越来越希望员工具 有高度的

5、忠诚度。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的对策措施 1.营造创新性、柔性化的文化氛围首先,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和个性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 新的理念来驱动。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 技术专精、个性十足,但是流动性也很高。要想吸引住这些佼佼者,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 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这种文化要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调动其积 极性,鼓励员工大胆思考,为其创造性的思维发散搭建一个平台。其次,在新经济时代, 智力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大部分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 这就要求企业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对

6、员工进行柔性化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 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他们的潜能和天赋得 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营造团队协作性的文化氛围尽管个体创新性、个性化很重要,但还必须重视团体的力量,营造出一个团结协作, 共同发展的集体氛围。培育团队合作,首先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宣传相互协作的企业文化, 保证企业信息交流的通畅其次,企业领导应重视团队的构建,为团队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 环境。再次,团队成员要经常见面交流。一个团队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就会达到默契的, 这其中需要耐心和忍让。3.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留住人才对企 业

7、来说十分重要。当然,除了要留住人才以外,还必须使他们竭尽全力地为企业奉献自己 的聪明才智,这才是企业致胜的根本。因此,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管理中至关 重要。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对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所 谓“人性化”管理,就是要对员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情留人”,二是为员 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这里提到的首先是公司的晋升、轮岗机制。要给员工提供一 个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有了合理的平台和发展空间,相信每一个员工都会加倍努力。 其次是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正如排名全球 500 强之首的美国零售帝国沃尔玛所作的那样, 财富杂志评价它“通过培训方面

8、花大钱和提升内部员工而赢得雇员的忠诚和热情。三是 要有竞争性的薪金待遇。即多劳多得,竞争性的薪酬能让员工不遗余力地工作,以求通过 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取更高的报酬。三、小结新经济时代的网络化、知识化改变了衡量企业财富的标准,人力资源成为企业重要 的战略资产,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本。我们要牢固确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 坚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最根本,最重要的战略支持。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 具体情况,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深刻理解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人 力资源的改革措施,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参考文献:1刘俊明:新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天津经济,2

9、007 年(10)2范 涌:论新经济中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创新J 山西焦煤科技,2007(08)3孙 洁:新经济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09)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

10、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11、: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12、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